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之大理国
-大理国(937—1253年),都城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城),是中国宋朝时期存在于西南地区的额一个由白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大理国的疆域与中国唐朝时期的南诏国大致相同,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也与南诏国基本相同,国土面积相当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 2.9倍。白族古称“白蛮”,是古老的僰人民族和汉民族融合形成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中说:“僰,羌之别种也。”在战国时期就融合了部分楚文化的僰人,在汉晋之世,中原政府迁徙了一部分汉人到“西南夷”屯垦,加上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西南的汉族士兵和平民,进一步与僰人融合形成了称为“白蛮(白人)”的新民族。部分汉人移民中得势的“豪民”,成为“白蛮”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姓”。
在汉晋时代西南著名的僰人大姓有焦、雍、孟、董等家,段氏的声名还称不上显赫。段家的飞黄腾达是在南诏国时期。大理的建立者段思平,公元893出生于大理喜睑(今喜洲),祖籍甘肃武威,先世移居云南,融入白蛮,成为白蛮大姓,世代为南诏大臣。段思平祖上虽然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段思平出生时,家道中衰,已成为没落贵族。段思平年幼时,“惟甘贫度日”,年纪稍长,又牧羊山中。世宦家庭培养出了他的治世才干及文韬武略,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民众,体察民间的疾苦。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被升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当时,社会正处在变革当中,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南诏后期,国内强族林立,举其要者,有郑氏、杨氏、赵氏、董氏、高氏、段氏,凡此六姓,皆有地有民有兵,一举一动都干系政局。蒙氏既衰,英雄趁时而动,首发难者,即郑氏买嗣,其既掌国柄改号自立,遂杀蒙氏八百人。大长和国历三世,26年,始终未能解决国内问题,而又趁中夏历五代十国之乱,举兵犯蜀,迭遭失败,以是民心丧尽。节度使杨干贞举兵而起,屠郑氏,长和亡焉。干贞初拥赵姓为国主,国号天兴,然而随即不满赵氏,又废赵而自立,天兴国仅存十月而亡。干贞改国号曰“义宁”,自以为国内无人不服,贪横暴虐,在位两年而死,弟杨昭即位,勉力维新,然民心已失矣,且性亦猜忌好杀),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这几个政权存在大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段思平深知,自己在通海建立的精锐部队还无法和杨氏兄弟抗衡,于是,他联络了其他白族大姓,向滇东黑爨等三十七部借兵,并发动广大人民起义,才能推翻杨氏政权。经过周密的组织和计划,公元937年2月4日,段思平领导的大规模的起义爆发了。最后各路大军攻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建年号文德。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41年改元神武。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年五十二岁,谥曰神圣文武皇帝,庙号太祖。段思平在位的八年中,大理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堪称大理一代明君。段思平虽只在位六年,然而却为段氏奠定22世之基业(如果算上元朝入云南后委段氏为大理总管,则合计34世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段思平去世后,儿子段思英即位。大理段氏,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从段氏世系可以看出,它的命名是世代以一个字相重,如“思”、“素”、“正”、“智”等,同时辅以连名,如“思廉—廉义”、“智祥—祥兴—兴智”等(南诏国实行的也是连名制,父亲名字中的的最后一个字和儿子名字开头的第一个字相同,如“皮罗阁—阁逻凤——凤迦异”等)。据记载,段思英是一个极其荒淫无道的皇帝,在位的一年时间内基本没干出什么功绩来,反而引起了国人的不满。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见段思英昏庸至此,于是伙同国相董迦罗将其废除,段思良自立为帝。“子不肖,叔来教”,《滇史》称:“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好像有点类似后来赵宋所谓的“金匮之盟”中“国当立长君”的味道。
其实,段思英被废为僧,属于大理国统治集团内部各种势力争斗中,一次典型的夺宫之变。 据云南的《滇史》记载,“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这就是说,段思英被废,是因为三个原因:1性情暴戾;2淫戏无度;3变易旧制。据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玉明所著的《大理国史》所述,段思英的性情是否暴戾,除《滇史》外,其它各史均无记载;至于淫戏无度是否到了必欲废之的地步,也有待研究。因此,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应该都不是段思英被废的主要原因,倒是“变易旧制”这第三个原因颇耐人寻味。段思英将其母杨桂仙封为“榆城宣惠圣国母”,不是一个单纯的尊母行为,而是一个推崇杨氏势力的信号,这显然与段思平立国时,以董姓为重要依靠的方针有悖,所谓变易旧制,应该就是指这一变化。 董氏为滇中旧族,是段思平改朝换代时的主要依靠力量,董氏的代表人物董迦罗乃段思平的军师,与段思英之叔段思良关系不一般。大理国建立后,董迦罗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权在握的相国。段思平死后,段思英企图抬高杨氏势力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董氏势力的威逼,而段思英的所作所为,势必引起以董氏势力为首的各政治势力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董迦罗自然与和他相交甚深的段思良结成了利益联盟。 公元946年,在位仅有一年光景的段思英被其叔段思良与相国董迦罗废而为僧,自认开国有功的段思良即位。从此以后,大理国的王位继承上思平、思良两支系更替的争夺,埋下激烈的权力争斗的伏线。 段思英被废为僧后,在大理崇圣寺修行。段思英是被废为僧的首位国王,在位期间用过一个年号,文经(945),故史称大理文经帝。
大理第三代皇帝段思良又名段思胄,是开国君主段思平的弟弟,在大理国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属于实力派人物,在段思平死后萌发了篡位的念头,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将侄子段思英废黜,自己继承了地位。即位后的他继续实行太祖的政策,大理国的国力有了进一步的壮大。951年,段思良去世,谥曰圣慈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子段思聪即位。段思聪在位时期,高氏的实力迅速膨胀起来,最终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而段思聪则成为了傀儡。之后,段素廉、段素隆、段素贞诸朝均以高氏为相,高氏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政治集团。 段思聪用过三个年号:明德、广德、顺德。北宋王朝建立后,开宝元年(968年),大理国致书北宋朝廷,要求通好。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段思聪卒,在位十七年,谥曰至道广慈皇帝,无庙号,子段素顺立。段素顺继位后不久,969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延众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焦急的段素顺立即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标,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驸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同时讨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曲靖)会盟、颁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时,鉴于唐朝的失败,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全。段素顺在位十六年,公元985年去世,谥曰应道皇帝,子段素英即位。段素英在位期间,政治较清明,他能体恤百姓疾苦,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他还是个笃信佛教的皇帝,曾亲自撰文《传灯录》,并为学儒的僧人举行科举考试,官吏也多从他们中选任。用过5个年号:广明、明应、明统、明圣、明治。1009年卒,无庙号,谥曰昭明皇帝,子段素廉即位。他和他父亲在政治上比较清明,是个有作为的君主。用过一个年号:明启1022年卒,在位十三年,无庙号,谥曰宣肃皇帝,侄子段素隆即位(至于段素廉有无子嗣,我们无法得知)。段素隆似乎对政治很不感兴趣,在位4年后,公元1026年宣布禅位为僧,开创了大理国君主禅位为僧的先例。他死后,无庙号,谥曰秉义皇帝,侄子段素真即位。段素真貌似对政治也不感兴趣,1041年禅位为僧,死后谥曰圣德皇帝,孙子段素兴即位。他性好游狎,广营宫室于东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每年春天,他挟妓又载酒,男女列坐,昼夜行乐。妓女中有一个叫素馨,表示段素兴喜爱,因而名素馨。段素兴在位期间,荒淫日甚,国相高氏忍无可忍,于公元1044年将其废黜,拥立素有威望的太祖曾孙段智思之子段思廉,大理的皇位重新回到太祖后代的手中(这和宋朝十分相似)。史学家用段素兴最后一个年号天明来称呼他,称之为天明皇帝(一说为炀皇帝)。段思廉即位后,高氏和昔日的董氏一样,凭借着拥戴的功劳,凌驾于诸姓之上,引起诸姓的不满。实力日益衰弱的杨氏决定铤而走险,1063年,杨允贤公开叛乱,段思廉无力平叛,无奈只好请岳侯高智升出兵平乱。至是高氏益盛,占据了整个鄯阐府辖境,段思廉只得进封高智升为鄯阐侯,赐给他王室直辖的白崖、茹甸等领地,致使王室实力大大削弱,进一步促成了段氏统治的危机。北宋中期造反的两广蛮首领侬智高在被名将狄青击败后逃入大理请求庇护,段思廉没有理睬,将侬智高斩首献给了北宋。 1071年,在高氏的逼迫下,他禅位为僧,死后谥曰孝德皇帝,庙号兴宗,子段廉义即位。段廉义在位期间,高智升渐渐攫取了大理全部权力。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段廉义派使臣向宋朝入贡。杨允贤虽败,但杨氏的实力仍然存在。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害段廉义自立为帝,改元德安,自号广安皇帝。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率兵征讨,诛杀杨义贞,拥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自任布燮,以儿子高升泰为鄯阐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搞得段寿辉害怕不已。段廉义在位五年,1080年被杀,史学家用他的最后一个年号称呼他,称之为上德帝,侄子段寿辉即位。段寿辉即位后一直是傀儡(段氏从段寿辉开始直至亡国,一直是高氏手中的傀儡),因惧怕高氏,常心神恍惚,忐忑不安。即位当年,“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以为天变,内心不安,于1081年在高氏的逼迫下禅位为僧。因他只用过一个年号,故称之为上明帝。段寿辉禅位于堂弟、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正明在历史不过是一个无作为的傀儡,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却成了有作为的君主,同时身怀绝技,是武林一代宗师,后来到天龙寺出家为僧,法号本尘。段正明坐了十四年皇位,到了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终于撕破脸皮,“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鄯阐侯高升泰为君”一幕上演,如同魏晋篡夺故事。高升泰假意拗不过“群臣相请”,把段正明拨拉开自己登基坐殿,改国号大中国。这时去当年段思平建国已经一百五十八年,段家递传十四王,暂告中断。高升泰是北宋年间云南大中国皇帝,岳侯高方的末裔,大理点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人氏。他于1094年自立为帝,国号大中国,年号上治,而故主段正明只得出家当了和尚。1096年,高升泰病重弥留之际,由于云南诸部的强烈反对,他只得嘱咐儿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氏,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我之立国,以段氏之弱。我死,必以国仍还段氏。慎勿背我。”表面看高泰明是出于 “至孝”,实际上是“形势比人强”。高升泰死后,谥曰富有圣德表正皇帝,其后代仍掌握大权,称高国主。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即位,史称以后的大理为后理,而称之前的大理为前理。“后理”,其实国号还是“大理”,只不过史家如此区分而已,虽然国王是段氏,但相国却由高氏世袭,而且政事全出相国。发展到后来,外国来使,先见相国,后见段王。而地方上,大理划有八府,全部由高氏子孙世守。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皆为高氏一门,段氏徒有虚位也。地位如同幕府之天皇、镰仓之将军、战国之足利公方。这种情况,直到元朝灭大理,才算结束。而国人在这期间,始终称高氏为“高国主”。段正淳虽然是大理国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权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
公元1108年,段正淳禅位与儿子段正严,出家为僧。死后谥曰文安皇帝,庙号中宗。段正淳没有搞终身制,在位十二年年,就禅位于长子段和誉。在他禅位时说道:“己为君无能,灾星现而疫起,玉龙雪崩山流。今和誉长大,储立为君。况年事已高,今与宋通,国中多事,为君不能统军驰骋沙场,何以治国?”他的禅位,不是因为他的无能,而是因为发生自然灾害:“崇宁四年冬末,慧星初见西方”,“疫起永昌,东延鄯阐,至冬初,死三成。豺狼四窜,食人无计。是年洪水四溢,田事歉收,开仓取食。正淳惧,许愿出家于大观二年。”自然灾害本与人事无关,但古人认为这是天对人的谴告,如果是中国的皇帝,至多发一个“罪己诏”虚应故事,而皇帝照当,大理国的皇帝却不是这样。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借自然灾害而让贤的,他们的思想境界比“天朝”的大皇帝还高许多!在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里,段正淳是北宋时期大理国镇南王,保定帝段正明的弟弟。小说里形容段正淳为国字脸,样貌颇有威严,但生性风流。懂得家传武学“一阳指”,造诣略逊于段正明。在小说中,段正淳没有做皇帝。他皇兄段正明曾封他为“皇太弟”,但后来因众情人被杀而自杀殉情。段正严,又名段誉,字和誉,大理国帝十六代皇帝,也是大理在位时间最长、享年最高的皇帝。据说,他“勤于政事”(《滇考》),“爱民用贤、思揽政权”(《滇史》),“故远方慕之,悉来贡献”(《滇记》)。在《宋史》中,也记载了国王段和誉臣服于宋,遣使来朝,并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他勤理政事,爱民用贤,是一个好皇帝,他惟一不能改变的,是高氏专国的事实。《滇云历年传》云:“正严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虽然后理国时期,大理国君只是高氏的摆设,但外交方面还是得由君王出面。段正严的主要成就也是在外交方面。他在位时大理和宋朝的往来最多,从北宋一直到南宋。经过他的努力,如第八节所述,大理和宋朝的友好关系,达到有宋一代的最高水平,这就是段正严的最大成就了。 段正严一朝变乱不少,但终究没有出大事。段正严即位时,各方入贡,“七月中元节,各方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点苍。”好景不长,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损十六寺”,坏民居无数。后东方三十七部反,相国高泰明用兵平定。高泰明卒后,其八子中“高智昌以罪流死。其下伊、何二人谋为执仇,乘誉入寺进香,图弑逆,事露被收”,段正严却“嘉二人之义,赦之,为立义士冢”。北宋宣和元年,“慕宁、远、矣、破、马”等部落叛,“三月,出师征之,兵败”。“三十七部蛮复叛。陷鄯阐,高明清死之”。高氏势力始终不倒,“群臣以高升泰侄高量成有德,请立为相,号中国公。”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都城羊苴咩,“大火,焚三千九百家”……总之,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轻松。
在“后理”段氏的8世150余年中,段正严堪称其中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了,但由于他在位期间,高氏激烈的内讧引起了政局动荡,诸部不时反叛,加之天灾频繁而降,段正严心力交瘁,决心归隐。1147年,年老的段正严 “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诸子之争由高氏诸势力控制,伴随着高氏集团的内部倾轧而骨肉相残,最后,高量成支持的段正兴取得胜利,继承了王位。在历史上郁郁不得志的段和誉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却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段誉在小说中是段正淳的养子,是延庆太子的儿子。他相貌英俊,为人善良,与萧峰、虚竹结为异性兄弟,自学成才,练成六脉神剑、凌波微步等绝世武功。在太湖见到神仙姐姐王语嫣后即坠入爱河,最后用真心感动了王语嫣,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起初段誉个性相当怕险,在闯荡江湖之际,遇险时往往依靠独特的凌波微步轻功脱困,但是最后在受到义兄乔峰豪气所激励下,段誉也摆脱以往懦弱的个性,充分展现心中的侠义之心。
历史上的段誉在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禅位为僧,死后谥曰宣仁皇帝,庙号宪宗,子段正兴即位。段正兴又名易长(一作义长),即位之后仍由高氏掌权,大权先后由高量成、高寿贞、高寿昌等掌握。在位二十四年后,公元1171年禅位为僧,死后谥曰正康皇帝,庙号景宗,子段智兴即位。段智兴继续做着高氏的傀儡,他笃信佛教,“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他还大修佛寺,建了六十多座寺院。大理是小国,国力财力都小,经不起消耗,国势大大衰弱。他段智兴在位期间加修龙首关、龙尾关,加强都城的防御。此间,大理国内高氏子弟又发生多次混战。1200年段智兴去世,谥曰功极皇帝,庙号宣宗,子段智廉即位。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大理国君主段智兴是一名绝顶武学高手,先天功及一阳指功力深厚,名列“天下五绝”之一的“南帝”,后改称“南僧”。因后宫变故,悔伤前衍,乃传位后人,出家为僧,取法名“一灯”。,段智兴出家后,手下四位臣子追随他出家修行,成为一灯法师门下的渔、樵、耕、读四位弟子。在《神雕侠侣》末段,新的“天下五绝”确立下,一灯外号由“南帝”改为“南僧”。段智廉与其父一样,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派人到宋朝取经,得到大藏经1465部,放置于大理城五华楼上。1204年段智廉去世,谥曰亨天皇帝,庙号英宗,弟弟段智祥即位。段智祥即位后,广纳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南诏野史》称:“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他也笃信佛法,仁寿九年(1238年)禅位为僧,死后谥曰永惠皇帝,庙号神宗,子段祥兴即位。段祥兴即位之后,处于国家多事之秋。漠北的蒙古部落逐渐强盛后,与1206年由铁木真建立统一的蒙古帝国,开始逐步向南进军。1227年蒙古帝国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灭金之后开始对南宋进行包围,逐步对西南的大理国开始用兵。南宋淳祐四年,即大理道隆六年(1244年),蒙古出兵临关,远征大理,段祥兴大惊,立即派大将高禾出战,结果高禾兵败,在九河战死,大理举国皆哀,南宋还专门派使节前来凭吊。虽然段祥兴极度的不幸,但又是幸运的。蒙古大军在攻打南宋四川的过程中屡屡失利,大汗窝阔台驾崩,蒙古被迫撤兵,大理得以暂时保全。1251年,段祥兴去世,谥曰孝义皇帝,子段兴智即位。可怜的段兴智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个烂摊子,已是回天乏力了。1252年9月,蒙古大汗蒙哥派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统领大军对大理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蒙古军队兵分东、西、中三路。忽必烈亲率中路大军,于1253年10月渡过大渡河,抵达金沙江,大理多位酋长归附,献计用革囊渡江,蒙古大军遂用皮筏渡江,到达丽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遣使者到大理城进行劝降,大理国相高泰祥主张坚决抵抗,斩杀了使者。12月,忽必烈帅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直逼大理城。随后,大将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大军也渡江到丽江县塔城、巨甸、石鼓。东路军过金山江到达楚雄、姚安。这样,蒙古三路大军对大理城形成包围之势。大理国的各族贵族见势不妙,纷纷向蒙古军投降。当时的大理国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国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在、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于是弃城而去,各奔一方。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忽必烈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姚枢还搜集了大理的图书档册。蒙古兵在姚州抓获了高泰祥,“泰祥奔姚州,被执,谕之降,不屈,命斩于五华楼。” 高泰祥临刑前叹息道:“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对其后代“许以世其官”。后来高氏子孙有的被封为姚安、鹤庆等地的土司,世代承袭三十多代,直至改土归流。1254年,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合台继续进攻大理残余力量。当年秋天,蒙古军队追击到昆明,活捉大理末代君主段兴智。段兴智被俘后送到北方的蒙古汗庭,觐见了蒙古大汗蒙哥。蒙哥施以怀柔,赐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段兴智不仅捡回了一条小命,还得到了蒙古大汗的赏识继续掌管云南,感觉比当初受高氏欺压还舒坦些,不由心花怒放,对蒙古感恩戴德。于是段兴智把政事暂时交给弟弟段实,自己亲自统率人马,协助蒙将兀良哈台继续征讨反抗蒙古军队的各族人民,甚至打到广西、越南,最终在战争中死于“王事”,也算为亡国之君别开生面。,段兴智也正如小说所言,是段智兴的曾孙。
大理国灭亡,标志着云南作为中国史一个相对独立单元的时期结束了。从晋后以降,已经有差不多9个多世纪,云南非中国所及(这里的“中国”是指的中原王朝),中间仅仅短暂的归附过。而蒙古民族以其强悍的魄力,从那遥远不可望的万里朔漠起家,却将这天南之地重归中朝版图,而且从此以后再无分疆,这真是令人神往的伟业!
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对蒙古特别效忠,深德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自段实之后,终元之世,段家世袭“大理总管”,为蒙古统治者效力。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 明朝建立之初,云南还是元朝残余势力范围。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平云南。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正月,元朝宗室梁王投滇池自杀。三月,傅友德进军威楚。这时的大理总管段世还想效仿前朝,依旧划地而治。但明军不答应,傅友德、沐英攻克大理,抓获段世,段家在大理的统治算是彻底结束,以后云南就是沐王府的天下了。
此后,段氏已无尺寸之土,段家的后裔毕竟在当地还是有号召力的,明清甚至直到解放前,段家王族的后人们还一直充当土司的职位。
大理国国君禅让现象非常盛行,禅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即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三代时尧禅位于舜,舜禅让于禹,历史上传为美谈。但时代久远,难考其真伪,所以存而不论。后世的所谓禅让,实际上是篡权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禅位就是篡位,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就美其名曰“禅让”。禅位与篡位之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主动让位,而后者是被迫让位。而大理国的皇帝禅让则是由于被迫而造成的。据相关人士统计,在大理国二十三位皇帝中(含高氏建立的大中国),就有十位皇帝禅位,其中有九位出家为僧。他们是:1、秉义皇帝段素隆,乾兴元年立,在位4年,宋仁宗天圣4年禅位为僧,子素贞立。2、圣德皇帝段素贞,宋仁宗天圣4年即位,在位15年,庆历元年禅让为僧,孙素兴立;3、兴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宋仁宗庆历4年即位,在位31年,神宗熙宁8年禅位为僧。子廉义立;4、上明皇帝寿辉,宋神宗元丰3年即位,在位一年,因天变(日月交晦,星辰昼见)而禅位思廉之孙正明;5、保定皇帝段正明,元丰5年即位,在位13年,为君不正,禅位为僧,异姓高升泰立;6、富有圣德表正皇帝高升泰,宋哲宗绍圣元年即位,在位2年,还位段正明之弟段正淳;7、后理国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绍圣2年即位,在位12年,因慧星见西方,大疫。徽宗大观2年禅位为僧,子段和誉立;8、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大观2年即位,在位39年,王老,因诸子内争外叛,于宋高宗绍兴17年禅位于僧,子正兴立;9、景宗正康皇帝段正兴,绍兴17年即位,在位25年,宋孝宗乾道8年4月重雾,16日雾才散,遂禅位为僧,子智兴立;10、神宗皇帝段智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即位,在位33年,理宗嘉熙2年禅位为僧,子祥兴立。
大理国国主禅位后,大都出家当和尚去了。从这一行为可以发现他们的禅位与受佛濾 思想的影响有关。大理国信仰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以佛教为国教,上至国主,下至百姓,都笃信佛教,这不仅因为云南靠近佛教的发祥地印度,佛教易传入,早在南诏时代,佛教就十分兴盛。大理承南诏旧制,一脉相传。最重要的一点,更在于与开国皇帝段思平的一段奇特的遭遇有关。据史载:大理段氏本蒙氏武将。段思平为杨干贞追杀,躲避于古寺观音大士法身后,杨氏遍寻不得,而感大士慈航普渡,救思平于危难。思平发愿,若得大位,必以全国供养三宝,遍建伽蓝,以佛为国教。恩平夺取政权后,立国曰大理,称文武皇帝,建八大伽蓝,并谕:“除37部,臣民皆信佛,户户供养观音。初一、十五君臣万民素食……。”此制沿至后大理,大理自文经皇帝(段思英)出家始,有10帝为僧。崇圣寺、无为寺皆为国寺,两寺住持可参国事,可择储君。而二寺住持大比丘多为历代国君,清平官。
由于佛教为国教,大理历代皇帝、清平官当然要带头信教,所以他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更深,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为了成佛,断除烦恼,有的皇帝便看破红尘,禅位于他人,毅然出家了,从一些帝王出家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的禅位是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段氏传灯录》记载:“按制,皇族直系,6岁习文武,10岁善射骑,13演陈操兵,15文能诗词牍文,武能带兵打战。无能者,皇子难登大位,将以皇族文武全才有德者荐为国君。”此制为文武皇帝段思平所定。思平又定:“若国中皇室无良才,朝中若有文武双兼大才德者,可立为国君,贤者居之。”(《三迤随笔•保定帝段正明》)段思平制定的这一套制度,在封建社会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贤者居之”是“官天下”的表现,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的同义语,只可惜“官天下”这种政治理想在中国历史上仅仅是一种空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秦始皇帝说过他要搞“官天下”,但只是说说而已,后来就在沙丘不明不白地死了,秦二世搞的还是“家天下”。但这种人们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却在偏安于西南边陲的大理国得到部份实现,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最耀眼的闪光点。有的禅位是不搞终身制,也值得肯定。
总的说来大理国虽时有王室纷争的事发生,但矛盾斗争并不激烈,这恐怕得益于段思平所定的制度,同时又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缘故吧!
大理国社会经济较南诏国时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已和四川资中、荣县相差无几。畜牧业颇为发达 ,每年有数千匹马贩到广西。手工业很兴盛,冶铁业水平甚高,对外贸易发达,交通四通八达。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云南,对各族人民起了促进作用。大理与缅甸、越南、马来亚、印度、波斯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大理皇族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的仅存硕果。此外,壁画和木刻艺术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佛教在南诏时传入云南,至大理时盛行。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几乎融而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又称“儒释”),而且任用师僧为官。师僧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大理 300余年间,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继续进行。
总体来说,大理国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促进了云南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加快了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为大一统的中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地处西南边陲的小国,牢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重任,为中华之强盛而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
【皇帝及年号】
大理建国於937年,1094年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改国号为後理。
前大理(938-1094)
太祖神圣文武帝(段思平) 文德 (7) 戊戌 938
神武 (1) 甲辰 944
文经帝(段思英) 文经 (1) 乙巳 945
太宗文成帝 (段思良) 至治 (6) 丙午 946
广兹帝(段思聪) 明德 (2) 壬子 952
广德(14) 甲寅 954
顺(圣)德(1) 戊辰 968
应道帝(段素顺) 明政(17) 己巳 969
昭明帝(段素英) 广明(11) 丙戌 986
明治 (8) 丁酉 997
明统 (1) 乙巳 1005
明圣 (1) 乙巳 1005
明德 (1) 乙巳 1005
明应 (5) 乙巳 1005
宣肃帝(段素廉) 明启(13) 庚戌 1010
乾兴 (1) 壬戌 1022
秉义帝(段素隆) 明通 (4) 癸亥 1023
圣德帝(段素真) 正治(15) 丁卯 1027
天明帝(段素兴) 圣明 (1) 壬午 1042
天明 (2) 壬午 1042
兴宗孝德帝 (段思廉) 保安 (8) 乙酉 1045
正安 (4) 癸巳 1053
正德 - 1057
保德 - 1074
明侯 (2) - 1074
上德帝(段廉义) 上德 (1) 丙辰 1076
广安 (4) 丁巳 1077
上明帝(段寿辉) 上明 (1) 辛酉 1081
保定帝(~正明) 保立 壬戌 1082
建安 - -
天佑 (3) - 1091
大中国(1095-1096)
富有圣德表正帝(高升泰)(大中国主) 上治 (1)乙亥 1095
后理(1096-1253)
中宗文安帝 (段正淳) 天授 (1) 丙子 1096
开明 (6) 丁丑 1097
天政 (2) 癸未 1103
文安 (3) 乙酉 1105
宪宗宣仁帝(段正严,本名誉,又名和誉) 日新 (2)戊子 1108
文治(12) 庚寅 1110
永嘉 (7) 壬寅 1122
保天 (8) 己酉 1129
广应(10) 丁巳 1137
景宗正康帝(段正兴,又名易长) 永贞 (1) 壬辰 1148
大宝 (7) 己巳 1149
龙兴(17) 丙子 1155
盛明 (1) 辛卯 1171
建德 (1) 辛卯 1171
宣宗功极帝 (段智兴) 利贞 (4) 壬辰 1172
盛德 (5) 丙申 1176
嘉会 (4) 辛丑 1181
元亨(13) 乙巳 1185
安定 (3) 戊午 1198
英宗亨天帝 (段智廉) 安定 (1) 庚申 1200
凤历 辛酉 1201
元寿 - -
神宗永惠帝 (段智祥) 天开(21) 乙丑 1205
天辅 (1) 丙戌 1226
仁寿 (3) 丙戌 1226
孝义帝 (段祥兴) 道隆(22) 乙亥 1239
天定贤王 (段兴智) 道隆 (1) 辛亥 1251
天定 (3) 壬子 1252
(注:此年表与流行年表稍有不同)
【后大理之相国】
高国主(高泰明) (20) 1096
高泰运 (3)1116
中国公(高明顺) 1119
高顺贞
中国公(高量成) (9) 1141
高贞寿 1150
中国布燮(高寿昌)
高观音隆 兴政
明国公(高贞明) (2) 1174
高观音妙 1176
高观音政
高阿育
高逾城隆
高泰祥 (16) 1237
【大理总管府】
总管名 公元年数 中央王朝
段氏总管府 段实 1261-1282 元 朝
段忠 1283-1284
段庆 1284-1306
段正 1307-1316
段隆 1317 - 1330
段俊 1331
段义 1332
段光 1333-1344
段功 1345 - 1365
段宝 1365 - 1381
段明 1381 - 1382 明朝
段世 1382 - 1387
学习 学习啊 很好 很强大 記得大理有好幾個皇帝出家感覺佛教誤國 難怪有什麼三武之禍皇帝跟寺院搶勞動力 金錢以及土地 还是朱元璋比较狠啊,有的流放朝鲜,有的流放越南,有的斩草除根。:D
斩邪留正,剿灭诸妖,扬我大明之威。 学习 学习 飘过,学习了{:5_114:} 能延续这么久也不容易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