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三国演义》之一百零八将(4)
(赵云续)
赵云一战文丑后,很长时间转入沉寂(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中出现,但因为没有打起来,关张赵此战中都没有表现),再出场就是“古城会”了。
古城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刘备集团系统性地集中到了一起,除了诸葛亮还未出山,关键人物都聚齐了。赵云和周仓在这里打过几场,周仓可算是关羽的贴身警卫,武艺应该不低(否则关羽也不会收留,难道关羽反过来给他当保镖?),赵云(在公孙瓒身死军灭后无处可去)打算抢周仓的地盘占山为王,周仓自述:“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说到形象:“极其雄壮,不知姓名”。裴元绍估计武艺过低,而周仓武艺高一些,此外,赵云可能手下留情了,否则作为赵云对手的周仓不太可能被“连胜数次,身中三枪” 还能骑马报信,此外,虽然“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但是对“擅离”者,赵云显然也没有追杀。
古城会后,值曹操袁绍官渡大战,曹操胜出,继而追击袁绍,刘备打算趁机曹操,曹操忙来应战,这是刘备集团蛰居新野前的最后一场大战(汝南战役),结果是大败,赵云在此战中多次出场:
1,第一战,对手许褚,平手
“。。。。。。曹操教许褚出战,玄德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忽然喊声大震,东南角上,云长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处一齐掩杀。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当,大败而走。玄德得胜回营。。。。。。”
2,第二战,对手许褚(应该还有于禁,李典),平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结果,参考第三条
“(刘备中计,失败,逃跑)赵云曰:“主公勿忧,但跟某来。”赵云挺枪跃马,杀开条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玄德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3,第三战,枪挑高览,战败张郃,两胜
“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郃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结合第二条第三条来看,赵云和前边的许褚、于禁、李典大战了一场,为刘备逃跑创造了机会,但是刘备很快又被高览追上,关键时刻,赵云赶到,杀死高览(注意许褚等并未随后赶来,那前边许褚等被杀退的可能是大过赵云被杀退的可能的),战退张郃。张郃的武艺自不必说(老张和赵云数次交手,数次败北,长坂坡、赤壁将再战),高览的武艺也不寻常,张郃,高览是袁绍手下齐名的将领,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被赵云杀死前,三合杀死了刘辟。张高二人都是在官渡大战中投降的曹操,曹操很高兴,当场就封了二人官职,“操曰:‘若使袁绍肯从二将军之言,不至有败。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遂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
汝南战役后,刘备暂时寄居在刘表手下,长达八年(201—208)。这期间没什么仗打,不提。
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爆发了赤壁大战,曹操败北,这是一场孙刘联军战略上的大胜利(一说赤壁大战根本没有进行,北军因为瘟疫横行无法战斗,曹操自烧战船撤退,存疑),甚至连两军对阵,大战几百回合的生动场面都没有,直接一把火完成。
这场大战不论到底发没发生,从事后的局面看,曹操即使失败,也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惨(比如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十人等),因为孙刘除了夺取了荆州外,长江以北的曹操地盘基本没有受到伤害,荆州因为是新降,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军事上都没有根基,被孙刘占领并不算意外。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大战中,赵云在乌林埋伏。曹操逃到这里,哈哈大笑,笑周瑜少谋,诸葛亮短智,如果在这里埋伏一哨人马——正笑着,赵云出来了,“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这里曹操等人的主要任务是跑,所以,无论是谁对阵,都没有含金量,不过,曹操还是让徐晃、张郃双敌赵云,徐张二人都是曹操手下一流大将,曹操这么大方,完全是因为赤壁大战前的一场战斗改变了曹操的观念,这场战斗就是赵云一生的传奇——长坂大战。
长坂大战(可认为是赤壁大战的前哨战)的背景:曹操破黃巾、擒呂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基本统一北方后,全国比较显眼的目标就是南边的刘表(此时刘备在刘表辖下新野县)、孙权了,于是曹操起全国之兵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兵发江南,恰巧刘表此时病故,刘表之子刘琮年幼,在手下大将蔡瑁张允蒯越等的主张下不战而降曹操。荆州降曹,刘备势孤逃亡,百姓念刘备仁义,相从者十余万人,所以刘备每日只得行十余里。曹操闻说,选精锐骑兵五千追击,在长坂坡追上刘备,此时刘备手下只有张飞赵云(关羽、诸葛亮去向刘琦求救兵了)等两千余人的武装,瞬间被冲散,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公子阿斗不知下落。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赵云杀回曹军阵中,先救了负伤坠马的简雍,找到甘夫人,再一枪刺死曹将淳于导,救了被俘的糜竺,让糜竺保甘夫人先走;再一合杀死了曹操的背剑官夏侯恩,夺得了宝剑“青釭”;找到了糜夫人,糜夫人将阿斗托付给赵云,怕连累赵云,她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推到土墙盖住井口,将阿斗放入自己怀中,以甲胄护好,开始突围,这之后的战斗,是赵云在怀揣阿斗的情况进行的:
三合刺倒曹洪部将晏明(使三尖两刃刀);
十余合对阵张郃,不敢恋战,主动撤出战斗,张郃不敢来追(书中说是赵云陷入土坑,然后一道红光——因为阿斗将来要做皇帝,是真命天子——那马一跃而出,所以张郃不敢来追);
力战四将,“后面赶的是马延、张凯,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还不算完。又追来了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二人,一个使大斧,一个使画戟,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夺路便走。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戟只在赵云后心内弄影。云急拨转马头,恰好两胸相拍。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绅落马而死,余众奔散。”“只闻后面喊声大震,原来文聘引军赶来。赵云到得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云大呼曰:“翼德援我!”飞曰:“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
这一战,赵云并没有杀死成名的大将,其间曹洪飞马下山,只问了名姓(因为赵云让曹操吃惊),并未加入战斗,想当时情形:刘备的少数部队已被冲散,毫无战斗力,而且刘备这方面的大将关羽张飞其时都不在阵中(关羽去江夏搬救兵,张飞此时在战场边的当阳桥上),战局已定,曹操方面的大将们不进入战斗也是正常的,但是赵云单人独骑,连续作战,身怀阿斗,这种情形下,在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恐怕连吕布都要叹为观止(吕布被围时,求救于袁术,袁术要吕布送上闺女——二人联姻——吕布将女儿缚于背上冲阵不果,当然,吕布的女儿的岁数远大于阿斗,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吕布是在有部队跟随情况下突围的)。
赵云之前虽然也在战场出现过,但真正树立了自己形象的,即是这长坂一战,这一战令所有人心服口服,在之后若干年里,赵云的旗号望风披靡,闻者无不为之气沮。夷陵之战,刘备大败,陆逊乘胜追击,又是关键时刻赵云出现:“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看赵云的武艺有个特点,就是干净利落,胜负往往在电光石火间区分。对付身后追来的武将,三国演义中写道了几处:如孙策回身大吼一声吓死敌将(由此得名小霸王),马超闪出身位活捉敌将——都没有赵云的身手矫捷,要知道赵云前心
里还抱着阿斗呢。而如此细致地描写武功动作,《三国演义》中似乎只对赵云情有独钟。其余的往往只是大战多少回合而已。
跟赵云交手的武将,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三国里一流群里的,一般来说,就是赵云,也很难简单取胜——其实,所有一流战将交手,大部分情况都是“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不独赵云;第二种就是凡不属于一流的,不管是二流三流还是四五六流,在赵云那里都是“不入流”,赵云一般三五回合内解决战斗,这点是和其他众一流武将最重要的区别,也正是赵云能脱众一流高手而出成为超一流、被人们认为是仅次于吕布的三国第二厉害武将的标志。赵云的战斗成绩单大概还有:
张武: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随手扯住辔头,牵马回阵 (第三十四回,夺得的卢马)
吕旷:不数合,云一枪刺旷于马下 (第三十五回,新野樊城之战)
李典:十数合,典料敌不住,拨马便回 (第三十五回)
夏侯敦:不数合,云诈败而走 (第三十九回,新野之战,赵云诱敌)
邢道荣:云一枪刺道荣于马下 (第五十二回,取桂阳)
陈应:四五合,应料敌不过,拨马回走,却使飞叉掷云,云接过叉,反掷回应,应躲过,云马已到,生擒应而回
(第五十二回,取桂阳)
吴懿:一合,云生擒懿 (第六十四回,取益州)
刘峻、马汉:云引军出,刘备乃请马超吃酒,未曾安席,云已斩二人头献于筳前
(第六十五回,战张鲁,马超初降)
慕容烈:云手起一枪,刺烈于马下 (第七十一回,汉水之战)
焦炳:云一枪刺炳于马下 (第七十一回)
张郃、徐晃:郃、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第七十一回)
此回中,黄忠偷袭被张郃,徐晃所围,赵云去救,书中写道“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关张赵吕布等都有冲阵的描写,但每每到了赵云,罗贯中格外生花妙笔,令读者心旷神怡,罗贯中对武将的这种煽情,《三国演义》中只有赵云出场才有。此回中,还有曹操的感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此时离当阳长坂之战过去大约十年,曹操如此感叹,符合赵云年纪较大的那种可能。如年纪不大,十年时间不会令人有这种感慨。
朱然:云一枪刺然于马下 (第八十四回,夷陵之战救刘备——公
元222年——此处小说中含糊处理,并
没说杀死——按照《三国志》正史记
载,朱然236年病死。)
金环三结:云一枪刺金环三结于马下 (第八十七回,七擒孟获)
祝融夫人:不数合,云诈败 (第九十回,七擒孟获,赵云诱敌)
韩瑛:不三合,云一枪刺瑛于马下 (第九十二回,一出祁山)
韩瑶、韩琼、韩琪:少时,琪中枪落马,云诈败,琼连射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云回射一箭,中琼面门,落马而死,瑶挥刀砍云,云闪过,一把生擒过来 (第九十二回)
韩德:不三合,云一枪刺韩德于马下 (第九十二回)
潘遂:不三合,遂诈败 (第九十二回,潘遂诱敌,胆真大)
姜维: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战斗之间,维援军马遵、梁虔到,云败走 (第九十三回,一出祁山)
“云败走”,都说赵云一生没打过败仗,看来错误。不过这个“云败走”也的确是三国中赵云唯一的一次(除了诱敌的两次)。这里应该是为了突出姜维吧,没办法,让赵云给他渲染一下。姜维是书中孔明收的唯一的一个徒弟,蜀汉后期的军事支柱,智勇双全,且“胆大如卵”,所以这里败阵的如果是别人,姜维不好担负起以后的重任——孔明之所以收姜维,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竟然能让赵云“败走”,这段书,不仅是赵云姜维“二人互表”,实际上还是孔明赵云姜维“三人互表”,因为计策是孔明定的。看赵云战斗中的想法:“不想此间有这等人物!”战斗一生,未逢对手,尤其是后来,几乎就是所向无敌,所以赵云根本就没想到会在这里中计——再说就算中计又如何?——没想到不仅中了计,而且对手还这么硬。
孔明定计,赵云出战,姜维识破,赵云败走,孔明惊讶。。。。。。姜维实际上这一战文胜孔明,武胜赵云。这里的逻辑是赵云为姜维作陪,孔明再为赵云作陪。孔赵二人同时再为姜维作陪,姜维最后投降蜀汉,又为孔明赵云陪回来。所以,这一回的赵云败走,并不让很多赵云的粉丝生气,因为那是姜维啊。
朱赞: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于马下 (第九十四回,一出祁山)
苏颙:颙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第九十五回,一出祁山)
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 (第九十六回,一出祁山)
万政是小说中赵云最后一个对手,赵云只是射中他盔缨警告他不要追击(当时街亭失守后,蜀汉军全线撤退)。一出祁山因为马谡街亭战败而失败,诸葛亮回蜀后重整军备,准备第二次北伐时(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传来赵云病逝的消息。诸葛亮为之痛心不已,“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赵云是三国故事的核心之一,民间关于赵云的戏曲小说传奇不胜枚举,纵观赵云,除了武将的勇猛,胆大,武艺高强之外,很多人认为他还兼有很多“大臣”的风范:胸怀大局,不争名利,目光深远,谋略过人,在三国蜀汉集团中,兼武将之力文臣之智大臣之识的,赵云一人。可惜汉帝国的气数已尽,纵有卧龙凤雏这样的谋臣,关张赵马黄这样的武将,也不能兴复其荣耀了。杜甫有诗云: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是杜甫追慕孔明所作,但是也可以用来代表刘备蜀汉集团中所有英雄的命运。 前边说过了,赵云死后的谥号是顺平侯,但这里将赵云名之为天武星,“武”在谥字里的用意为: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解释为和有德者为对手,不和小人为对手,而不是与德为敌);克定祸乱曰武。以上基本符合赵云,除去这个原因,作为武将的翘楚,本文也很愿意将这个“武”字给予赵云而不是其他人。
(写完这章,上网查了查关于赵云单挑的相关帖子,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和那些个帖子比,以上章节只能算简介——很多的赵云迷,依据各种版本的三国评书做出了赵云单挑成绩单,对此笔者甘拜下风。再次特别说明,本文只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依据,最多涉及到陈涉的《三国志》,袁阔成老师和单田芳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加长版评书不作为参考。)
有所学习: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