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壹條鞭 发表于 2014-12-1 11:14:15

古时各种“将军”名称大致了解

本帖最后由 永樂壹條鞭 于 2014-12-1 11:32 编辑

我国现在实行的军衔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军衔最早出现于15~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西方的军衔是由低到高逐渐产生的。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从少尉到上校的称呼,大概16世纪左右,出现了将军,统领师或旅一级的军队。后来军队又扩大,出现了军、集团军和方面军等,也就有了少、中、上将。一般少将为师长,中将为军长, 上将为集团军司令、军区司令等。中文“将军”一词古已有之,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军将,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成为武官名。汉朝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临时出征的统帅可还增加称号,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度辽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的名号极多,除沿袭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将军等名称。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之下设将军之官。从唐到元都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的总兵官可挂印带将军号。此外,宋、元、明、清也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分四种:一、为宗室爵号,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将军就是当地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边将军等。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我国古代将军的名称十分繁杂,大约有三四百个之多,这里择其要者加以介绍,使大家对我国古代将军的名称、职责、级别、沿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重号将军 品秩(zhì)最高的将军。汉代指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将军。南朝齐指骠骑、车骑、卫、镇军、中军、抚军、四征、四镇诸将军。梁指镇卫、骠骑、车骑、四征、四中、八镇、八安、四平、四翊诸将军。杂号将军汉代指中朝近卫将军(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将军)之外的列将军,多为掌征伐而设。晋与南朝时按其性质分为两类:一是实际领兵的将军,多为近卫军中的将领;二是具有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其中作为优礼大臣的称为重号将军;名位低于重号将军,但亦可开府置僚属,使车服仪杖增尊的称为小号将军;此外便是杂号将军。北朝的情形类似,北齐戎号自正二品至从九品,均用以褒奖勋庸,与实际的军事无涉。此类具有加官和散官性质的将军,至隋唐遂厘定为武散官。小号将军南朝时称介于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之间的将军。南朝宋以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四中郎将,征虏、冠军、辅国、龙骧四将军为小号将军。南朝齐无征虏将军,增宁朔、宁远将军。梁、陈亦有小号将军。梁除三十五号重号将军之外,又有忠武、军师二将军,秩第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四将军,秩十八班,代旧前、后、左、右将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代旧四中郎将;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五将军,秩十六班,代旧征虏将军;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五将军,秩十五班,代旧冠军将军;轻车、征远、镇朔、武旅、贞毅五将军,秩十四班,代旧辅国将军。凡将军加“大”字者,只有贞毅将军,通进一阶,优者加位从公。上述这些将军,也介于重号与杂号将军之间。大将军始置于战国赵,位在诸将之上。秦沿置。西汉时韩信、卫青、霍去病等皆为大将军。为将军最高称号,多由贵族担任,统兵征战并掌握兵权。魏晋南北朝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西魏、北周时为统领府兵的将领之一,北周时秩正九命,地位在六柱国和二十四开府中间,常领开府将军出征。隋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禁军高级武官,秩从三品。唐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军、十六卫均置大将军,其职与隋同。宋代十六卫大将军已成空衔。自唐至元,武散官亦有大将军。明初,大将军位置加重。清代诸王曾授为大将军,冠以奉命、抚远等名号,督师出征,事毕即罢。上将军战国时燕、齐、魏等国始置。秦亦置,地位在左、右、前、后将军之下。汉承秦制,为列将军之一。唐代十六卫均置上将军,位在各卫大将军之上。宋因唐制,置十六卫上将军,为环卫官。金代有龙虎卫、金吾卫、骠骑卫、奉国、辅国、镇国诸上将军,为自正三品上至从三品下武散官。元代龙虎卫、金吾卫、骠骑卫上将军为正二品武散官,奉国、辅国、镇国上将军为从二品武散官。明废。骠骑将军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始置,秩、禄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位次丞相,东汉以后各代沿置,或加“大”字。晋与南北朝时期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制骠骑将军开府者为位从公;南朝宋时加“大”字者,得仪同三司;南朝齐时加“大”字者,为位从公;梁时秩二十四班;陈时秩一品,优者加同三公。北朝时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第二品,北魏时加“大”字者位在都督中外诸军事之下;北周秩正八命。隋文帝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此骠骑将军为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秩正四品,与汉以来的骠骑将军相去甚远。炀帝改为鹰扬郎将,地位降低。唐初尚有骠骑府及骠骑、车骑将军之制,武德七年(624)改骠骑将军为统军。显庆元年(656)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从一品,宋沿置。金代置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元、明两代均为正二品。车骑将军汉文帝元年(前179)始置,掌征伐。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东汉时多由外戚充任。三国魏时秩第二品。晋与南北朝时期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制开府者为位从公;南朝宋时加“大”字者,得仪同三司;南朝齐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梁时秩二十四班,陈制秩一品优者加同三公。北朝时用以褒赏勋庸,北魏、北齐秩第二品,北魏加“大”字者位在都督中外诸军事之下;北周秩正八命。隋初为府兵军府骠骑府的副长官(有时也独立设置车骑府),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副郎将。唐初一度复称车骑将军,贞观十年(636)改为果毅都尉。卫将军西汉文帝时始置,位次三司。以后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均开府置官属,不但独掌禁兵,并且预闻政务。三国时魏、蜀、吴均置卫将军,魏秩第二品。晋与南北朝时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代卫将军开府者为位从公,秩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秩第二品。南朝宋卫将军加“大”字者,得仪同三司。南朝齐加“大”字开府者,亦为位从公。梁、陈时有中卫将军而无卫将军。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均为二品。北魏时加“大”字者,位在太子太师上。北周不置。晋与南朝另有左、右卫将军,领宿卫兵,轮流在宫内值宿,其任甚重,与卫将军不同。前、后、左、右将军周朝末设置,秦沿置,位为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这四将军除出征之外,再加以“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名号,就成为中朝官,可参与中朝朝仪,决定国家大事;若再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东汉建武七年(31)省前、后、左、右将军,建安年间复置。三国魏沿置,秩第三品,地位在四平将军之下,蜀、吴亦置。晋与南北朝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与南朝宋秩均为第三品,南朝齐时亦有开府僚属者,梁、陈不置。北魏秩第三品,北齐秩从四品上,北周秩正七命,均以褒奖勋庸。其后无闻。中军将军在汉代为杂号将军。三国魏黄初三年(222)置中军大将军,七年(226)开府,转大将军。后不常设。至晋初,一度成为中军的首领。其后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南北朝时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南朝宋以中军、镇军、抚军三将军比四镇将军,加“大”字得仪同三司;南朝齐时中军将军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梁时秩二十三班,陈秩第二品,加“大”字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从二品,北魏时加“大”字者进位为二品,北周秩八命。隋代改称内军将军,为散官将军名号,秩正六品下。领军将军三国魏置,掌宿卫军,秩第三品,资深者为领军将军,品秩同。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制并同。北魏、北齐亦置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北齐为领军府主官,掌禁卫宫掖。元代亦设领军将军,专司扈从事务。护军将军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协调将领之间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中护军,其资深者称护军将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都统以管理之。唐以后历代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武卫将军东汉末置。魏文帝时沿置,统帅武卫营,为最亲近的宿卫禁军。晋代不常设,南朝宋大明中复置,代殿中将军之任,位比员外散骑侍郎。梁、陈不置。南齐置,掌殿内警卫,秩从三品。其后无闻。中坚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领中坚营掌宿卫。南朝梁时成为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六班,代旧奋威将军。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从四品上,北周秩六命。殿中将军三国魏始置,秩第三品,掌督守殿内。其属有殿中中郎将、殿中校尉、殿中都尉、司马、羽林郎等。晋沿置,秩六品,分隶左右二卫,掌殿内警卫。南朝宋沿置,秩六品,永初初年增员额为二十人,其后过员者谓之殿中员外将军。南齐之制同宋。梁制秩一班,陈为九品。北朝不置。镇军将军三国魏始置,秩第三品。晋与南北朝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代秩第三品,加“大”字开府者秩第二品,为位从公,南朝宋为秩第三品,加“大”字得仪同三司;南朝齐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梁、陈有镇卫将军而无镇军将军。北朝亦置此职,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从二品,北魏加“大”字者进秩为第二品;北周秩八命。隋以后为散官,秩正六品。扶军将军三国魏始置,秩第二品。晋与南朝时作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时秩第三品,加“大”字开府者进秩为第二品,为位从公;南朝宋秩第三品,加“大”字得仪三司;南朝齐加“大”字开府者亦为位从公。梁、陈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为二品,北魏时加“大”字者进秩第二品,北周秩八命。隋为散官将军,秩正六品下。四征将军为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将军的合称。东汉始置。三国时魏、蜀、吴均沿置之。魏制秩第二品,黄初中位次三公,资深者为大将军。晋与南北朝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时秩第三品,加“大”字开府者进秩第二品,为位从公;南朝宋秩亦为三品,加“大”字得仪同三司;南朝齐时加“大”字开府者亦为从公;梁、陈时为重号将军,梁秩第二十三班,陈秩第二品,加“大”字进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以此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为第二品,北魏时加“大”者,位次卫大将军;北周秩第八命。隋代为散官将军,秩正六品下。四镇将军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将军的合称。东汉末与三国时设置。三国魏秩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为大将军;吴、蜀亦置。晋与南北朝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秩第三品,加“大”字开府者秩第二品,为位从公;南朝宋秩亦为三品,加“大”字开府者亦为位从公;梁、陈时扩而为八镇将军,为重号将军,梁秩第二十二班,陈秩为第二品,加“大”字进秩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魏、北齐亦置,秩从二品,用以褒赏勋庸,北魏加“大”字者进秩第二品。北周不置,后亦无闻。四安将军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将军的合称。安东、安南、安西三将军始置于东汉,安北将军置于三国黄初、太和中。魏秩第三品,蜀、吴不全设。晋与南北朝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时只设安北将军,秩第三品;南朝宋时秩亦为第三品,南朝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陈时扩而为八安将军,为重号将军。梁秩第二十一班,陈秩第三品,加“大”字者进秩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魏、北齐亦置,秩均为第三品,用以褒赏勋庸。北周不设,其后亦无闻。四平将军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的合称。汉献帝时始置平北将军,三国魏始全置,秩第三品,蜀、吴不全置。晋与南朝为优礼大臣的虚号。秩均为三品。南朝齐时亦有置僚属者。梁、陈时为重号将军,秩第二十二班,加“大”字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魏、北齐秩均为第三品,北周秩正七命。隋朝为散官将军,秩从六品上。镇卫将军南朝梁始置,秩第二十四班,为号位最高的将军,加“大”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为优礼大臣的虚号。陈沿置,秩第一品。四中将军南朝梁、陈时期对中军(前已介绍)、中卫、中抚、中权四将军的合称。中卫将军,晋文帝时置。梁、陈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梁秩第二十三班,陈秩第二品,加“大”字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中抚将军和中权将军,梁始置,秩第二十三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字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陈秩同梁,秩第二品。八镇将军南朝梁、陈时期对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将军(前已介绍)与镇左、镇右、镇前、镇后将军的合称。前者只施行于地方,后者只施行于中央。镇左、右、前、后四将军,均为梁始置,秩第二十二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字者进阶一位,优者加同三公。陈制同梁,秩第二品。八安将军南朝梁、陈时期对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将军(前已介绍)与安左、安右、安前、安后四将军的合称,前者只施行于地方,后者只施行于中央。安左、右、前、后四将军均为梁始置,秩第二十一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字者进阶一位,优者加同三公。陈制同梁,秩第三品。四翊将军南朝梁、陈时期对翊左、翊右、翊前、翊后四将军的合称。梁始置,秩第二十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字者进阶一位,优者加同三公。陈制同梁,秩第三品。翊军将军刘备于建安十九年(214)以赵云为翊军将军,为此将军之始。三国时蜀沿置。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与四镇将军为从二品,地位在四安将军之上。隋时为散官将军,秩正六品上。四中郎将东、南、西、北四中郎将的合称。东汉时置。东晋时四中郎将或领刺史,或持节,其任甚重。南朝齐只用来安置诸王,素族无任此职者。梁、陈不置,以镇兵、翊师、宣惠、宣宜四将军代旧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秩第十七班。陈制同梁,秩第四品。北魏、北周亦置,均从三品。北周以后废。征虏将军东汉时为杂号将军,建武中置。三国时魏、吴均沿用,魏秩第二品。吴时曾以护军校尉迁任此职。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齐时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时以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五将军代旧征虏将军,秩第十六班。陈制同梁,秩第四品。北魏亦置征虏将军,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三品。北齐后无闻。冠军将军楚怀王时置。三国魏正始中亦置,秩第三品。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五将军代旧冠军将军,秩第十五班。陈制同梁,秩第四品。北朝亦置冠军将军,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从三品,北周秩正七命。隋为散官将军,秩从六品下。辅国将军东汉献帝时置。三国魏沿置,秩第三品。晋沿置,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宋泰始二年(468)改为辅师将军,元徽二年(474)年复旧。南朝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轻车、征远、镇朔、武旅、贞毅五将军代替辅国将军,秩第十四班。陈制同梁,秩第四品,惟改征远将军为明威将军。北朝亦置辅国将军,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从三品,北周秩正七命。隋时为散官将军,秩从六品下。清朝为宗室十四等封爵中的第十二等,位在镇国将军之下,奉国将军之上。龙骧将军晋武帝时置,秩第三品。加“大”字开府者,为位从公。南朝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不置,陈复置,秩第七品。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为从三品。北周以后不置。宁朔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南朝时为加官、散性质的将军,南朝宋秩四品,齐时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五将军代旧宁朔将军,秩十三班。北魏与北周亦置宁朔将军,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四品,北周秩六命。隋时为散官将军,秩正七品下。宁远将军三国魏置,秩第五品。晋沿置,品秩同魏。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宋秩五品,南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五将军代旧宁朔将军,秩第十三班。陈以宁远将军与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四将军合称五远将军,秩第五品,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一阶。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五品上,北周秩正七命。隋时为散官将军,秩从七品上,唐制秩正五品下;宋秩正五品。忠武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九班,若加“大”字,进秩一阶。唐时秩正四品。宋沿置,品秩与唐同。军师将军刘备于东汉建安十九年(214)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为此将军之始。三国时蜀沿置。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九班。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武臣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八班,以代旧前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爪牙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八班,以代后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龙骑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八班,以代旧左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云麾将军南朝梁置,陈、隋承梁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八班,以代旧右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唐沿置,为武散阶,秩从三品上。宋沿置,品秩与唐同。镇兵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七班,以代旧东中郎将。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翊师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七班,以代旧西中郎将。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隋代为散官将军,秩正六品上。宣惠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七班,以代旧南中郎将。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宣宜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七班,以代旧北中郎将。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五威将军 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五将军的合称。南朝梁置,以代旧征虏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五武将军 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五将军的合称。南朝梁置,以代旧冠军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轻车将军 西汉元光二年(前133)始置,为杂号将军。三国魏沿置,秩第三品。晋与南朝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宋秩五品,梁秩十班,与征远、镇朔、武旅、贞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陈沿置,秩七品。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为从五品下,北周秩正五命。隋为散官将军,秩从七品下。裨将军战国时秦置,即副将。赵国称“裨将”。三国魏亦置。南朝宋时秩为九品,梁为一班,陈为从九品下。北魏秩从九品上,北齐为从九品下。隋为武散官,秩从九品下。征远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十四班,与轻车、镇朔、武旅、贞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陈制同梁,秩五品。镇朔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十四班,与轻车、征远、武旅、贞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陈沿置,秩五品。武旅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十四班,与轻车、征远、镇朔、贞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贞毅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十四班,与轻车、征远、镇朔、武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陈沿置,秩五品。明威将军南朝宋始置,秩八品,为杂号将军,具有加官、散官性质。梁时秩十三班,与宁远、振远、电耀、威耀四将军代旧宁朔将军。陈沿置,秩五品,若加“大”字,可进位一阶。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六品上,北周秩正四命。隋为武散官,秩正八品上。唐制秩从四品下。宋沿置,秩从四品。金代秩正五品下,元代升为正四品,明代为正四品初授之阶。上军大将军三国魏置,秩第二品,黄初三年(222)曹真由镇西将军迁此任,为此将军之始,是年转拜中军大将军,后不常设。晋代以上军大将军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开府者为位从公。伏波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晋以后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与南朝宋秩均为五品,梁秩第四班,陈秩八品。北朝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从五品上,北周秩五命。隋为散官将军,秩从七品下。楼船将军汉始置,掌水军。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南朝梁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梁秩第六班,陈为八品。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五品下。戈船将军汉置,掌征伐。南朝梁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五班,以代旧扬威将军。横海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六品上。度辽将军汉置,掌征伐。东汉明帝以后常置。三国魏沿置,秩正三品。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六品上。虎牙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三品。晋与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改称武牙将军,秩八品。北朝亦置,北齐称武牙将军,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均从八品下,北周秩一命。奋威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晋与南朝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为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隋为散官将军,秩正七品下。清为武职封阶,正一品。振威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多为刺史加衔。晋与南朝宋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为四品。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均为从四品下。隋为散官将军,秩从七品上。清代为高级武职封阶,秩从一品。积弩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有左右积弩将军各一人,秩第四品。北魏亦置,秩从四品下。北周为散官,秩正二命。威虏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宋秩八品,梁秩第三班,陈为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七品上。荡寇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南朝宋秩八品,梁秩第一班,陈为九品。北魏与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七品上,北周秩三命。隋时为武散官,秩从八品下。讨虏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时魏、蜀沿置,魏秩第五品。吴以孙坚曾为此官,废不复置。南朝宋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七品下。扬武将军东汉置,掌征伐。三国沿置,秩第四品。晋与南朝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威寇将军东汉置,掌征伐。南朝宋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七品上。安远将军三国魏、蜀均置,秩第三品。南朝梁时成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五班。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四品下,北齐为正四品上。明代为从三品加授之阶。平虏将军东汉末年置,三国魏沿置,秩第三品。吴亦有此官。南朝梁、陈时期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梁秩第五班,陈秩八品。建武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掌征伐。晋与南朝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为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振武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掌征伐。晋与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为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下。奋武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掌征伐。晋与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第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下。扬威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掌征伐。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下。广威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晋与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均为第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下。金时为武散官,秩正五品上,元升为正四品,明代为正四品加授之阶。广武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四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四品下。鹰扬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晋与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与宋均为五品,梁为第三班。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五品下。折冲将军东汉末年置。三国魏时沿置,秩第五品。晋与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与宋均为五品,梁为第九班,陈为七品。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均为正五品下。宣威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六品上,北周秩正四命。隋秩正八品上,唐秩从四品上,宋秩亦为从四品上,金秩正五品中,元升为正四品,明为正四品升授之阶。威远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掌征伐。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五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五品下。绥远将军东汉末年置。三国吴沿置,秩第五品,掌征伐。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虎威将军东汉末年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五品。晋与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秩五品,宋为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五品下,北周秩一命。凌江将军亦作“陵江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掌征伐。晋与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与宋秩均为五品,梁秩第二班。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均为从五品上。昭武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蜀不置昭武将军而置昭文将军。吴亦置。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四品下。明为武散官,为正三品加授之阶。讨寇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七品下,北周秩正三命。隋时为武散官,秩从八品上。殄夷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五品。北魏、北齐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五品上,北周秩五命。建忠将军东汉末年置。三国魏时沿置,秩第五品。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北齐秩正四品下,北周秩正六命。横野将军东汉末置,掌征伐。三国魏时沿置,秩第五品。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宋秩为第八品,梁秩为第一班,陈为九品。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九品上,北齐秩正九品下,北周秩正一命。隋时为武散官,秩从九品上。讨夷将军三国魏时置,秩第五品。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宋秩第八品,梁秩第五班。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七品下。镇远将军三国蜀时置。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四品下,北齐秩正四品上,北周秩正六命。隋时为武散官,秩正七品上。威武将军三国时吴置。南朝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七品上,北周秩正三命。威烈将军三国时吴置。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八品下。厉武将军三国时吴置。南朝宋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八品下。牙门将军三国时魏、蜀、吴均置,魏秩第五品。吴称牙门将。南朝梁时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代旧建威将军。厉威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与北周亦置,北魏秩从六品上,北周秩四命。隋时为武散官,秩正八品下。威戎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品,梁沿置,秩第五班。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七品上。隋为武散官,秩从八品上。荡难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梁沿置,秩第七班。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七品上。荡逆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七品上。殄寇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八品上,北周秩正二命。隋为散官将军,秩正九品上。殄虏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梁、陈沿置,梁秩第一班,陈为九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正八品上。殄难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正八品上,北周秩正二命。隋为散官将军,秩正九品上。扫寇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八品上,北周秩二命。隋为武散官,秩正九品下。扫虏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梁沿置,秩第九班。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八品上。扫难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北周亦置,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八品上,北周秩二命。隋为散官将军,秩正九品下。扫逆将军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奖勋庸,秩从八品上。壮武将军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二班。唐、宋时为武散官,唐秩正四品下;宋秩正四品。    骁骑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晋代掌宿卫营兵。统命中、虎贲、羽林、上骑、异力五督。南朝宋、齐、梁、陈沿置,宋秩四品。梁分为左右骁骑将军,秩第十一班,陈为四品。北魏、北齐亦置,秩正四品上。游击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沿置,秩正四品。晋哀帝时改左军将军为游击将军,掌宿卫营兵,秩四品。南朝沿置,宋秩四品,梁分置左右游击将军,秩第十一班,陈为四品。北魏、北齐亦置,秩均为正四品上。唐以后为武散官,唐秩五品上,宋秩从五品。积射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晋太康十年(289)立射营,置积射将军以主之,秩四品,掌宿卫。南朝沿置,宋秩五品,泰始以来多以军功得此官,无固定员额。梁秩四班,陈为八品。北魏、北齐分置积弩、积射两将军,秩均为正七品上阶。强弩将军汉置,掌征伐。三国魏沿置,秩第四品。晋太康十年(289)立弩营,置强弩将军以主之,秩四品,掌宿卫。南朝沿置,宋秩五品,泰始以来多以军功得此官,无固定员额。梁秩四品,陈为八品。北魏、北齐亦置,秩从七品上。柱国大将军北魏时特授与尔朱荣的官号。西魏大统年间始置六个柱国大将军,每人统大将军二人,为府兵的最高将领。北周沿置,秩正九命。开府将军西魏与北周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置一开府将军,秩九命,分统一军,其员额约二千人。隋初改为骠骑将军,为骠骑府的主官。仪同将军西魏与北周时,全国府兵分属二十四军,每军置一开府将军以统之,其佐官有仪同将军,北周时秩九命,与开府将军同。隋代改称车骑将军,为骠骑府的副官
影音爱好者

七月七 发表于 2014-12-1 11:36:48

路过看看

风剑无情123 发表于 2014-12-1 11:47:15

看的晕头转向

风剑无情123 发表于 2014-12-1 11:47:44

还被扣钱:@:@

爱┾断┡ē誸 发表于 2014-12-1 12:14:54

不错啊,我来支持下{:soso_e144:}

永樂壹條鞭 发表于 2014-12-1 12:57:47

爱┾断┡ē誸 发表于 2014-12-1 12:14
不错啊,我来支持下

笑纳了哈

小七同学 发表于 2014-12-1 13:13:33

说的股份的广泛地

小七同学 发表于 2014-12-1 13:13:45

:'(:'(:'(:'(:'(:'(:'(:'(:'(:'(太热太热

永樂壹條鞭 发表于 2014-12-1 13:18:11

小七同学 发表于 2014-12-1 13:13
太热太热

有病要去医院

aszyx_sz 发表于 2014-12-1 13:42:28

来支持下

七野 发表于 2014-12-1 13:50:36

回复看看。

mjs016705 发表于 2014-12-1 15:04:23

来支持下

胡导呼呼 发表于 2014-12-1 17:24:20

路过看看

zk1991 发表于 2014-12-1 20:00:32

大,出现了军、集团军和方面军等,也就有了少、中、上将。一般少将为师长,中将为军长, 上将为集团军司令、军区司令等。中文“将军”一词古已有之,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军将,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成为武官名。汉

zyq81872586 发表于 2014-12-1 20:27:21

只有柱国:lol大将军看着眼熟点。。。。。

zalf1239 发表于 2014-12-1 21:06:30

我过来看看

风籽 发表于 2014-12-1 21:30:59

科普柯普,,,,,,,,,

422 发表于 2014-12-1 22:58:22


支持一下

阿育王 发表于 2014-12-2 01:01:18

围观,路过看看

娱轩 发表于 2014-12-2 12:46:44

顶一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古时各种“将军”名称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