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w1 发表于 2011-9-18 23:47:38

三国韬略—第贰拾壹章

化解千钧之力:刚柔论

  三国以前,人们对刚柔的认识已形成一些重要的观点。《老子》上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淮南子·兵略训》指出:“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三略·上略》)以柔克刚,成为弱小集团或势力寻求的有力武器。

  三国时代,群雄争霸,更多的是以刚克刚,实力碰撞,但那些掌握刚柔韬略的势力,则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一旦敌对的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那么刚柔韬略的运用则更为重要。因为刚强而无柔韧,部队的战斗力势必丧失殆尽。当然,纯柔纯弱,则其势必削。只有能柔能刚,不柔不刚,刚不可折。柔不可卷,才 能真正达到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韬略家对于刚柔韬略的理论贡献有三个方面:

  一、刚柔相济,优势互补。曹操迎接汉献帝,进而以此为政治资本,是刚中带柔,柔中藏刚。网罗群英,任其所长,不为个人喜怒为断,是藏刚露柔;而赏罚分明,御之以道,是柔中寓刚。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言辞中刚柔相杂,促使孙权下定决心主战。南征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刚柔并重,实效显著。孙权对曹魏的政策,内强则刚,内弱则柔,作为调节器,用于同蜀汉的外交斗争。司马懿对付曹爽集团,外柔内刚,先柔后刚,刚以柔为用,柔以刚为体,终于取得权力斗争的胜利。

  二、以柔克刚,取胜之道。三国韬略家所辅佐的集团,大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寡到众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面对极其险恶的形势、强大的对手、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就成了当务之急。严峻的形势,促使了对刚柔韬略的研究,促进了对以柔克刚原则的探索。以柔克刚最先为老子韬略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老子从自然界的大量现象观察到了这些结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七十六章》)“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坚强处下, 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只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三国韬略家们积极寻求军事实力以外的途径,发展自己,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实力,从而将以柔克刚的原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法则。克刚之柔的内涵,被三国韬略家们诠释为传统观念,如王权至高无上的思想,仁义道德的理想等。柔的内涵被赋于新的政治模式,如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政治纲领。柔的内涵被理解为软性的、妥协的、和平的方式,如联盟的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柔的内涵被确认为一种文化内核,如以汉族文化吸引周边少数民族的思想等等。从形式上观察,与军事抗衡相对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也可以认为是对柔的内涵的一种拓展,总之,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将古代难以实际运用的以柔克刚韬略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取之以刚,守之以柔。韬略家们认为,攻城掠地、克敌制胜,无不以刚为主,以柔为辅。而一旦结束激烈的争夺,则刚退柔进,柔主刚副。董卓以刚继刚,刘彰柔而又柔,袁绍刚柔错位,刘表刚柔无适……最后均遭失败,不能成就霸业。曹魏篡汉,司马氏代魏,均取之以刚、守之以柔。民众并不呼啸反对,社会并不因此而乱,关键即在于其所制定的政策、方针不是以暴代暴,而是以柔克刚。孙权的继承者们,尤其是孙皓,守之以刚,守之以暴,从而加速了灭亡。

  智囊锁钥:阴阳论

  三国以前的传统韬略均认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难知如阴”,“阴以图之”。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任何计策,为使其实施成功,必然要求处于阴的状态。阴的状态,即绝密状态。竞争激烈的时代,争夺的双方中。若有一方的行动方案、行动计划被泄露,无异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刀下肉、俎上鱼。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密谋、阴谋的原始意义,即是如此。至于对这种阴的贬斥意义,则为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使然。这种意义上的阴阳韬略在三国时代仍然被遵循。违背之,或谋泄而败,或机露而亡;成功者,总是讳莫若深,密不示人。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的发展,并不停留在上述方面,而是将阴阳韬略提到智囊锁钥的高度进行认识,加以总结。

  韬略家们将阴阳视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认作包括人类社会、世间事物在内的宇宙规则的消息,看成形势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主流。因此,谁能把握阴阳,谁就能把握命运;谁能洞知阴阳,谁就能洞察—切,高瞻远瞩。从这种意义上说,阴阳韬略,实质上就是一种获得真知灼见的韬略。

  东汉王朝行将崩潰,军阀割据势力的形成,暴政必将被民众推翻,王权的巨大号召力,北方中原的战乱,三国鼎立的形成,魏、蜀、吴之间的既斗争又联合,回归统一的趋势……被不少韬略家所洞知。基于对形势发展的清醒认识,选择或创建各种组织。崛起—方,争夺天下。由于朝廷的失控,起兵割据便是最佳时机。由于军阀蜂起,武力夺取政权便成为最有效的道路。认识到暴政被民众所唾弃,新的政权必须改弦更张才能生存。深知王权的潜在力量,就不因皇帝蒙尘而不予迎请。中原战乱,难解难分,就会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另辟蹊径,另谋高明之策。面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发生,若能从深处寻找原因,就能把握本质,察知社会、历史、心理、情理、事理、物理等内在因素,就能超前思维,早作准备,提前动作。胜于无形。

  阴阳韬略重在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重在对事物本质变化的测度。因此,所有其他韬略,都是以上述前题为起点,进行创设。一旦离开这一前提,许许多多的具体韬略,在实施过程中就会被对方识破,从而无法奏效。

  三国韬略家们为了打开智囊的宝藏,首先在掌握阴阳韬略上下苦功夫。他们大都博览群书,吸取精华;体察玄理,直契道要;深入社会,洞知细微;反复比较,权衡轻重。从而对事理、情理、物理、哲理获得超乎常人的独到认识。他们深知事物的矛盾、动力、变化、定势不在其外,而在其内;阴不在阳外,阳不在阴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注重从内部认识问题,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捷径。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全面把握,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对宇宙的独到体察。所用的方法、除了理性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之外,还运用直觉体悟,整合事物本质所暴露的蛛丝马迹、碎片残块,以获得真知。并根据这一从事物对象所得出的准确认知,作出相应的对策。

  三国时代一流水平的韬略家及其韬略实践,均清楚地表明了阴阳韬略与其他韬略的关系和区别,阴阳韬略对于一个大韬略家的重要性。试想。一个能直楔韬略堂奥的哲人智士,与不知大道阴阳的江湖术士,他们所分别设计的具体韬略之间,该是具有何等不同的差异。

  阴阳韬略帮助了韬略家获得总体认识,荀彧、贾诩、诸葛亮、鲁肃等人的选择,正表明了他们精通时势的变化,表明了阴阳韬略在他们手中的成功运用。在这一前提下,他们发挥各自的才智,为所在的集团设计了霸业蓝图,或走出困境,或走向兴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韬略—第贰拾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