safety2012 发表于 2011-11-30 16:17:32

三国主要人物事件之煮酒论(转)非常有意思

本帖最后由 safety2012 于 2011-12-12 16:19 编辑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三国(杂)   
   一、 曹操少年时,整天飞鹰走狗地胡闹,没事还抢人家新娘玩,是令家长痛心、令邻里痛恨的霸王。不过这混小子既是“官二代”,又是“富二代”,因此刚满二十岁就推举为“孝廉”,跨入公务员行列,与曹操同年的孝廉郎大多老得可以当他爹,其中就有西凉军阀韩遂的父亲。(《三国志》《让县明本志令》)
  
   二、 曹操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是洛阳北部都尉,相当于今天北京某区的公安局长,这官职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荐的,曹操不甚满意,嫌小。三十年后,曹操被封魏王,请司马防到邺城喝酒,问:“换作今日,你还会推举孤王做都尉么?”司马防回答:“当初举荐大王的时候,大王确实只适合做个小尉。”(《三国志》《阿瞒传》)
  
   三、 “汝南月旦评”是东汉末年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由许邵、许靖兄弟主持,每月初一开播,内容是品评人物,“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褒贬之间决人前程。袁绍平时出门前呼后拥的,俨然江湖老大,一回家乡汝南却收敛行迹,说:“啊呀,这个样子如果让许邵看到了,影响多不好。”于是遣散跟从者,非常朴素低调的回家了。(《三国志》)
  
   四、 曹操也想红,忘年之交桥玄指点他:“你想出名,就去结交许邵。”曹操于是赶紧给许邵送礼拍马屁。看来想要出名想红,就得与制片人、导演潜规则,古今同一理。(《三国志》)
  
   五、 曹操想上“月旦评”,可许邵自喻清流,嫌他出身宦官家庭,摆谱不理。曹操死缠烂打,软硬兼施,许邵最终不耐烦,赠予十二个字:“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另一个版本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将人打发走。据说曹操相当满意,大笑而去。
   但是东晋的葛荣却告诉后人:“许子将之徒,以口舌取戒,争讼论议,门宗成雠,故汝南人士无复定价,而有月旦之评。魏武帝深亦疾之,欲取其首,尔乃奔波亡走,殆至屠灭。”可知曹操对这个评价非常不满意,他在“大笑”的时候,心中也许已经动了杀机。
   汝南后来是曹操的地盘,许靖、许邵兄弟却全都背井离乡去逃难,许靖客死蜀中,许邵客死江南。唉,曹操那样的枭雄睚眦必报,这样的人你伤不起呀伤不起。(《三国志》《抱朴子》)
  
   六、 官渡之战中,袁绍传令三军,要求每个士兵随身携带三尺绳索。做什么?袁绍认为此役必胜无疑,我要活捉曹孟德。(转自田余庆教授《论曹操》)
  
   七、 吕布冤枉死了,他投丁原(杀丁原),投董卓(杀董卓),投王允,不过跳槽三次,就背了两千多年“三姓家奴”的恶名;可是刘备投公孙瓒,投陶谦(结交糜竺等地方势力,得徐州),投曹操(与董承搞政变,杀车胄抢徐州),投吕布(吕布对他有救命之恩,反劝曹操杀吕布),投袁绍,投刘表,投孙权(借荆州不还),投刘璋(夺蜀中),竟成就了乱世英雄之名,《演义》中还将其刻画为忠厚长者。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吕布临终怒斥刘玄德:“大耳儿最叵信!”(《三国志》)
  
   八、 夏侯渊的死因说起来搞笑。前日两军交锋,把阵前鹿角烧坏了,休战期间,夏侯渊以元帅之尊跑到最前线修鹿角,被发现了。蜀军当即发动进攻,夏侯渊想跑,却被鹿角挂住甲胄,乱箭射来,成了刺猬。
   噩耗传来,曹操写公文骂他蠢。(《太平御览》)
  
   九、 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从曹操的祖宗八代骂起,酣畅淋漓,骂个狗血淋头。后来陈琳归顺曹操,曹操说:“你骂我也就算了,但是骂到祖宗八代,是不是有点过了?”(《三国志》)
  
   十、 陈琳文章雄劲有力,汪洋恣肆。曹操患偏头痛,某日,正痛得死去活来,卧读陈琳起草的公文,大呼痛快,一坐而起,偏头痛都好了。写公文能写到这种程度,人才呀!(《三国志》裴注)
  
   十一、 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是许攸,他的叛逃直接导致袁绍的失败。许攸为什么要背叛袁绍?因为这小子贪财,其家人在邺城无法无天,惹恼了留守邺城的审配。审配将许攸的家人逮了起来,许攸也被惹火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官渡之战刚开始不久,荀彧就曾预测袁绍的那些谋士会坏菜。荀彧说:“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荀彧真是料事如神的活神仙。(《三国志》)
  
   十二、 人生若止如初见,那多美好。淳于琼曾经是与袁绍、曹操平起平坐的人物,当初的西园八校尉,袁绍任中军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淳于琼任右校尉。后来袁绍、曹操进入事业的上升期,淳于琼却走上了下坡路,给袁绍打工。
   然而这还不是最悲惨的,官渡之战中淳于琼奉命驻守乌巢粮仓。粮仓被曹操一把火烧个精光,淳于琼被曹军俘虏,还割掉了鼻子。曹操看老朋友如此落魄,有点不忍心,打算放他一条生路,这时一旁的许攸阴阳怪气地说:“早晨起床照镜子看到没了鼻子,这份仇恨恐怕很难忘掉。”曹操于是将淳于琼杀掉了,许攸这混蛋真是不厚道呀。(《三国志》裴注)
  
   十三、 曹操看孔融不顺眼好多年了,一直想杀而不敢动手,因为孔融名气太大,影响不好。后来孔融与祢衡做学术研究,阐述“父母与子女无恩论”,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就像鸡蛋搁在瓦罐里,鸡蛋掏出来之后就与瓦罐没关系了,如果父亲是个混蛋,遇上荒年还不如省下粮食去赡养其他有才有德的人。曹操听到这个论调,乐坏了,当即逮捕孔融,处死,罪名之一就是“不孝”。以道德杀人,此是一例。(《三国志》裴注)
  
   十四、 袁绍死后,曹操进军冀州,包围邺城。当时袁尚率领主力在数百里外的平原郡,得到消息慌忙往回赶,为了鼓舞邺城士气,袁尚派主簿李孚去通报来了救兵。
   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曹操绕邺城挖出一道深沟,引入漳水,真真正正地围个水泄不通。好李孚,他只带三个亲兵,半夜混入曹军阵营,自称是监视营垒的都督,一路打着官腔颐使气指,见一个骂一个,严重的还打耳光抽马鞭。就这样李孚慢慢穿越曹军包围圈,来到邺城脚下,城上的守军用绳索将他拉进城里,举城欢呼。
   曹操被突然响起的鼓躁声惊醒,得知详情后笑道:“这家伙不仅会进去,过会儿还会出来。”果然,不久之后,邺城三道城门齐开,涌出大批老弱妇孺,举着白旗投降,李孚混在降人中逃出城去,圆满完成任务。
   一个不知名的李孚竟然如此有勇有谋,冀州人才之鼎盛,可见一斑。而袁氏竟然还会败给曹操,其无能也可见一斑。(《三国志》)
  
   十五、 建安九年末,曹操北伐袁谭,天寒地冻水道不通,征发周围民户椎冰通航。不少人受不了那个苦,逃亡了,曹操张榜通缉逃亡者,而且不允许投降,这即是说,只要逃亡,必死无疑。
   有逃亡者到曹操军营前自首,求条生路。曹操自喻爱民如子,说:“赦免你们,那就违背军令;不赦免,你们就会被斩首,我不忍心。你们还是逃吧,逃得远远的,可别让我们捉到哦。”逃亡者只有哭着上路,再次逃亡,最终全被逮到,杀没杀?史书上没说,想必全杀了。
   杀了就杀了,你以为曹操真会在乎?(《三国志》)
  
   十六、 赤壁之战前后有两把火。第一把火是黄盖诈降时放的,烧掉的是新归附曹操的荆州水军;第二把火是曹操自己放的,他退到乌林,决定撤军,于是将带不走的军资物品全都烧个干净。整个赤壁之战,曹操的头号大敌既不是孙权也不是刘备,而是来势汹涌的瘟疫。(《三国志》裴注)
  
   十七、 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胡扯,铜雀台修筑于建安十五年冬,那时赤壁大战已是一年前的往事了。(《三国志》)
  
   十八、 蒋干劝降周瑜未遂,这事还真有,不过并非发生在赤壁大战前,而是在赤壁大战后。此前连程普等江南宿将都有眼不识周公瑾,遑论曹操?赤壁大火之后,周郎才红了起来,引起猎头者兴趣的。(《资治通鉴》)
  
   十九、 乱世出英雄。许多英雄也只有在乱世里才能风生水起,太平岁月里,不是庸庸碌碌就是和谐社会的祸害。不信?试看下面诸人:陈胜,雇农一个;项羽,逃犯一名;韩信,饿殍一具;刘邦,吃拿卡要的基层无赖公务员;刘备,卖草鞋的;关羽,也是小商贩,行业不详;张飞,屠夫;马超,贩木头的;孙坚,基层公安干警。总之如果不打仗,这些人根本没有青史留名的可能。
   大概只有曹操不用担心会被遗忘。尽管他用兵如神,又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可即便不上战场、不入政坛,仅凭诗歌文赋,他也能让两千年后的中国人知道曾有“曹孟德”这么一号人物。此外,曹操还擅长书法,精通音律,懂医术,武功高强,总而言之是全能型人才。
   人中龙凤曹阿瞒。
  
   二十、 建安十八年,曹操一口气将曹宪、曹节、曹华三个女儿塞给汉献帝,三女共侍一夫,其中曹华还是个幼女,先确立名份,放家里养着,成年之后再往宫里送。次年,伏皇后在十四年前写的一封含有怨言的家信就被翻了出来,伏皇后因此被废黜,杀死,曹节被立为新的皇后。从时间顺序上推测,曹家三姐妹入宫与伏皇后的死亡应该有因果关系,不过这只能是推测,已经无法证实了。
   出人意料的是,曹节成为汉朝皇后之后,不向着娘家,却向着可怜的汉献帝。六年后,曹丕受禅称帝,向妹妹索要皇后玺绶,曹节做了无谓的反抗,不给。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还是给了,曹节泪流满面,诅咒哥哥与他的新朝代将会遭到天谴。
   这个东汉旧王朝的未亡人、曹魏新王朝的公主此后又以山阳公夫人的身份生活了四十年,她旁观了曹魏政权的兴亡。曹节去世后的第五年,魏帝曹奂再次以禅让的方式交出政权,曹魏灭亡,或许,这就是天谴。(《后汉书》《三国志》)
  
   二十一、 汉末董卓之乱后,社会秩序全部崩溃,只有战争机器在加速开动。太学当然也停办了,校舍荒废,落满灰尘,太学前镌刻着蔡邕手书《六经》的石碑也崩坏了。曹魏成立后,魏文帝恢复太学,面向全国招生,一开始应者寥寥,入学者不过数百,但到了十年后的魏明帝太和、青龙年间,入学者突然暴增到数千。
   这是什么原因?魏国青年突然变好学了?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诸葛亮。那几年诸葛亮干劲十足,一伐中原二伐中原三伐中原,此前曹魏太平了近十年,突然又要打仗,全国上下都很意外,地方上的青年害怕会被征招入伍,就想通过上太学来逃避兵役。
   学习动机既然不纯,那些太学生自然不会用心去学,再加上教授的博士也很冬烘,尽考一些钻牛角尖的琐碎问题,那几年太学院的毕业通过率低得可怜,“百人同试,度者未十”。(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二十二、 建安二十二年有一场大瘟疫,极大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与思想史。“建安七子”中的陈琳、徐干、应玚、刘桢都在这场瘟疫中丧生,幸存者的世界观也受到瘟疫的严重影响。“生如朝露”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此共识上,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再像两汉的士人一样,执着于入世,而开始探索“虚无”,开始反思人生的真正意义,日后玄学的兴起就与此思潮密切相关,那脆弱而炫烂的魏晋风流也以此为起点。
  
   二十三、 古代没有口香糖,也没有牙膏,因此难免会有口臭。一般人倒也罢了,可如果每天需要朝觐的达官贵人也是一开口就熏死人,那岂不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于是汉朝宫廷有制度,朝堂之上,必须含着丁香花瓣与皇帝对答。丁香当时又称鸡舌香,经过特殊泡制,价值不菲,曹操曾经给诸葛亮寄了一大包,附信说:“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诸葛亮后来让孟达回赠了蜀中的土特产。(《太平御览》)
  
   二十四、 曹丕自喻文武双全。五岁学射,六岁学骑马,八岁能骑射,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曹丕还向多位名师学习剑法,曾在酒宴上与当时的武学高手邓展比试,以甘蔗为剑,三度击中邓展的手臂,邓展不服气,要求再比,结果被曹丕一招刺中脸颊,完败——考虑到曹丕是皇帝,如果他撒谎,无人敢反驳。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典论.自叙》)
  
   二十五、 张绣听从贾诩的劝告,在官渡之战中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不计前仇,给予张绣最高礼遇:结为儿女亲家,封侯,食邑两千户,远超夏侯惇等心腹亲信。
   但这真是正确的选择嘛?未必,因为有一个词叫做“秋后算帐”。
   六年后的某一天,曹操远征乌桓,曹丕留守邺城。曹丕宴请众臣,张绣也去赴宴,席间曹丕对张绣说:“你杀了我兄长,竟然还有脸来见我。”张绣回家后就自杀了。
   曹丕固然鼠肚鸡肠,不过他确实有理由记恨张绣。六年前的那个溃败之夜,曹丕也在乱军之中,当时他只有十岁,若不是马术娴熟,他肯定会与兄长曹昂一样,被踩为肉泥。(《三国志.裴注》《典论》)
  
   二十六、 魏明帝曹睿的生母鄄皇后失宠,被曹丕赐死,下葬时披头散发,面朝下,嘴里塞满糠米咒符,用意是让她死后也无处述冤。因为这个原因,曹丕对这个儿子始终心存顾忌,可当初曹操非常喜欢这个孙子,曾经抱着他说:“从我开始,你就是魏国的第三世主人。”而且曹睿又是嫡长子,废长立幼违反法度。因此曹丕一直纠结着犹豫着,只到病重弥留回光返照的时候,才确立曹睿为太子。
   第二天,曹丕病死,曹睿登基为帝,他一直躲在深宫里不肯见人,只招见了侍中刘晔,连曹丕出殡都没有去送葬。群臣想了解这个新皇帝,都去问刘晔,刘晔说:“秦始皇、汉武帝之类人,稍逊一筹而已”——刘晔其实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家伙。(《三国志.裴注》)
  
   二十七、 鄄皇后失宠主要是因为郭妃,郭妃的名字非常霸气,叫郭女王。鄄皇后死后,郭女王被立为皇后,抚养曹睿,可想而知,曹睿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
   扭曲的童年塑造了曹睿隐忍内向的性格。曹睿沉默寡言说话口吃,在做稳了皇帝之后,他逼问郭女王生母的死状,郭女王说:“那是先帝要杀她,为什么要问我?你做为人子,难道想追仇你的父亲,为了前母逼死你的后母?”曹睿大怒,逼迫郭女王自杀,然后以当年鄄氏下葬的方式入土,算是替母亲报仇。(《三国志.裴注》)
  
   二十八、 曹睿刚刚登基那会儿,根基十分薄弱,朝中没有任何亲信,因此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大赏群臣,用以收买人心。
   当时政坛暗流涌动,局势云诡波谲。太和二年,诸葛亮北伐,曹睿亲临长安督战,这时洛阳突然传出谣言,说皇帝已死于前线,从驾群臣即将迎立曹植为新皇帝。曹睿立即赶回洛阳,摧毁了这个可能引起政变的谣言。
   这个谣言显然出自朝堂内部,极有可能就出自至亲。卞太后表示要追查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曹睿冷笑一声,说:“天下人都这么说,哪里查得清。”此事最终不了了之。(《三国志.裴注》《晋书》)
  
   二十九、 葡萄与葡萄酒都是西汉武帝时期传入中原的,可是直到三百年后的东汉末年,这两样仍然只是贵族才享用得起的奢侈品。东汉灵帝时候有个叫孟他的家伙,想做官,于是他去巴结大宦官张让。当时张让权势熏天,汉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这个张常侍就是张让。
   每天前来买官弼爵的人在张让府邸前排成长队,拼钱财的话孟他根本没有优势,不过他竟然成功了,被任命凉州刺史。孟他出奇制胜的法宝,就是除了金银财宝,还附送了一斛葡萄酒。
   孟他字伯良,苏东坡诗云“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说的就是这件事。孟他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孟达,就是被司马懿斩首的那一个。
  
   三十、嵇康与向秀在山阳隐居,在树下煅铁,当时的政坛新星、司马昭跟前红得发紫的钟会来看望他。嵇康理都不理,将钟会晾在一旁,继续打铁。钟会尴尬地看了半天火星,悻悻然要走,嵇康冷冷地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不软不硬地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从字面上看,这一问一答等于什么都没说,许多人因此以为这是魏晋名士之间常有的玄言打机锋,只是一种思辩游戏,而钟会回洛阳后劝司马昭杀嵇康,是因为他受到冷遇,因此怀恨在心。
   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一问一答其实箭张弩拔、充满了杀气。钟会劝司马昭下毒手,也并非仅仅由于嵇康怠慢了他。后人闻不出这股杀气,是因为史书隐匿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嵇康煅铁做什么?是在铸剑。在今天的河南修武县曾有一个小池塘,据说就是当年嵇康的淬剑池。
  嵇康名满天下,又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他默默隐居在山阳铸剑......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嵇康就成为司马氏眼中的危险人物,他与钟会的一问一答,应该这么解读:“你都看到了,回去打算如何汇报?”“看到什么说什么,你好自为之。”(《太平寰宇记》《图经》《晋书》

























































































































































































































































































































































































































































































































q62985290 发表于 2011-11-30 18:09:10

瞧瞧            

三国MOD组 发表于 2011-11-30 16:46:01

认真读完,学习了.

safety2012 发表于 2011-11-30 16:40:06

lija6868 发表于 2011-11-30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来的快哇

嗯,是个下手很强的主,还是没我快撒!哈哈{:soso_e112:}

safety2012 发表于 2011-11-30 16:39:18

自己看自己品味,杂谈也更有杂谈的味道。

华佗 发表于 2011-11-30 16:31:06

我来的快哇: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主要人物事件之煮酒论(转)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