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之“六神”
中国旧时有“上古六神”之说,专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螣蛇”六大神兽,结合五行八卦,又可安神六爻,测吉凶、问福祸。东汉自刘秀趁赤眉绿林之势而起、至曹丕篡汉乃灭,匆匆不过两百年;其后三足鼎立、狼烟四起,魏蜀吴三家凭借“六神”谋略,斗足了一甲子,最终反让“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得了天下,莫非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故?不尽然也。三国之中,富谋略者众:蜀汉兼有孔明、庞统、法正、姜维;曹魏何止荀彧、荀攸、郭嘉、贾诩;东吴且看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个个“筹画所料、机鉴先识”。西晋陈寿在《三国志》里为三国修史立传,上述几位亦有在列,虽“惜字如金”,却“审慎再三”,自不同于罗老先生所著之《演义》,所谓“正野”之说、“真假”有别,是出于此。
话归正题,何谓三国“六神”?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勾陈螣蛇居于中,所应之诸葛亮、司马懿、庞统、周瑜、姜维、曹操。
诸葛孔明,琅琊阳都人,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幼时父母即丧,依附叔父诸葛玄投奔了荆州牧刘表,不得志;叔父去后索性“躬耕陇亩”、隐居乡里,世称“卧龙”,即潜龙,因未逢明主而“勿用”,直至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之伟,实不在于行军打仗的奇谋妙计——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皆跟他无关,而是对整个三国战局的研判,所作之“隆中对”——先于曹操不可争锋、于孙权可引作援,后取“荆、益”两州,进而“三分天下”——堪比曹营“王佐之才”荀彧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是左右整个三国大势之谋,高瞻远瞩、非比寻常。客观来说,诸葛亮是个不世出的大才,只是“天地人”三者独缺“天时”——孔明二十七岁时代刘备劝服孙权抗曹,虽有赤壁之胜却难敌曹操已一统江北、代汉之实——时不与人,徒之奈何?故而之后诸葛亮虽五次伐魏、二出祁山,仍殒命五丈原、无功而终。
三顾茅庐
除去诸葛“卧龙”,蜀汉仅一国便得“六神”之三,余下二者为“凤雏”庞统、“幼麒”姜维。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少时朴钝”、“好人伦”——年少时朴实愚钝,爱好是评论别人。看到了,庞统也是少不得志,若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真就此埋没于南郡了。凤雏之功,功在献上中下三策使得刘备攻取成都,继而可得益州,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无奈也是败给“天时”、又无“地利”,被流矢射死于雒城,年仅三十六岁。勾陈,麒麟也。姜维既谓“幼麒”,便是承“卧龙”之志,一切以攻伐曹魏为先。不过他虽被孔明评为“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北伐不断却仍如“卧龙”般进退维谷,终降魏后被杀、连累妻儿。姜维之败,亦是天时不利、伐魏无功,加上前失刘备明主,至此“天地人”已失其二,败之必然。
华容道
“曲有误,周郎顾”,“玄武”主水,周瑜之才在跟随孙策时便已显露,更与之分娶得桥公二女,传为佳话;之后效忠孙权,“火烧赤壁”、居功甚伟。其实周瑜早就建议孙权提防刘备,认为其“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应将“刘关张”三人各置一方才可,只是孙权不听;又建议趁曹操新败,西征益州,讨张鲁、联马超、图襄阳、伐曹操,只是抱病途中,享年三十六而亡,天妒之才、令人唏嘘。
最后来讲“螣蛇”曹阿瞒和“冢虎”司马懿。毋庸置疑,此二神颇具邪性,故为人也多是善疑、狡黠之辈。曹操向被视为“奸雄”,其实不然。他求贤若渴,帐下谋士齐聚,征袁绍、平匈奴、打乌桓,一统北方之余,以一敌二、对战西蜀、东吴,虽“烈士暮年”仍“壮心不已”,实是位真正的王者。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操一世枭雄,打下江山却为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所夺——看似“命数”,实是司马懿多年精心所布之局。
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八达”居老二,为人谨慎、极善奇谋,吕蒙袭取公安、关羽败走麦城便是拜他所赐,一举击溃蜀吴结盟之势,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中“夷陵之战”的导火索,最终使得刘备托孤白帝城。“冢虎”,即待时而起之猛虎,与“卧龙”相对。不过历史上全无“空城计”之说,五丈原上司马懿首次对战诸葛亮,两人皆已过天命之年,且司马懿并非惧怕诸葛亮,而是识破蜀军意欲速战,故一直闭城相持而“坚壁清野”百余天,终使得诸葛亮心力交瘁而病逝。司马懿之成,成在眼光和隐忍。眼光自不用说,依附曹丕、助其登基;隐忍才是“冢虎”本色,在曹操手下兢兢业业却不显山露水;在曹丕篡汉后仍是马放南山亦不动声色、抓牢时机东山再起,历经三帝而不倒,足见其布局之远、用心之深,可谓“百忍图成”,乃奠两晋一百五十载霸业之基。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奈何蜀汉得“六神”之三却仍以亡国告终,“时也,运也,命也”?吾不以为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讲的是做事要成功,时机很重要,而非全赖天命;靠的是布局在先、隐忍其中并决断于后,否则纵有六神”相助,亦是徒然。 看看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