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超到底如何
本帖最后由 永樂壹條鞭 于 2015-5-31 14:43 编辑马超害死了生父?
历史上关于马超的第一宗悬案,便是其父马腾究竟是不是他贻害至死的。中国古代向来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传统,儿子害死父亲,罪孽可谓深重。《三国演义》倒是已帮马超开脱罪名,罗贯中写道:马超一天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袭,知是个不祥预兆,果然,堂弟马岱踉跄而入,言马腾已在许都为曹操所杀。马超随即联合韩遂起兵,为父报仇。
《三国演义》三分假七分真,这件看似简单的历史事件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权力集团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斗争,乃至马超的人品。汉朝末年,王室衰微,关西军阀占山为王,割据混战,就连称兄道弟的马腾与韩遂之间,都曾有过杀妻之仇。马腾、韩遂是两个战争投机分子,一生经历无数战争,从一介布衣升迁到将军,拜了兄弟,不久便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反目成仇。马腾妻子在混战中为韩遂所杀,从此,这两兄弟之间连兵不断,直到司隶校尉钟繇前来调解,方才告一段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钟繇怕韩、马两人再闹矛盾,在曹操示意下,上表将马腾召入京师为官。马腾戎马一生,此时可能想享点清福了,于是欣然入京为卫尉,地位在三公之下,儿子马休、马铁及家属也迁徙到邺,只有马超一人留在关西,统帅马腾旧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令钟繇带兵入长安,沿途放出风声,要借道关西,进攻汉中张鲁。马超、韩遂关西诸军阀岂能放心任朝廷大军从自己地盘经过,索性联合造反,几路大军一同杀向长安。所谓借道,只不过是曹操“假道伐虢”之计,他要借机试探关西军阀的态度,结果马超、韩遂果然造反。《典略》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史料,马超欲与韩遂结盟抗曹,于是面见韩遂,言“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将马超描述得很是不孝不义。《典略》作者鱼豢乃是魏国京兆,对犯上作乱的马超自然没有好印象。
因此,《典略》所载,不应当成为评判马超的标准。马超之所以有贻害生父之嫌,是他造反当年,马腾其实还没死。建安十七年(212年)夏天,曹操才下令诛杀马腾,夷三族,马家大小两百余口几乎全部罹难。中央曹操故意找茬,地方军阀马超造反自保,在三国本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不过,老父马腾正在朝中为官,全家两百余口尚在曹操手中,不顾老父及家人安危,执意造反,马超的做法颇为历代史家诟病。曹操不在马超起兵当年诛杀马腾,而选择次年动手,是此时他才击败马超等人,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在潼关,马超远远看见曹操,想凭蛮力上去擒拿,后慑于许褚之勇方才做罢。马超、许褚两员虎将相遇,自然少不了一场恶斗,因此《三国演义》又有了“许褚裸衣斗马超”。
其实,正史是没有这次恶斗的,就跟后来的“马超战张飞”一样,都是罗贯中的虚构;所谓潼关“割须弃袍”,也只是罗贯中往马超脸上贴金而已,马超一败涂地,直接连累二百余口家人惨遭毒手。历史上,马超的武力也是个谜团。《三国志·张既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旧事:马超曾与韩遂之婿阎行厮杀,“行当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阎行在三国只是个小人物,却因为胜了马超,顿时成为曹操的大红人。战不能胜,马超开始寻找退路,他先是遣使请求“割河以西请和”,后来又屡次“固请割地”,一心割地自立。曹操不允,继而大破马超、韩遂,关西遂平。《三国演义》又把责任推到韩遂身上,言韩遂背弃马超降曹操,官封西凉侯。其实,韩遂与马超一直并肩作战,直到215年5月为手下诛杀。
三次灭门苦不堪言
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在凉州重整旗鼓,依靠羌人东山再起,几乎夺得整个陇西。冀州刺史韦康开城投降,马超却尽杀韦康一家老小四十余口,反而对负隅顽抗的冀州参军杨阜、姜叙不加怀疑,继续委用。不久,夏侯渊奉曹操之命入陇西,马超领兵拒敌,杨阜、姜叙趁机复叛,马超首尾难顾,投奔汉中张鲁。在此之前,马超突袭历城,捉到姜叙老母,姜母破口大骂:“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对此,北宋庆云间毛宗仁评价说,“若马超,则可为战将,而不可为大将。其杀韦康,屠百姓,不得谓之仁矣!其不疑杨阜,不得谓之智矣。”
杨阜、姜叙复叛,马超妻儿尚留在冀州,成了刀下鬼,马超仅与从弟马岱、部将庞德等少数亲随逃脱,又一次作战失利连累了妻子与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不知马超心里会做何感想。此次战败,马超最终失去了枭雄的地位,从此只能寄人篱下,而他中年的凄凉境遇,也是由此开始的。张鲁割据汉中多年,苦无良将,见马超来投,大喜,以为从此“西可以吞益州,东可以拒曹操”,准备招马超为婿,后因营中杨柏苦谏作罢。杨柏说,马超妻儿惨遭杀戮,都是马超贻害所致,你怎么还能把女儿嫁给他?张鲁从此对马超半信半疑,不再信任。
《三国演义》中,刘备恰在此时攻打益州,刘璋向张鲁求救,张鲁令马超率援军前往。在这一章节,马超的勇猛被渲染到了顶点,他面如冠玉,唇若抹朱,银甲白袍,狮盔兽带,银甲白袍,威风八面,故又有“锦马超”之称。马超与张飞在葭萌关大战数百回合亦难分胜负,最后,诸葛亮设计,将马超“赚”进了成都。
其实,这里有两点是与正史不符的,其一,马超的长相,《三国志平话》说他是“面如活蟹”,螃蟹是什么样子,或许跟张飞也差不离了;其二,刘备攻打刘璋,马超并未曾率军支援。马超遭张鲁猜忌,过得并不如意,建安十九年,见刘备攻蜀,“密书请降”,主动投进了刘备怀抱。他的另一个妻子董氏和小儿马秋留在汉中,未能一同入蜀。曹操破张鲁后,董氏被赐给阎圃,张鲁气急败坏,竟将马秋亲手杀害。自公元211年至公元214年,短短4年间,马超就遭遇了三次灭门之祸,全家被杀戮殆尽,马超接连受到失败的耻辱与丧亲的痛苦,苦不堪言。
被闲置的武将
入蜀归顺刘备后,马超仕途一度颇为得意,前后历经三次升迁,官位仅在关羽之下。刘备先是拜他为平西将军,取汉中后迁为左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又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官越做越大,马超混得却越来越差。马超归刘后出现了一个插曲。
史书记载,马超见刘备待自己不错,当时刘备的身份还只是汉朝左将军,不免有点傲气,见了刘备仍是直呼其名,刘备不免气恼。有一次,关羽、张飞皆在刘备身后,马超仍不知趣,直呼刘备大名,关羽、张飞大怒,欲拿马超开罪,马超吓出一身冷汗,再不敢造次。其实,自刘备入川以来,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自然不会为了这等小事专门跑到成都一趟,所谓关、张二人吓唬马超只是稗官野史而已,不过却仍可从中管窥马超在刘备集团地位并不牢靠,而这一切又跟他自己的性格缺陷有关。
马超半路降刘,终非刘备嫡系,又不注意礼仪尊卑,日渐孤立,他除了偶任偏师,极少统兵出征,只能企羡黄忠冲锋陷阵,坐观魏延镇守汉中,并无太大建树。刘备更多只是想借他的威名争取羌人,赢得爱才美名。马超焦躁难忍,却又无可奈何。武将不能外出征战,可谓悲哀,家人又被杀戮殆尽,中年的马超,终日生活在碌碌无为与丧亲的双重悲痛之中。一年春节,马岱向他拜年,马超不禁悲从中来,吐血泣曰:全家数百口人都已送命,你我二人还有什么可庆祝的。
建安二十年,从前对他忠心耿耿的部将庞德在张鲁兵败后投奔曹操,也在樊城之战中为关羽擒杀。伴随着寂寞而来的是政治上的小心翼翼与自我保全。马超跟一个叫彭漾的私交不错,刘备下放彭漾为江阳太守,彭漾不悦,便向马超大倒苦水。马超说,你有才有能,本可与孔明并驾齐驱,怎么跑到那个小地方当太守了?听得此言,彭漾一时性起,便忘了分寸,说刘备、孔明“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言“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马超听闻彭漾言语大逆不道,便默不作声,日后将彭漾所言,悉数上奏刘备,彭漾被收监,很快丢了性命。彭漾自以为怀才不遇,向马超发发牢骚,本以为可以得到马超共鸣,没想到自己信任的朋友却成了告密者。
马超为求自保尚能理解,如果因此出卖朋友,却是为多数人所不齿的。他在蜀汉的状况,可见一般,所谓鱼水情欢,只是小说家粉饰太平而已,英雄气短的马超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马超。此事过后,马超在蜀汉更加孤立,寂寞悲凉地走过了余生。刘备称帝两年后,马超病卒,临死前向刘备上书:“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诧陛下,余无复言。”这段浸透血泪的遗言,实在令人痛惜。
人才兴蜀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的兴废和政权的更替,人才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汉之际刘邦和项羽的胜败便是一个有名的例子,刘邦因为有张良、萧何、韩信等杰出人物的辅佐,终于打败了骁勇善战的项羽。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崛起,也都是人才决定胜负。曹操在中原取代群雄,主要是集聚了一大批谋士猛将,形成了人才群体,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刘备也一样,身边不仅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而且有诸葛亮这样智慧超群的人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终于取得了创业的成功。吴国的兴起亦差不多,也集聚了一批足以同魏抗衡的人才队伍。正因为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三国对人才的争夺也非常激烈。蜀汉之初,人才济济,因而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在蜀汉政权的人才群体中,既有跟随刘备长期征战的功臣,也有创建政权过程中汇聚和接纳的新人。虽然功劳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刘备并无明显的亲疏之分,诸葛亮作为丞相,对待人才也是比较开明的。正是这种量才录用、任人唯贤的做法,为蜀汉政权带来了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去成都武侯祠,参观两廊的文臣武将塑像,透过时空似乎仍能感受到那种和衷共济的气氛。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人才兴蜀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的根基,也是蜀汉政权兴衰的要害。
刘备和诸葛亮对此都有很深的认识,尤其在创业之初,对人才的吸纳和笼络更是不遗余力。这种情形在立国之后也有较好的延续,比如蜀汉人才队伍中马超的加盟,姜维的归降,以及其他一些外来人才的入蜀。正因为有这样一支人才队伍,才保证了蜀汉政权在较长时期的稳定。在蜀汉政权后期,对人才的培养做得很不好,比不上魏,也不如吴。魏和吴都不断地涌现出一些年轻的人才,而且比较杰出,年纪轻轻已经独当一面。蜀汉政权则不然,中后期几乎没有什么杰出的年轻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将领与谋士有的老了,有的死了,显出了人才凋零的虚空。纵使聪明绝伦的诸葛亮,一旦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也只能是回天无术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而忽略了对年轻人才队伍的建设,大概也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策了。
影音爱好者 路过。{:soso_e100:} 的确历史上的马超和赵云其实在中后期都没有过多的功绩,尤其马超怎么死 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悲哀
路过看看
不知道,不了解,不偏信
路过看看 传说故事。
发人深省 悲剧的马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