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三国志是这样的(摘自资治通鉴)
1曹丕逼自己的妻子——原袁熙的妻子——甄洛自杀。2关羽死后,在刘备的复仇大军压力下,孙权向曹丕称臣。奏章恭谨卑微。曹丕的大臣刘晔曾建议夹攻孙权,因为孙权近,刘备远。
3曹魏帝国钦差大臣邢贞抵达吴国.吴国官员认为孙权不应该接受曹魏帝国的封爵.孙权说:"各位不必认为我接受别人封爵是一种羞耻,从前刘邦也曾接受项羽封号当汉王(参考前二○六年二月).做人行事,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一个虚名,对我有什么损失?"邢贞乘车直入大门,没有下车,张昭对邢贞说:"既讲礼仪,则不能没有敬意;既讲法令,则不能没有实践.阁下妄自尊大,岂不是认为江南人少力弱,连一寸兵刃都没有?"邢贞遂即下车.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琅邪郡(山东省临沂市)人徐盛,怒不可遏,对他的左右同列说:"我们不能奋斗牺牲,为国家夺取许县、洛阳,吞并巴蜀(蜀汉帝国),竟使君王跟邢贞这样的人盟誓,岂不羞辱?"忍不住痛哭流涕.邢贞听到,对他的随从人员说:"江东(江苏省南部太湖流域)有这样的文武官员,不可能久居别人之下!"
4曹操轻率的谋害高级知识分子,天下人一致抨击。
5刘备弘毅宽厚,明于知人,恩加部下,有刘邦的胸襟风度和英雄气宇,后来把国家大事以孤儿托付给诸葛亮,心神都出至诚。
6孙权认为对张昭而言,国家事多,官位高时,责任也跟着重大,不是优待大臣的办法。而且孙权也不愿意与有脾气的张昭产生矛盾,所以孙权不用张昭。于是仍用顾雍任宰相,他常去民间访问,遇到对政治有益的事情,就秘密向孙权报告,如果孙权采纳,就把这项主动发掘问题的功劳,归美于孙权;如果不采纳,则一字也不泄露。
7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其臣服后任命蛮夷首长担任郡县政府首长,他说:一如果中央委派官员,就要有军队,粮草供应成问题。二蛮夷中有人父亲兄弟死亡,怨恨仍在。三蛮夷这么多年来,斩杀和驱逐的官员太多,自己知道罪名太重,由中央任首长,他们会担心受到报复。诸葛亮于是网罗蛮夷中所有有才干有影响力的豪杰和孟获等,全部委派他们充当官员。
8曹丕妻子之一郭女士的弟弟犯法有罪,鲍勋依法处理,曹丕向他说情,鲍勋拒绝,因此怨恨鲍勋,曹丕当皇帝后,鲍勋又不断直言规劝,曹丕更是愤怒,决心杀他。后来找到一个罪状,司法部依法判处5年有期徒刑,司法三官认为太重,改为罚黄金2斤,曹丕暴跳如雷,说:鲍勋必死不可。钟繇、陈群、高柔、辛毗、华音(还有欠字旁)、卫臻等一同反对,因为鲍勋的父亲对曹操贡献很大。但是曹丕还是把他杀了。
9曹丕也想杀曹洪,因为吝啬的原因,曹洪当年没有借给太子曹丕100匹绸缎,文武百官一起拯救,不能挽回,后来通过卞太后斥责曹丕以及威胁废黜郭女士后郭女士求情才饶曹洪一命,但任免除官职,剥夺爵位采邑。
10诸葛亮前出师表:益州民穷财尽,百业萧条,这正是危急存亡的关头,然而,负责捍卫国家的官员,在内部勤劳奋发,毫不懈怠;忠义的志士,在疆场杀敌,舍生忘死;都只因身受先帝特别恩遇,而全部回报给陛下。
11最初,孙策命吕范负责财务,但是孙权还小,往往私下向吕范借贷或索取,吕范一定报告孙策,不敢独断专行,孙权对他大为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县长,有些私人开支,有时候孙策下令严格审查,人事官周谷为他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备,孙权十分感谢。但是等到孙权主持全局,认为吕范忠臣,特别信任,认为周谷伪造文书,摒弃不再录用。
12东吴的部队深入大海士兵因为患病或者传染瘟疫死去十之八九,出发一万人,八九千人丧生。日本没有找到,只找到琉球群岛。率领者卫温、诸葛直被控徒劳无功,诛杀。
13张昭就总是顶撞孙权。比如张昭对孙权拒绝听信他的劝告,十分恼怒,宣称有病,不再朝见,孙权深恨他骄傲不驯,下令用泥土把张昭家的大门塞住;张昭也大发脾气,在内部又加上一道土墙,表示誓死不出门。公孙渊果然杀了使者,知道张昭是对的后,孙权屡次派人安慰张昭,向他道歉,张昭仍然坚称确实患病,不能起床。很久以后张昭儿子把张昭从床上扶起来出门相见,孙权深切责备自己。
14开始时,魏延打算诛杀杨仪,希望大家公推他接替诸葛亮辅政,所以并不向曹魏帝国投降,根本没有反叛的意思。杀魏延,也不是诸葛亮的主意。杨仪后来因居于蒋琬之下而不断发牢骚,并告诉费纬当初如果投降曹军该多好,费纬告诉刘禅,贬其为平民,后来又上书攻击诋毁,刘禅逮捕了杨仪,他自杀。
15丞相府的秘书长称赞诸葛亮说:丞相奖赏时,再疏远的人,都不会遗漏;处罚时,再亲近的人,都不会因私心宽恕;没有功劳的人得不到官爵,权势再大的人也不能逃避刑责。这就是使贤能的人和愚劣的都忘身报国的原因。
呵呵
真的呀
我記得甄洛死得很慘的哦! 甄洛一个不亚于貂蝉的大美女 死得太可惜了! 历史谁也说不清楚 资治通鉴是北宋是司马光写的,写于1071年而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相隔800年,他就怎么就知道800年前事情的谁对谁错。历史一般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说不清谁对谁错。 路過{:5_155:} 力顶东观求奉命灌水 力顶东观只求奉命灌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