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简介编辑
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3b66cb8dc3fdfc03e178e4bae43e87a9/aec379310a55b319185ebf0643a98226cffc1719.jpg汉文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至汉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汉文文学发展中,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503217c2a60f4bfb88d09956334e788f/4d086e061d950a7bd038369908d162d9f2d3c95a.jpg汉服
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而屈原(约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约987~约1053)、苏轼(1037~1101)、陆游(1125~1210)、辛弃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与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汉古文,至唐中晚叶,由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导恢复秦汉古文运动,到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苏辙(1039~1112)时,古文运动大获全胜,号为“唐宋八大家”。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长篇巨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斋志异》均素负盛名。还有不少少数民族作家也运用汉语进行创作,产生了许多名家与名著,而《红楼梦》,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其他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 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在这些艺术的发展中,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来已久。唐、宋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特别是明清的《永乐大典》、《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不仅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也显示了古代汉族学者与少数民族学者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常常深刻的影响。
2语言文字编辑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
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为标准粤语(广州话)。中文的书写表达方式分别有繁体中文(或称正体中文)和简体中文。
中国大陆法律规定,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文起源于远古,现行的方块字是从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
汉语的语音汉语普通话有4个声调:55(阴平声)、35(阳平声)、214(上声)、51(去声)。南方江淮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等方言区声调可达5~9个,保留入声,部分地区上声,去声分阴阳。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是“汉语音韵学”,建立于公元5世纪,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汉语的词汇汉语的词汇特点,一是单音成义,即一字一音表达一个意思,构成了一个语素(词素),独立使用。二是语素的构词能力极强,有包含原意的合成词构成,有不包含原意的联绵词构成。三是注重词中的字序,字序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汉语的语法汉族的语法特点,第一是词序固定,一般按“主语——谓语——宾语”的词序构成句子。在现代汉语典型句型中,定语一般置于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状语一般置于它所修饰的动词前面。第二是虚词的应用,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是汉语在习惯上的表达与理解,常常不受近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语法理论中形态成份的约束,而受“意合法”原则制约。所谓“意合法”,就是语意合乎逻辑的法则。
汉字汉字是独立发明、逐步演进、由笔划结构而成的方块字。目前所知原始的汉字是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形文字,以及河南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划文字,称为陶文。以后,商周时代有甲骨文、金文、战国时秦有大彖(又称籀文),六国有简帛文字,秦汉时有小彖、隶书,汉以后有揩书(又称真书)、草书和行书。
3历法编辑历法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中国汉族从古到今使用过的历法,就有一百多种。汉代以后各历法规则基本沿袭汉代制定的汉历(太初历)。汉历是一种阴阳历,是把太阳、月亮的运行周期调和在一起,实现了阴阳合一的历法。
纵观中国古代历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来说包括推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安置闰月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当然,这些内容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逐步充实到历法中去的,而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致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历时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汉历发展期:从汉太初元年以后,明代末年为止,这期间修制订历法者有约一百家,均有文载于二十四史的《历志》或《律历志》中。诸家历法虽多有改革,但其原则却没有大的改变。汉历完善期:明代末年至今。明末崇祯年间由徐光启、汤若望等人利用汉历规则,引进了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编制完成《崇祯历书》,于清初取名《时宪书》,并开始实施的这套历法。辛亥革命之后,于西历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历(即公历,又称阳历),汉历被称为旧历、夏历、阴历,到文革时期被错误的称为农历。汉历,是目前中国与西历(公历)并行的历法。是汉文化对世界的历法文化的一大贡献。
4姓氏编辑和其他民族不同,汉族的姓氏多为单字。如:王、刘、李、张、陈、杨、黄、吴、周、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方。在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没有姓,贵族才能有姓。战国后,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为一。
5饮食编辑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有淮扬菜、鲁菜、川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6服饰编辑先秦时期素有“衣冠王国”称誉的中国,服饰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商朝时期主要是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服装以小袖为主。
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制范围,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贵贱,各有分别。从此,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饰更加详备,等级制度也日益严格。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百家争鸣,出象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淮南子》)的现象,周代的一套服饰制度,到了战国末年已名存实亡。
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服饰,名谓“深衣”。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装式样,深受人们欢迎。它不仅用作常服、礼服,且作祭服。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字同文,车同轨,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这些制度的厘定,对汉代影响很大,汉代大体上保持了秦代遗制。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
汉孝明帝永平二年,确立了汉代的冠服制度。尽管在形式上与周制有较大区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等级差别十分显著。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冠制复杂,仅收入《后汉书.舆服志》中的,就有十六种之多。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服为重。西汉早期流行曲裾(即深衣),到了东汉,男子一般不穿深衣,而是穿直裾襜褕。除祭祀朝会外,各种场合都可以穿著。汉代妇女礼服,仍以深衣为尚,也穿袿衣、襦裙、穷袴。
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62b1e2e6b6003af349badb62052bc619/e4dde71190ef76c6f38df9c49d16fdfaae516785.jpg汉画像中的汉代服饰
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大量北方人民因战乱向南方迁移,加上许多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与汉族人民相互错居,生产技术、文化思想乃至生活习俗包括衣冠服饰在内,渐趋融合。
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服制改革,“群臣皆服汉魏衣冠”。汉末,幅巾逐渐取代礼冠。汉族男子服装,主要是衫,与秦汉袍服的区别在于袖口宽敞。以大袖宽衫为尚。汉族妇女衣衫以对襟为多,领、袖俱施边缘,下著长裙,腰用帛带系扎。履的颜色有一定制度:士卒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
隋唐时期大邺元年,隋炀帝即位,诏拟定服制。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服饰日趋华丽。
唐初车服制度皆因隋旧,至高祖武德四年,正式颁布车舆衣服之令,冠服制度开始确定。男子服饰,主要有幞头、纱帽、圆领袍衫。开元年间,胡服风盛。女装出现“半臂”。天宝年间流行著男装。
五代服饰,基本继承晚唐遗制,男子以幞头袍衫为主,妇女仍穿襦裙。男子大多穿靴。
宋代时期宋太祖建隆二年,博士傅崇义上《三礼图》,服饰制度始备。北宋年间, 契丹服饰为汉族士庶男女相习成风。宋代服饰受程朱理学影响,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和拘谨。各朝皇帝多次三令五申,多次申饬服饰“伤从简朴,不得奢僭。”唐代的幞头到了宋朝演变成为一种帽子。风行裹巾。宋代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并以颜色区分等级。妇女服装,上衣有“襦、袄、衫、大袖、褙子、半臂、背心”等多种形制,下裳以裙为主。宋代妇女出现缠足。
辽金元时期金代服饰,参酌宋制逐步建立。元初冠服车舆,皆从旧制。《元史.舆服制》记载,世祖统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还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至英宗时,始定服御。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元代汉族男子公服多戴幞头,多从汉俗。官服为质孙。妇女仍以襦裙为主,有时左衽。
明代时期明代废除了元朝服制,然后根据汉族的传统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对服饰制度做了新的规定。洪武元年、洪武三年、洪武二十六年分别对冠服制度进行厘定,明代男子服装恢复唐宋特色,以袍衫为尚,戴乌纱帽、幞头、网巾、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瓜皮帽)等。官服用补子。妇女流行假髻,服装以衫、袄、霞披、褙子、比甲、裙为主,一般用右衽。妇女裹足。
清代时期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强令汉族男子依照满族习俗,剪去额发,结发为辫。清廷还强迫军民穿著满族服装,唯“妇、儒、隶、伶、婚、丧”不在禁限。并且由于满族不裹足,而为了在备受压迫的情况下证明自己为汉的民族身份,因而民间妇女裹足现象更是盛极一时。顺治九年,治定《服色肩舆永例》,只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少量特点,却充分保持着其满族的习俗礼仪。清代瓜皮帽除了一些细微的不同外基本与明代六合帽制同,而男子服装,有袍、袿、袄、衫、裤等形制,袖口有箭袖。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因为“十从十不从”的规定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随着环境的感染,被潜移默化的改变,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民国时期民国成立初年,仿照西洋诸国服饰,颁布了服饰条例,但不合中国国情,未能实现。二十年代末,民国重颁《服制条例》,主要是针对男女的礼服及公服。而对平时的服饰则不加具体规定。满式的礼帽、长袍马袿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二十年代末,汉族妇女开始仿穿满族的旗袍,到了三十年代,已经脱离原来形式,演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样式。
现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山装成为汉族人的主要服饰,改革开放后,西装等西方服饰也为汉族人所接受,从2003年开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复兴的共同理想,世界各地的一些汉族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穿着民族服饰——汉服(即华夏衣冠)。
7汉族艺术编辑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如张衡、祖冲之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均享有盛名。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宗教道教、儒学及其它
书法汉字书法——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国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许多少数民族也擅长国画,而且不乏名家。
戏剧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称为“元曲”,有杂剧与散曲之分。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其中,单个乐曲称小令,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音乐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舞蹈汉族舞蹈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称为歌舞、乐舞。
先秦舞蹈可分为四类:
(一) 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如《葛天氏之乐》。舞者三人,执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谷茁壮,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赐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兽。
(二) 各时代颂扬祖先业绩的大型乐舞,如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娱乐的小舞,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
(四) 娱神的巫舞,如《代舞》和戴面具驱鬼除疫的《傩》舞。
汉代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以七盘置地而作伎舞,穿插于《百戏》之中演出;《铎舞》,手执铎铃而舞;《公莫舞》,舞者执巾或舞长袖;《髀舞》,用有柄单面鼓作道具的集体舞。还有从巴蜀引进的《巴渝舞》等。
魏晋以后,北方《相和大曲》的乐舞有《罗敷》、《何尝》、《夏门》、《碣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白头吟》、《东门》、《西山》、《默默》、《园桃》、《置酒》、《洛阳行》等。南方则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宫廷乐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颂唐太宗业绩的《破阵乐》。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动作刚健的舞蹈称《健舞》,如《剑器舞》、《柘枝》、《杨柳枝》等;动作柔宛者称《软舞》,如《绿腰》、《团乱旋》、《兰陵王》、《春莺啭》等。
宋元以后,舞蹈多被吸收到戏曲中,或边唱边舞,或于戏剧中插一段与情节有联系的舞蹈。
此外,也还有专门的民间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剑》、《舞判》(《跳钟馗》)、《舞蛮牌》、《扑旗子》、《扑蝴蝶》、《旱龙船》(北方称《水船》,南方称《采莲船》)、《竹马》、(《跑驴》)、《村田乐》(《秧歌》)、《耍大头》、《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车》、《凉伞舞》、《藤牌舞》等。这些民间舞蹈一直流传到现在。逢年过节,南北各地汉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乐和锣鼓配合,表演这些节目。
除了上列舞蹈外,现代还流行《龙舞》、《狮舞》、《高跷》、《花灯》、《金钱棒》、《采茶舞》、《春牛舞》、《绸舞》、《茉莉茶舞》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又改编了《红绸舞》、《小车舞》、《花鼓舞》、《大头娃娃舞》、《采茶扑蝶舞》、《荷茶舞》、《胜利腰鼓》等舞蹈节目。
——转自百度百科
汉文化官方交流群210693466(非诚勿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