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吟 发表于 2011-7-31 15:43:52

马矟春秋

作者:杨泓
 《三国演义》第一回先讲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三人制作兵器时,猛将张飞打造的是丈八点钢矛。后来在京剧舞台上,为张飞设计的道具,矛头长而粗且扭旋呈蛇形,尖锋分叉。戏剧中使用的道具经艺术加工而变形,自与三国时期真实的兵器形貌相距极远,但张飞以长矛为兵器,则为史实。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张飞确为名将,“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在与曹军相拒的当阳长阪之战,“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由此可见张飞在战场上持矛跃马的雄姿。其实在汉末三国时,善使长矛的骑将不只张飞一人,其中史籍论述明确的例如公孙瓒,据《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当他为辽东属国长史时,“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就是那以辕门射戟事迹著称的勇将吕布,也是使矛的骑将,他与王允等杀董卓时,使用的是矛,见《后汉书•董卓传》,传注引《九州春秋》描述更详:“布素使秦谊、陈卫、李黑等伪作宫门卫士,持长戟。卓到宫门,黑等以长戟挟叉卓车,或叉其马。卓惊呼布,布素施铠于衣中,持矛,即应声刺卓,坠于车。”

  骑将所使用的长矛,即为马矟。《释名•释兵》:“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艺文类聚》引《通俗文》“矛长丈八者谓之矟”。这也就是通常称的“丈八蛇矛”。《太平御览》引《赵书》“陇上健儿曰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骢骏马铁锻鞍。七尺大刀配齐镮,丈八蛇矛左右盘”。“矟”又写作“槊”,关于陈安兵器的描述,《太平御览》引《灵鬼志》即作“丈八长槊左右盘”。马矟因为骑兵将所用,所以器柄较步兵用的更长,矛头也较长,称其长丈八尺,可能是有形容其长之意,因据汉魏时尺度,丈八尺约合今4米多,如此长柄,在马上也不易施展,且目前自考古发掘所知实物,尚未见有长近4米的汉矛出土,较长的实例如满城汉墓所出土的鎏金铜铁矛,长度仅接近3米,孙机同志对此已有论述,见《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在汉代,骑兵装备的长柄格斗兵器主要是长戟。早在楚汉之争时,骑将用戟多见于史籍之中,最著名的是楚霸王项羽,他曾“被甲持戟”向汉王刘邦挑战,事见《史记•项羽本纪》。东汉时骑兵多用戟,称“马戟”,名见青海上孙家寨出土汉简。已发现的汉画像石所刻画的战争图中,骑兵执戟战斗的画像也表明马戟使用的广泛。山东滕县西户口出土的画像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用戟勾斫敌人脖颈的图像。到汉末三国时,史籍中记述的持戟战斗的事例明显增多,自然表明戟在战场上的作用更为增大,可以说达到戟的成熟期的高峰,也正是这一时期关于猛将用矛的记述也特别突出,正如前引吕布、公孙瓒、张飞诸传中所述。在一些兵法中,也常是矛戟并重。如《太平御览》所引诸葛亮《军令》:“始出营,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角。行三里,辟矛戟,结幡旗,止鼓角。”

  值得注意的是,汉末三国时长矛或马矟盛行的区域多在西北和东北边陲一带。在西北边陲,关西诸郡因“数与胡战”,因而连妇女都“载戟挟矛,弦弓负矢”。见《三国志•魏书•郑浑传》注引张璠《汉记》。但是那地区的军队更善于使用长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这或许是出身五原郡九原的吕布善用矛的原因。东北辽东属国与鲜卑为邻,公孙瓒正是在与鲜卑骑兵的战斗中发展了善使马矟的精锐骑兵。因此马矟的盛行,很可能与地域和民族密切相关,这到南北朝时期就更为明显了,那时马矟取代了汉末三国盛行的马戟,成为重装骑兵——甲骑具装使用的长柄格斗兵器。

  马矟在十六国至南北朝取代马戟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具有鲜卑族特征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形成军队核心力量的转变过程。绘于公元357年的冬寿墓壁画冬寿统军出行图中,在冬寿所乘牛车两翼行进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手中所执的长柄兵器是马矟,而车前的步兵还是装备着戟和盾。这幅壁画已给人们带来下述信息:当时的重装骑兵已淘汰了传统的马戟,改用马矟,不过步兵还保持着传统的格斗兵器,以戟盾为装备。至于重装骑兵成为军队核心的真实反映,是大量出现在十六国至北朝时期墓葬中的甲骑具装俑,最早的例子是西安草厂坡出土的标本,以后北魏以及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墓中,大量涌现这种人和战马都披有铠甲的甲骑具装俑。披有铠甲的骑士骑乘着体披具装铠的战马,驰骋在中华大地,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战争的面貌,也促使军队组织和战术等方面发生变化。人铠和马具装的制作日益坚精,防护力日强,自然促使军中装备的主要长柄格斗兵器也随之变化,其结果是马矟取代了马戟。

  说到矟和戟对披有重铠的人,何者更具杀伤效能,前引的吕布刺杀董卓的史实对人有所启迪。据《后汉书•董卓传》所记,详情如下:“(李)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由此看来,虽然汉末三国时戟的形制已大为改观,由旁侧戟枝与刺横出的“卜”字形,改为戟枝曲折向前的双叉形,但其功效是叉刺,穿透力并不如长身阔体的马矟,因此对付披重铠的敌人,戟不如矟。此外,从工艺制造技术来看,锻制在刺旁加小枝的双叉形马戟,自比矟复杂,因此工艺简便的马矟更合于战争的需要。

  到北朝时马矟取代传统的马戟,还不止在于矟的效能与工艺的简便,另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北朝时的统治民族是鲜卑族,前已述及汉末三国时辽东、关西的军队习用长矛马矟,是在与鲜卑族军队战斗中形成的,已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矛和马矟是鲜卑族传统的格斗兵器。这一点在有关南北朝的史籍中记录得更为明确。《南齐书•魏虏传》记魏孝文帝“军中有黑毡行殿,容二十人坐,辇边皆三郎曷剌真,槊多白真毦,铁骑为群,前后相接。步军皆乌楯槊,缀接以黑虾蟆幡”。又《魏书•于栗传》记刘裕致书于栗,题书曰“黑矟公麾下”,因为他好持黑矟以自标,故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知道后授于栗为“黑矟将军”。北方精锐的重装骑兵(图1),影响到与之抗争的南朝军队,也组建了重装骑兵,而且军中的精锐骑兵还选用鲜卑族。《宋书•武帝纪》记其“使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皆被练五色,自淮北至于新亭”。不仅如此,宋军中也编有善用步矟的鲜卑步兵

 

  亦见《宋书•武帝纪》。南朝军队中甲骑具装的形貌,可以从自江苏丹阳南朝王陵中发现的拼镶砖画中看到,其具装铠的形制和结构与北朝的如出一辙。马矟不仅流行于南朝,而且还加以改进,以增强效能,将矟刃加长而使其具有两刃,例如梁大同三年(537年)少府新制成长二丈四尺的两刃矟,当羊侃试用时,还引出一段故事:“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由于观看羊侃使矟的人过于众多,有些人还攀登到树上以看得清楚些:“梁主曰:‘此树必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号此矟为‘折树矟’。”南北朝时尺度又较汉朝略长,二丈四尺已达今五米以上,当时是否真有如此长的马矟尚不得而知。

  到了唐代,虽然重装骑兵——甲骑具装丧失光彩,军中更盛行只有人披铠甲而战马不再披具装铠的轻装骑兵,但马矟的光彩未失,仍旧是骑兵的主要长柄格斗兵器(图2)。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主要将领,多善使马矟,如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尤其是尉迟敬德,还善能避矟,以及空手夺矟,当时齐王李元吉亦善马矟,与敬德比试竟不能刺中。“太宗问曰:‘夺矟、避矟,何者难易?’对曰‘夺矟难’。乃命敬德夺元吉矟。元吉执矟跃马,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其矟。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以为耻”。事见《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正因为马矟是军中主要长柄格斗兵器,效能较一般兵器为高,故唐代法律禁止私人拥有,据《唐律疏议》卷16《擅兴》诸私有禁兵器条,疏议曰:“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若有矛、矟者,各徒一年半。”可见当时朝廷对马矟之重视。

595394695 发表于 2011-7-31 18:49:08

其实三国名将们大多都是用矛和枪的,话说矛和枪有什么区别
{:5_144:}

a243004058 发表于 2011-8-11 20:56:45

力顶东观求奉命灌水

yehaoqing 发表于 2011-8-12 08:49:53

对武器不太了解

子龙吟 发表于 2011-8-12 09:48:05

本帖最后由 子龙吟 于 2011-8-12 09:50 编辑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博雅》矛也。《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a243004058 发表于 2011-8-12 20:34:42

力顶东观只求奉命灌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