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嘉嘉 发表于 2011-11-17 19:49:22

【战国】关于战国楚秦联姻的资料

本帖最后由 wolf8551327 于 2011-11-17 19:55 编辑

宋公文陈慧君


    摘要楚秦联姻在春秋时期诸侯间的联姻外交中很具有代表性。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婚姻外
交的政治作用, 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着重阐述了楚秦联姻的基础、联锢的具体情况、联姻后双方的政治、军事合作以及联姻的历史意义。
   
    春秋时期, 地处南部的楚国与西部的秦国因无根本的利害冲突, 且都需对方的支持, 他们为了建立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而长期联姻。楚秦两国的联姻现象, 在纷纭复杂的诸侯联姻中, 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 因此, 有必要对楚秦联姻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春秋时期的联姻外交
    政治因素走入婚姻关系中来, 主要是从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社会出现之后开始的。在政治婚姻盛行的阶级社会里, 男女两性的结合不是以爱情为基础, 而是以一定的政治利益为基础。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 对于骑士或男爵, 以及对于王公本身, 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 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 陈鹏先生说“ 亘中国婚姻史之全部, 自天子以至士大, 其婚姻之缔结, 多属政治行为, 稽其形态, 约分为四, 曰内政, 曰外交, 曰朋党,曰仕宦官。”, 注重姻亲关系, 是我国文化的传统。因此, 春秋以降, 诸侯贵族往往把婚姻用作政治外交的重要手段, 用婚姻互结邻援。《国语· 鲁语上》载减文仲语“夫为四邻之援, 结诸侯之信, 重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固国之艰急是为。”明确地将婚姻与结信盟誓等一起列入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 在彼此间展开频繁而广泛的外交活动, 充分利用婚姻发展对外关系, 诸侯间的联姻外交异常活跃。象秦晋联姻、秦楚联姻、齐鲁联姻、晋楚联姻等, 都很具有代表性。
    与他国联姻是楚国一贯运用的外交手段。楚国与邓息陈江巴郑卫晋越秦等大小国家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通婚关系。文献所记楚王的夫人, 都是他国之女。只是楚国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上, 其联姻的对象也随之而有所不同。在奠基阶段, 楚国打击的主要对象是汉阳诸姬, 从这一战略目标出发, 楚与郧邓息陈江等周边国家联姻, 以创建和平友好的周边环境在发展阶段, 楚国以北上中原, 称霸诸侯为主要任务, 为此楚与郑卫秦联姻以争取盟友, 遏制晋国在振兴阶段, 楚国打击的重点是吴国, 因此与越国联姻, 借越国的势力削弱吴国。而终春秋之世, 楚国在与晋国争霸的过程中, 始终把楚秦联姻当做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 长期与秦保持着友好关系。
二,楚秦联姻的基础

    楚秦联姻有其特定的心理基础和政治基础。这是楚秦能够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春秋时期, 维持长期通婚关系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
    楚和秦都是古老的民族。据现有文献资料记载, 楚人秦人的祖先在殷、周时期的遭遇也非常相似, 都顺服于殷商贵族的统治, 商亡后, 秦人被周人赶往遥远的西睡, 楚人被周人排挤于汉水之南。在西周衰亡之际, 西方的秦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地位一天天提升。南方的楚亦在长江汉水一带强大起来。入春秋以来, 楚秦长期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共同的先祖来源、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受歧视地位缩短了楚人和秦人因地域阻隔而造成的心理上的距离。这些因素沉淀在楚人秦人的传统文化里, 就形成了他们与中原正统对抗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成为楚秦长期联姻的特定的心理基础。

    下面再看楚、秦联姻的政治基础。
    楚国在控制了江汉流域后, 就积极地北上中原争夺霸权。楚成王时期, 先后与中原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公元前年, 楚、晋为争夺郑国爆发了城蹼之战, 晋文公在齐、秦的支持下取胜。城蹼之役, 晋文公击破了楚国入侵中原之势力, 压迫其退回原有的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原逼于威势而附楚的鲁、曹、卫、陈、郑等国, 皆脱离楚国, 回到中原集团, 听从晋国的领导。晋领导中原诸国极力阻止强楚北上, 晋国成为楚国北上的劲敌。
    秦国在穆公时期就致力于推行东进政策。而此时晋献公已灭虞镜, 秦东出的桃林门户在晋的肘腋之中, 秦东进受挫于晋。尽管两国世代联姻, 表面上维持着友好关系, 却也无法掩盖彼此暗中的激烈争夺。为争夺郑国, 公元前年, 双方大军在毅地今毅山, 在河南灵宝一带遭遇, 展开恶战, 秦国全军覆没, 匹马只轮无返者。秦穆公自毅函之战失败后, 更加仇视晋国。三败将孟明视等回秦, 秦穆公不但不加罪责,反从此重用孟明视, 使专任军事以图晋。秦、晋成为世仇之国。
    晋成为楚、秦发展道路上共同的障碍, 而楚秦中的任何一方单独对付晋国都是困难的。因而秦穆公进行的仇晋策略, 首先着眼于联楚。因楚是当时的大国, 且为唯一有力量足以抗晋者。加之楚国自城蹼战败之后, 未曾一日忘怀于报复晋国之事。于是秦穆公释放伐都之役所得的楚国俘虏申公子仪斗克归楚, 以求与楚国和解结盟。秦的友好得到楚国热情的回答。双方结盟后, 即用联姻的办法来强化这种同盟关系。《绎史》所载诅楚文》曰“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 是戮力同心, 两邦若一。绊以婚姻, 君以斋盟。
曰叶万子孙, 毋相为不利, 亲印大沈厥漱而质焉。”
    楚秦建立盟誓, 结为婚姻。

四,楚秦联姻后的政治军事合作

    诸侯间的婚姻在客观上是为政治服务的。两国为巩固联盟而联姻, 一经联姻双方都要承担一些义务, 相互保护对方的利益, 从而加强两国的力量,所谓“国有外援,不可读也”《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这就是政治婚姻所带来的外交上的实际利益,也是各国热衷于政治联姻的根本原因。
   楚秦联姻以后,在对晋的战争中往往结为同盟,联合起来相互支持,发挥了打击晋国的巨大作用。
    公元前564年, 秦国将伐晋,“秦景公使士雅乞师于楚, 将以伐晋, 楚子楚共王许之。秋, 秦楚伐晋。楚子师于武城以为秦援。秦人侵晋, 晋饥弗能报也。”面对秦楚联军强大的功势, 晋无力招架。
    楚与秦在对诸侯国的多边战争中亦是一个巩固的同盟。楚共王二十九年公元前562年,“楚子囊乞旅于秦, 秦右大师詹帅师从楚子,将以伐郑。郑伯逆之,乃伐宋。晋伐郑。” 楚共王三十年公元前547年“冬, 楚子囊 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 以报晋之取郑也。”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年“楚子 秦人侵吴, 及零娄, 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糜。郑皇领戍之。出与楚师战,败,与皇领戍城糜, 楚人囚之。” 楚秦联合起来, 向郑国宋国吴国发动了连续的攻势, 初步显示了联盟的威力。
    春秋后期, 楚国的王权时时受到来自令尹和县公的威胁, 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纷争, 如令尹王子围拭郊敖自立为楚灵王, 蔡公弃疾狱王自立为楚平王。灵王平王皆专横残暴, 令尹如囊瓦爱财贪婪妒忌贤能。国内有能力的人不是被杀, 就是被排挤出国, 矛盾重重, 致使国力削弱了。而此时吴国在晋国及从楚国来逃人才的扶植下已经强大起来, 它向楚国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在蔡唐两国的带领下, 乘船沿淮水而上, 五战五胜, 直捣楚国郑都。“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 楚师败绩, 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吴入郑。”川吴军进入郧都后, 按照官职大小, 地位高低, 分别住在楚王的宫室里。楚昭王逃出郑都,西过沮水, 南渡长江,进入云梦泽中,又逃往郧县, 最后逃往随, 靠随人的保护才免入吴军之手。楚大夫申包青如秦乞师,秦哀公本来不愿出兵。但是考虑到楚昭王乃是秦国外甥, 楚国灭亡对秦国也不利, 在情在理都应伸出援助之手, 于是才答应出兵救楚。“乃使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大败吴师于开。秋,与楚灭唐。又败吴师于雍穿筵。于是吴师归, 楚昭王乃得复入邹。”秦派五百辆兵车救楚, 秦楚联军在沂地今河南正阳县境打败夫概王, 接着在军祥今湖北随县再败吴军。秦楚联军又灭了唐国, 这年秋天在公婿之黔和糜地今湖北京山县西南, 再次打败吴军。吴军在楚不能坚持, 不得不全部撤回。
    秦军的这次援助,是春秋时期秦国对楚国关系最为重大的一次援助。而楚秦乃姻亲之国, 昭王是秦国外甥, 这又是秦哀公出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 楚秦联姻帮助了了楚国。
    此次秦师南征与楚人并肩作战, 其实是上承康公助楚灭庸的传统外交政策且加以发扬光大。从此以后, 直至怀王入秦, 秦楚绝交以前, 两国之间仍然嫁女娶妇,信使往返, 历时一百多年未有间断。
五,楚秦联姻的历史意义

    楚秦两国联姻不仅实现了当初的政治目的, 同时还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第一政治意义。
    楚秦联姻的长期存在, 巩固了楚秦联盟, 对秦国对楚国对当时的国际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楚国及其属国庸国, 在秦国的东南方向。秦国自穆公时起就极力推行东进政策。受阻于晋后, 援楚灭庸, 与楚结盟联姻, 不仅仅是为了迂回东进, 避开晋国的阻挠, 而且以支援楚国争霸, 从而间接牵制晋国。秦国遂“独霸西戎”,在西方发展经营。秦国倚仗楚秦联姻, 连续向晋国发动了凌厉的攻势,声威大振。秦国成为春秋列国交往中一颗很重的祛码。楚秦联姻,也有助于楚国的争霸。春秋的争霸战争主要是晋楚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楚秦联姻后, 双方之间再无战事。而秦晋之间却兵连祸结。自晋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厉公悼公六世七十年间十五战,晋伐秦者七次,秦伐晋者八次,晋国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极大地牵制了晋国的力量。春秋后期,晋国扶植楚国东南方的吴国来牵制削弱楚国, 争霸战场由中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楚国单独对付晋国和吴国同样都是困难的。与秦联姻, 就大大增强了楚国的势力,均衡了争霸双方的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楚国倚仗楚秦联姻, 才能在国势日趋衰落的形势下,仍以春秋时代强国的身姿走进战国时代。
    由于楚秦联姻的长期存在,楚秦往往联合行动共同对晋, 晋国感到势单力薄。这种情势迫使晋国和齐国结盟联姻以与之抗衡。吴国兴起后, 晋国又和吴国结盟联姻。春秋中期以后, 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先是以晋齐, 后是以晋吴为一方, 楚秦为另一方的两大政治集团的对抗。这两大政治集团的存在, 象国际格局中的两极, 维持了春秋时期国际局势的均衡。这一比较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存在, 相对来说减少了战争, 客观上促进了各国社会内部新兴势力的成长。

   第二文化意义。
    楚秦两国的联姻含有明显的政治因素。但在客观上,妇女的这种婚嫁,除了政治作用以外,还起了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作用。春秋时期,贵族之家颇为重视对女子的教育,重视她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从小对她们进行比较严格的诗书礼乐射御的教育。这种贵族教育不仅使妇女学到女红及服饰饮食方面为人妇的知识, 同时也受到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训练。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贵族妇女嫁往他国,对嫁入国国君后妃们的思想意识,服饰装扮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后妃到贵妇再到民妇, 逐层传播渗透。尤其是楚秦两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 参政机会较多, 她们可以通过其丈夫和儿子干预国政, 从更深层次上影响嫁入国的思想和文化, 大大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

    综上所述, 楚秦联姻充分发挥了婚姻外交的政治作用,巩固了楚秦联盟,增强了双方的势力,沉重地打击了晋国和吴**护了双方的政治军事利益。不过楚秦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存在,而只是暂时地潜伏起来。
    一旦强大的晋国衰落下去,楚与秦之间更加剧烈的斗争就在所难免了,这波澜壮阔的一幕将会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
参考文献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左传· 文公十六年》长沙岳麓书社,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史记·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李炳泉, 邸富生中国史学史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左传·襄公九年》北京中华书局,
《左传·襄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
《左传·襄公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
《春秋·定公四年》北京中华书局,
《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

wolf8551327 发表于 2011-11-17 19:53:25

一二干嘛分下来写,这样加分可不好吧,我把它合并了,就这个帖子,对于一些内容不是特别多的,最好不要分下来转,谢谢

小嘉嘉 发表于 2011-11-17 20:06:31

有些资料比较多,我怕一次发不出来。后面不会了

阿毛 发表于 2012-11-11 21:23:14

顶着{:5_112:}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国】关于战国楚秦联姻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