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吟 发表于 2011-7-31 15:49:19

虎贲•虎符•虎节

作者:杨泓
 ——与古代军旅有关的虎纹文物中国古代,将虎视为“山兽之君”,也就是兽王。又因它凶猛,故被视为武勇的象征,常以之称誉军中勇猛善战的将士。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而被马超称为“虎侯”。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曹操率军攻打韩遂、马超时,曾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原本“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同时许褚所从侠者,来曹军后,亦“皆以为虎士”。这些许褚帐下的虎士均英勇善战,“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追溯历史,以虎之威猛而名军中精锐,至迟在商周之际。《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伐纣,至于盟津,所率军队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集解”引孔安国曰:“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对虎贲的取名,还有另一种解释,见《后汉书•百官志》注:“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据《周礼•夏官•司马》有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表明虎贲当时是宿卫王左右的部队。直到汉代,军中仍有虎贲名号,设虎贲中郎将。据《后汉书•百官志》:“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注:“《前书》武帝置期门,平帝更名虎贲。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戴鹖冠,次右将府。’”西晋时仍依汉制,光禄勋下统武贲中郎将。在中朝大驾卤簿中,虎贲中郎将在御史中丞之后,九游车之前,骑乘,行中道,见《晋书》的《职官志》和《舆服志》。

  在中国古代,除以猛虎称誉军中勇猛的将士,或以虎作军旅名称外,还常将与军旅有关的事物器用以虎为名,例如将武将的营幕称为“虎帐”、“虎幄”,发兵符节称为“虎符”、“虎节”,遮护营垒的障碍物称“虎落”(“虎路”),强弩的一种称“虎蹲弩”,明朝时还将一种形体短粗的火炮称“虎蹲炮”,等等。至于以猛虎的形象装饰各种兵器和装具,更是时间久远,甚至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在江南的良渚文化的玉钺上,有的精细地刻出造型奇特的神人骑虎纹图案。1986年在发掘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时,在第12号墓中出土有一柄刃宽168厘米的青玉钺,在柄端装有白玉冠饰,柄末装有白玉端饰,钺体玉质优良,磨制光洁,两面刃部上角浮雕神人骑虎图像,两面刃部下角雕有大嘴神鸟

  神人雕成倒梯形的人面,头戴放射状羽冠,胯下是巨睛的猛虎头的正面形象,头很大,环形重圈眼,两眼间以短脊相连,阔鼻、扁嘴,头下浅雕有折曲的前肢。环眼、阔鼻、扁嘴明显地呈现出猛虎的特征,是别具情趣的猛虎的变形图案,有人认为表现出威力无比的神人降服了凶猛的巨虎,又有人认为本是表现巫师借助巨虎的助力沟通天地。不论作何种推测,但可肯定这类图像应是当时人们尊敬的神圣的“徽帜”,持有镌刻这种徽帜的玉钺的人,自是具有权威的军事和宗教方面的领袖。后来中国文字中的“王”字,正是由钺的形象演化而成,钺也一直是权威的象征物。后来到商代,大钺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特殊兵器,虽然已改用青铜铸制,但仍常以猛虎图像作装饰图案。目前所发现的形体最为硕大的青铜钺,应属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墓出土的一对。其中较重的那件,在钺体两面靠肩处饰有双虎扑噬人头的图案,居中是一个圆脸尖颏的人头像,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瞪目张口的猛虎,扑向中间的人头,似欲吞噬,散发着狰狞、恐怖而神秘的色彩。上面铸有“妇好”铭文,表明大钺是专为她制作的器物。此外,商周时期的别的青铜兵器,也常以虎纹装饰。例如河南洛阳庞家村的西周墓中,就曾出土过一件带有“太保”铭文的青铜戈,在戈阑前浮雕出虎头纹,瞪目张口,颇显威猛。图2不仅在格斗兵器上以虎纹为饰,将士装备的防护装具也常以猛虎为饰,特别是胄(头盔)和盾牌。在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殷商王陵时,曾在第1004号大墓内出土有大量的青铜铸造的胄,其中有的铜胄正面额部的图案,就是猛虎的头像,大耳巨目,形貌威猛。与安阳出土商代虎纹铜胄图案近似的,还有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铜胄,正面额部也饰猛虎头像,大耳巨目,鼻的下缘就是胄的前沿。当战士戴上这类铜胄以后,在相当于虎嘴的地方,正露出他们那英武的面庞,显得分外雄劲威严。此外,有时还用剥下的虎皮来装饰兵器,特别是用虎皮来制作弓袋,又称“虎”。见于《诗经•秦风•小戎》:“虎镂膺,交二弓。”注:“虎,虎皮也;,弓室也。”用以形容秦军威之盛。此外,图3当时生活在中国边疆地区的古代民族,更是常常以虎纹来装饰兵器,带有草原文化气息的青铜短剑,有的柄端以虎纹装饰;云南的滇文化兵器中,也常见虎纹图案用于装饰,特别是一件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刻纹铜臂甲,以兽纹为装饰图纹,其中刻出一只扭体舞爪的猛虎,体态生动,是滇族猛虎刻纹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蜀地的巴蜀文化青铜兵器,不论是戈还是剑,虎纹都是其主要装饰图像,这可能与古代巴人“白虎夷王”的古老传说有关。

  军中以虎的形貌作为器物外形的青铜制品,还有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曾生动地记述了如姬为信陵君盗晋鄙兵符,从而夺晋鄙十万大军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得符后“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表明这种兵符分为两半,发兵时持留于王处的半符为信,与主将所持半符合符,方可发兵。图4当时这类兵符都制成伏虎形貌,故又称“虎符”。目前保存的先秦时的虎符文物中,最精致的是1973年陕西西安郊区发现的秦国杜虎符,虎作走动姿态,伸颈昂首,长尾卷曲,体长95厘米,背面有用于合符的槽。虎体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殹(也)。”据考证,秦代称“君”者,只惠文君一人,他于即位14年后更元为王,因此该符之铸造当在惠文君元年至十三年间(前337—前325年)。铭文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错金技艺精湛,至今金光闪熠,尚如新制。

  此后,各代沿用虎符为兵符,1955年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美岱北魏墓出土有北魏时虎符,为完整的两半合成整符,形作伏虎状,前胸左右各刻“河内太守”铭文,腹下分刻“铜虎符左”和“铜虎符右”铭文,背铭“皇帝与河内太守铜虎符第三”一行文字中剖为二,只有合符才能通读。北魏铜符,不仅四肢伏卧,且头部过大,造型远不如先秦虎符英俊生动,刻文亦拙稚,远不如秦杜虎符错金铭文精美。至于虎形铜节,以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东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虎节最为精美,它被包裹于丝绢内放置在墓内西耳室中部南墙根下。外貌铸成蹲踞的猛虎,张口露齿,弓腰卷尾,虎体主斑系在铸出的弯叶形浅凹槽内贴以金箔片,呈现出斑斓的虎皮形貌,华美生动,器长19厘米。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为“王命=车(徒)”五字。从纹饰、文字等方面看,与楚文化似有渊源,值得深入探研。

595394695 发表于 2011-7-31 18:39:28

对了可以设计一个虎符的勋章,一定超帅的。

chen211 发表于 2011-7-31 21:12:48

玩全站,曹操总是满篇来攻我,且大部分都是虎贲,打得好辛苦啊

chen211 发表于 2011-7-31 21:13:09

他怎么就那么有钱

chenqingnian 发表于 2011-7-31 21:27:58

曹操 是传说的主人公他的暴兵速度超一流玩他基本没难度

子龙吟 发表于 2011-8-1 00:18:44

chenqingnian 发表于 2011-7-31 2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曹操 是传说的主人公他的暴兵速度超一流玩他基本没难度

人家可是三国全战里的超级BOSS

chenqingnian 发表于 2011-8-1 09:30:39

呵呵 那不是啊

linhaicqs 发表于 2011-8-2 10:50:09

:loveliness:过去看过记录片的资料,古代对军事管理还是很有独到之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虎贲•虎符•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