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殼槍
駁殼槍標準型M1896式駁殼槍。該槍型在德國一直生產到1930年。槍身左側後側刻有毛瑟公司的商標。
沒有一支槍能像駁殼槍那樣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留下如此之深的痕跡。在20世紀的前50年中,它一直活躍在中國的軍事甚至是政治舞台上,在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在中國是那樣普及,以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它曾一度作為手槍的代名詞。
“名字”最多的手槍
駁殼槍最早何時出現於中國,現已無從考證。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十月革命後流亡中國的白俄最早將這種槍帶入國內,當時軍閥張宗昌、張作霖的白俄僱傭軍中,很多人隨身都攜帶一支駁殼槍。但實際上在此之前,駁殼槍在國內就已經有使用。早在1912年9月,北洋政府陸軍部就與德商禮和洋行(Carlowitz & Co)簽約,購買“自來得毛瑟手槍200桿”,連同500發子彈和全套附件,每把價值足銀58兩,證明在民國元年中國就出現了這種價格不菲的舶來品。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1c5f06729feb371241edFkeBksezXXux.jpg
毛瑟公司為俄國訂製的“Bolo”(Bolo是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的簡稱)駁殼槍。該槍系在短管警用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曾有相當一部分隨流亡中國的白俄進入中國,是最早進入中國的駁殼槍之一。
駁殼槍的名字總是和毛瑟聯繫在一起的,很多時候都把這種槍叫做“毛瑟手槍”。儘管缺乏相關資料佐證,但一般認為它並不是毛瑟的發明,而是德國槍械師費德勒(Feederle)兄弟於1893年設計的,次年在德國奧本多夫的毛瑟兵工廠製成樣槍,並先後在德、英、比、法等國獲得專利(專利申請人是毛瑟),1897年初正式定型為M1896式手槍,又稱C96式。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cfa00fe49144c3cc04f2kFXf9srHtO0J.jpg
對外來事物一貫敏感的中國人,很快便接受了駁殼槍這種新式武器。但在舊中國人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對駁殼槍那一長串洋文名字卻是無從“下口”,但中國人有自己的辦法,他們根據各種駁殼槍之間的差異,分別給它們起上一個簡短的綽號,既朗朗上口,又簡單好記。儘管歐洲人也曾把駁殼槍叫做“掃帚把”(Broom Handle),但比起中國人給它起的綽號來,無論是種類還是想像力的豐富程度,還都差得很遠。這些綽號廣為流傳,以致於在很多場合人們只使用這些俗稱。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c13debabd31712f4d1aeRt6XBXlXlL_pl.jpg
駁殼槍和盒子炮的名稱均是由裝槍的木製槍套而來。圖中這支帶有國民政府兵工署標誌的駁殼槍是專為出口美國市場而用舊有零件拼裝而成,口徑已改為9mm,木製槍套則是重新製作的。
外國人把駁殼槍稱為“掃帚把”,多半是指它附帶的木製槍套的形狀,當它倒接到握把後端的時候,看起來確實有點像掃帚,這也是這種武器在中國最大眾化的稱呼——“盒子炮”、“匣子槍”中“盒子”和“匣子”的來歷。對於最常見的7.63mm口徑的駁殼槍來說,其彈頭初速可達到425米/秒,這在當時的各種手槍算是比較高的,是老式鉛頭左輪彈的近兩倍,彈頭飛到1000米外還有殺傷力,因此往往在“盒子”後面又加上一個“炮”字來形容其威力巨大。而“駁殼槍”的名字來歷也與音譯有關,其得名也是因為那個木製槍套,“駁殼”(早年曾譯做“卜殼”)正是英文中“盒子”(box)的音譯。另一種說法是,駁殼槍表面比較平滑,就像是造鐵駁船用的鋼板一樣,故稱其為“駁殼”。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48eecae249e4bf454b98n11qx6pF5Lh2.jpg
國內仿製的駁殼槍,槍身右側後部刻有“自來得手槍”字樣及太極圖標記。
駁殼槍在舊中國最“官方化”的稱呼當屬“自來得”,當時包括政府文件和兵工資料在內的許多正式場合都使用這個名稱。 “自來得”的“得”並非是德國的“德”,但這個名稱的確來源於德語,是德文“自動裝填”(Selbstlade)的音譯,“來得”即lade,相當於英語的load,指子彈上膛之意。 “自來得”的口碑如此響亮,所以當時國內有的廠家專門在其產品一側刻上這幾個漢字。
駁殼槍本身的種類就很多,加上各種變型和仿製品那就更加複雜了。德國毛瑟原廠生產的就有5種,分別是M1898、M1912、M1916、M1930和M1932。其中M1898和M1916的口徑為9mm,後者多是由7.63mm口徑改造而來的,為和其它口徑相區別,在握把上刻有一個很大的阿拉伯數字“9”,並漆成醒目的紅色,所以這種型號又被稱為“大紅九”。 9mm口徑除貝拉巴魯姆彈外,還有9mm毛瑟手槍彈和9mm拉果彈兩種,三者彈殼長度不同,威力也有差別,互不通用,其中前兩種口徑的駁殼槍在中國也有使用,不過數量不多。在中國最常見的,還是7.63mm口徑的各式駁殼槍。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cbaa79d3254fc09de872uVqYgH1y7c6B.jpg
M1916式“大紅九”駁殼槍。由於7.63mm毛瑟手槍彈和9mm貝拉巴魯姆手槍彈底緣尺寸相近,所以裝彈的橋夾可以通用。
除了被稱作“快慢機”或“20響”的M1932式之外,上述各槍都是半自動型號,由10發固定彈倉供彈(極少數是6發或20發的彈倉),裝彈時得先保持槍機在後方,然後用一個裝滿子彈的橋夾(這個橋夾一般被稱為“梭子”)插到機匣正上方的缺口中,然後向下用力,把子彈壓進彈倉去,壓完後再把空橋夾拔出來,電影《平原游擊隊》最後擊斃敵酋松井那組鏡頭中就有這方面的細節。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10076f83c7a6b91ac94eLXKQztfcnOhS.jpg
三號警用型駁殼槍,裝有短槍管和小號握把。圖中所示的這支三號駁殼槍是朱德同志在南昌起義時曾經使用的,槍身右側刻有“南昌暴動紀念、朱德自用”字樣。
駁殼槍在國人眼中的分類方式非常奇特和形象,它們是按體型大小區分的,稱為“幾號”或“幾把盒子”:“1號”即“頭把盒子”,採用全尺寸槍管( 140mm,西班牙產品還有槍管超過180mm的型號)和全尺寸握把,因其槍管細長,又稱為“長苗盒子”(“苗”指槍管),《烈火金剛》中的偵察員肖飛用的就是這種槍;“2號”即“二把盒子”,採用稍短的槍管(132mm)和全尺寸握把,在軍用毛瑟手槍中這種型號最為常見;“3號”即“三把盒子”,採用短槍管(97mm)和小尺寸握把的警用型,朱德同志在南昌起義時使用的就是該型手槍,原因是朱德當時還身兼南昌市公安局長一職。對“二把”、“三把”還有另外一種理解,“二把”是指採用皮槍套不能抵肩射擊的“2號盒子”,“三把”則單指加有木製槍套的駁殼槍。這裡的“把”不是指槍支的數量,而是指槍上可握持的部分,加長型的下插式彈匣(M1932型)和握把是“一把”和“二把”,而木制槍套的頸部也是可以手握的,故稱為“三把”。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號”或“把”的分類不是按口徑來的,若論口徑,9mm的也稱不上“頭把”,因為還有11.43mm口徑的駁殼槍,所以上述分類僅是指同口徑而言。同時,駁殼槍型號眾多,若不分口徑、長短都來排隊,即使排到“七把、八把”也是排不完的。
駁殼槍“駁殼槍之國”
駁殼槍在歐洲使用不多,普及程度甚至不及盧格手槍,只是俄國在一戰前後曾有部分使用,它的最主要的主顧是在萬里之外的中國。舊中國雖然貧窮落後,但德國生產的150萬支駁殼槍中有近四分之一賣到了中國。事實上,如果沒有中國的訂單支撐,毛瑟公司甚至可能早就倒閉了。
為什麼中國人選擇了駁殼槍?除了它的質量、威力等因素之外,主要是因為民國初年的連年內戰,國際聯盟對中國實行了長達十年的“武器禁運”,而駁殼槍等各類手槍卻不在受禁之列,可以堂而皇之地大量進口。據1927年3月西班牙阿斯特拉公司一個銷售經理厄恩斯特·博采的記述,當時位於神戶的一個日本貿易公司每個月就要向中國傾銷1000到1500支駁殼槍。而中國的各路軍閥們對這種手槍更是十二分地歡迎,因為它射速快、精度好,威力大,加上短小輕便,特別適合作為衛隊和突擊隊的裝備,而其它手槍則很難同時做到這些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430a280b57c06060168bMYo5dI5RJqlJ.jpg
國民黨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前後曾經從德國等國進口了大量各式駁殼槍。圖為裝備駁殼槍和ZB26式輕機槍的國民黨軍隊。注意駁殼槍上都插有裝滿子彈的橋夾。
駁殼槍的廣泛裝備以至於創造出了中國所獨有的“手槍旅”、“手槍團”這樣的部隊編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西北軍馮玉祥的手槍旅,由其分化出的韓復榘、吳化文所部,一直到抗戰期間還保持著手槍旅的建制。幾千人的部隊,全部裝備駁殼槍,這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工農紅軍中也有類似的編制,其中以戰斗在鄂豫皖邊區的紅二十五軍手槍團最為著名,從這支部隊中先後走出了韓先楚、劉震、陳先瑞等一批共和國高級將領,該團雖然只有百餘人,但清一色配備駁殼槍,彈藥充足、戰鬥力強,尤其擅長奇襲等特種作戰,使敵人聞風喪膽。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5489afbc05832384a3b3YNfkD0oWQ2Wy.jpg
淞滬抗戰中裝備駁殼槍的19路軍敢死隊。他們的駁殼槍是插在彈藥攜行具和身體之間的,這是為了方便快速出槍的一種攜行方式。
此外,西班牙生產的“皇家”等各種品牌的毛瑟手槍仿製品在國內也很常見,西班牙產品質量高低有別,但價格相對要比德國貨便宜許多,其中MM31和阿斯特拉900系列等型號在中國非常暢銷,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佔據了相當一部分中國市場,這些手槍同樣也被稱為駁殼槍。上海公安博物館中至今還保存著孫中山先生用過的阿斯特拉工藝型駁殼槍。西班牙產品與德國的外觀大體相似,但內部結構有差異,從外觀上看,西班牙造手槍表面有七個呈方型的銷釘,而德國造則沒有,故前者又被稱為“七釘手槍” 。
駁殼槍在中國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德國原廠產品價格不菲。所以從1918年起,國內四川兵工廠便開始仿造該槍,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駁殼槍的種類。據不完全統計,到1940年為止,國內共有11個兵工廠在生產該系列手槍,仿製M1932型的廠家有5個,此外還有一些地方軍閥的工廠甚至是手工作坊也在仿造這種產品。仿製品中最有名的當屬山西軍閥閻錫山控制下的太原兵工廠1929年開始製造的.45口徑的民國17年式駁殼槍,該槍全長達到300mm,全重1.8Kg,主要裝備鐵路護送隊。另一種加長型毛瑟手槍是大沽造船所製造的,大沽的產品與罕見的毛瑟M1917式卡賓槍外形相像,後者是在M1896式手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與原槍相比換用了400mm的加長型槍管和20發彈匣,並裝有固定式槍托和前護木,該槍是德國在一戰末期為塹壕戰而研製的,只能半自動射擊,而且該槍精密的結構並不適應泥濘的野戰環境,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伯格曼公司的MP18式衝鋒槍,並未投入批量生產。但大沽的產品是全自動的,一般被歸為衝鋒槍類。雖然這些仿製品大小、口徑、內部結構和加工質量都差次不齊,但都具有統一的駁殼槍的外形。由於當時人們對毛瑟原廠產品的普遍信賴,這些國內仿製品上還常常打上仿冒的毛瑟標記。而一部分通過官方貿易渠道進入中國的駁殼槍,在槍上刻有“德國造”三個漢字,表明該槍是中國客戶訂做的,國內很多仿製品上也同樣刻有這三個字。更有甚者,一些單發的土造手槍也會特地被做成駁殼槍的形狀,毛瑟系列手槍在中國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69cb48eb09b6cf7002ebW0BrxUs70swr.jpg
太原兵工廠仿製的.45(11.43mm)口徑“民17式”駁殼槍,該槍總共生產了約7000支,是國外槍械收藏者競相追求的珍貴品種。
本帖最后由 車仔1030 于 2013-10-1 14:21 编辑
駁殼槍“盒子”、槍綱與“明套”
駁殼槍外觀上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那個木製槍套,平時作貯藏和保護槍支之用,槍套頭部設計有連接件,可以此將木套固定在手槍握把後部。當接上槍套後,駁殼槍便搖身一變,從手持射擊的手槍變成了一支可以抵肩射擊的微型卡賓槍,可以在敵方手榴彈投擲距離之外將敵人輕鬆摞倒。不過這種木製槍套並不是駁殼槍的專利,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種可以使手槍實現抵肩射擊的木製槍套是很普及的,舉例來說,盧格P08、勃朗寧M1903、南部1904年式等手槍都有帶此類槍套的型號,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手槍都有追求遠射程的傾向,M1896駁殼槍的最大表尺射程也達到了1000米。不過,雖然駁殼槍接上槍套抵肩射擊時精度有所提高,但由於其槍管較短,其實際有效射程也就在100米左右,但比一般單手射擊時的50米還是有很大提高。若是M1932等有連發功能的型號,抵肩射擊時的有效射程可達50米,比手持射擊時的25米到30米也還是翻了近一番。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f6ac88145d2f0a289d81bfD2m1OyAlPN.jpg
大沽造船廠生產的加長型駁殼槍。該槍僅能全自動發射,實際上是作為衝鋒槍或自動卡賓槍來使用的。
駁殼槍木套大小一般是統一的,不管“幾號”或“幾把”的駁殼槍,只對應一種大小的木套。這種木套看似簡單,但細節設計上頗為周到,比如說那個翻蓋的開關,必須從貼著身體的內側一方向外打開,以防止匍匐前進時翻蓋被意外刮開而造成武器丟失。這種木製槍套的特點是大而沉重,除了作戰外很少有人喜歡在平時也背著它,加上價格不菲,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往往被皮製槍套取代。駁殼槍的這種槍套設計影響力之大的一個證明,就是數十年之內國內設計的80式衝鋒手槍,仍然使用了這種既可以貯槍、又可以做為槍託的多用槍套,不同的只是改進成了更先進的鋼骨架外蒙皮革或帆布的形式。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bbb36bc76a387409db255pPI5sQfGTpg.jpg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42d7a6d0040e47b05eb3HwpzsvZMqCFj.jpg
駁殼槍的木製(上)、皮製(下)槍套及兩種典型的彈藥攜行具
除了“盒子”之外,駁殼槍的槍綱也很有特點。它是一根很長的窄皮條,用牛皮或豬皮製成,一端是一個帶有活結的皮環,平時束成尺把長的一束,系在握把下方的鐵環上作為裝飾。在實戰中,駁殼槍的使用者一般會把這個皮環套在自己脖子上,其作用是當在戰鬥中萬一手槍不慎脫手時,可以迅速地循著皮條把槍找回。可別小看了這個不起眼的皮條,它在近戰和夜戰中有時甚至可以起到生死攸關的作用。在《南征北戰》等老電影中,經常能看到槍綱的這種用法。而多數情況下,革命先輩們使用的駁殼槍上會用一塊有著鮮明中國特色的紅布或紅綢取代了這條皮槍綱,無論是拿在手中還是插在腰間,紅綢就像一面紅旗或是一團火焰,襯托得持槍者分外英武和神氣。
皮製的駁殼槍槍套外側有兩個彈兜,在挎帶上還並聯有四個皮製彈袋,用以裝零散子彈,而裝滿子彈的橋夾或彈匣則是裝在皮製的專用攜行具裡的。這種攜行具也是頗有中國特色的,它一般由皮革製成,用肩帶固定在腰間或胸前,有8-15或更多個皮格,有的皮格還分長、短兩種以適應不同種類的彈匣,這也是當年中國軍隊中衛兵或馬弁的標準行頭之一。
駁殼槍的攜行也同樣有意思。除了常見的將槍裝進木套或皮套內,然後斜挎在身上的攜行方式外,中國人還有自己獨特的攜帶駁殼槍的方法。游擊隊、武工隊隊員們為了應付突發情況和輕裝起見,一般不使用槍套,而是直接將槍插在束在腰間的寬皮帶裡,然後將外面的衣襟放下遮住身上的武器。因為駁殼槍較長,垂直插在腰間不方便騎馬或彎腰,所以一般採用斜插方式,這樣在拔槍時也比較順手。如果您足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雙槍中有一支特意將準星鋸掉了,這種情況當時相當常見,目的是為了避免拔槍時準星鉤住腰帶而影響出槍速度,而近距離內快速射擊時準星確實是沒有太大用處的。當然,這種方式也有一定弊端,特別是容易造成手槍前端表面的磨損。所以聰明的中國人又發明了“明套”(又叫“快套”),這種“明套”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槍套,而是一個鋼片或銅片製作的簡單裝置,而且多半是由使用者自行製作的,其一面將金屬片彎成一定形狀,和槍身表面突棱上的凹槽相配合,使“明套”和槍身聯爲一體,另一面則是一個長金屬片彎成的卡子,用來別住皮帶,帶有“明套”的手槍靠這個卡子直接“掛”在皮帶外邊,同時還不影響槍支的正常使用,這也算是中國人使用駁殼槍過程中的另一個“發明創造”吧。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fc22cb0cf95522994fa3n3nAC1Kgiuym.jpg
採用加長的20發固定彈倉的變型駁殼槍,配用加大的專用木製槍套。駁殼槍還有採用6發、12發固定彈倉的型號。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4e08d632edaf6073df91nVoDDNwCvtfm.jpg
手持「駁殼」手槍的一名東江游擊隊隊員
图都看不见,外链图片可能有点问题,请直接转到本帖,我这看不见图啊{:soso_e134:} 車仔1030 发表于 2013-10-1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駁殼槍“盒子”、槍綱與“明套”
駁殼槍外觀上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那個木製槍套,平時作貯藏和保護槍支之用 ...
駁殼槍[按此打開]“快慢機”與“20響”
最早的自動型駁殼槍並非產自德國,而是西班牙在1927年生產的,毛瑟公司自然不甘落後,很快便推出M1932式自動型手槍。該型又被稱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M712”並非象通常認為的那樣是毛瑟廠的內部編號,而是它在商品目錄中的編號。該槍增設了可以控制單、連發的機構,槍身左側後端有一個選擇鈕,因此又常被稱為“快慢機”(“快”指連發,此時選擇鈕指向“R” ;“慢”指單發,選擇鈕指向“N”)。該槍改由下方插入的彈匣供彈,彈容量有10發和20發兩種,其中10發的彈匣較短,底端與彈倉下沿齊平,20發的彈匣則較長,幾乎與握把下端等長,對於普通的槍套來說就放不進去,必須換成短彈匣才能插進槍套。這種20發彈匣的M1932裝上木製槍套後,外型和火力都接近於衝鋒槍,一扣扳機就可以連射20發子彈,近距離內威力很大,因而又被叫做“20響”或“大肚匣子”,而在實際戰鬥確實也是經常把它當作衝鋒槍來使用的。在游擊戰或小分隊作戰的環境中,M1932的強大火力特別受歡迎。
M1932型駁殼槍及全套附件。該槍配有長(20發)、短(10發)兩個彈匣,木製槍套為標準式樣,必須換上短彈匣後才能插入槍套。上方是木製槍套的皮套,其上有盛放彈匣的彈兜及通條等。槍握把下方鐵環上是盤起的皮槍綱。
獨特的客觀環境使得中國軍隊對近戰火力的需求非常強烈,但舊中國工業基礎薄弱,無法為軍隊提供大量衝鋒槍和相應的彈藥,加上使用駁殼槍的傳統習慣,所以一開始,中國就對M1932表示出強烈的興趣。 M1932型量產後的前1000支就銷售到了中國,而據統計,德國原產的該槍中共有4000多支流入國內。據說在提供給中國的這些產品中,還有帶有納粹鷹徽和奧本多夫工廠戳記的,這些原本是為納粹黨衛軍生產的佩槍,但考慮到中國主顧的迫切需求而優先提供給了後者。
1936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開支列表中,有“購廿響駁殼手槍二萬枝附子彈二千萬發”一項,時價法幣280萬元。 1938年3月,蔣介石曾向中國駐德商務參贊譚伯羽發去電報,要求譚在德國採購“20響卜殼手槍2萬枝,每枝配彈2000發”,並且是“愈快愈好”。從當時的各種文獻資料來看,抗戰前夕到抗戰初期,中國從德國等國買的駁殼槍多半都是20發的M1932型,當然還有10發的M1896和西班牙造等其它型號。國民政府以巨資進口包括駁殼槍在內的大量軍用物資雖然是抵抗日本侵略的需要,但更多的是為了消滅老對手——紅軍。所以這些M1932型和其它的進口駁殼槍一樣,多數是配發給圍剿紅軍的各路國民黨軍隊,並不僅僅是裝備中央軍。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c43b5d73fa19f3005e5aeqctYnJKjRun.jpg
反映飛奪瀘定橋戰斗場景的油畫。當時參加奪橋戰鬥的紅軍突擊隊員都配備了M1932型“快慢機”駁殼槍。
在美國記者索爾茲伯里所寫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曾引用過余秋裡將軍的一段回憶:長征途中,時任紅六軍團18團政委的余秋裡率部在貴州章壩附近與國民黨萬耀煌縱隊遭遇,戰鬥中他發現敵人使用了一種火力類似輕機槍的20響手槍。戰鬥非常慘烈,但紅軍最後還是以重大犧牲為代價,繳獲了敵人的8支自動型駁殼槍,余秋裡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種新式武器。當時,紅六軍團從正中插入將敵人縱隊劈成兩半,18團碰上的恰好是敵25軍指揮部,雖然萬耀煌所部並非完全是中央嫡係部隊,但敵指揮部的警衛部隊還是配備了相當數量的M1932之類的速射武器。指揮機關使用駁殼槍較多,這是當時中國軍隊的一個顯著特點。
紅軍長征途中並不只此一次與“20響”打過交道,在各次戰鬥中繳獲的這種手槍實際上成為紅軍的重要突擊裝備之一,並在飛奪瀘定橋等關鍵戰鬥中屢次立下戰功。紅四方面軍在和胡宗南部以及青海“二馬”的戰鬥中曾多次繳獲過“快慢機”,這些裝備後來在西路軍的倪家營子、石窩等一系列悲壯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時任紅30軍代理軍長的程世才後來回憶:1937年4月,在走出祁連山後,發生了西路軍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白墩血戰,當時西路軍餘部被兩個旅的馬匪騎兵分割包圍,當敵人馬隊已衝到30米內的危急關頭,程世才和警衛員硬是憑藉7支“快慢機”的火力,從1700名敵騎的兩路包抄中殺開一條血路,最終帶著最後的近500人突出重圍。正是因為這種手槍在關鍵時刻屢建奇功,所以曾任西路軍總指揮的徐向前元帥在抗戰期間,一直以M1932型手槍作為隨身佩槍,這在當時的我軍高級領導人中是很少見的。
“白玉”之瑕
駁殼槍雖然有諸多優勢,但作為一百多年前設計的產品,其身上也有早期手槍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點:一是構造複雜,標準型全槍約有近40個零件,而且形狀特殊,多為機加件,材料損耗和加工難度都比較大,使得成本始終居高不下;二是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安全性不夠好。如用來卡住槍機使其不致過份後退的槍機榫這個部件,一旦磨損或疲勞後,有可能會齊根斷裂,從而使射擊時槍機向後飛出,使射手受傷;三是彈藥混用易發生危險。駁殼槍一般使用毛瑟7.63mm槍彈,前蘇聯TT或國產51式7.62mm手槍彈都是從前者改進而來,儘管外形尺寸基本相同,但裝藥量更多,膛壓較大,在使用後兩種槍彈時,駁殼槍相對薄弱的構造更容易發生危險,對於一些歷經數十年風雨的老槍來說尤其如此;四是不管是幾號“盒子”,與勃朗寧或柯爾特手槍相比,體型和重量都相當大,攜帶和使用不很方便,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槍的應用。
駁殼槍的設計和加工承襲了德國機械的一貫傳統,工藝精細、配合緊密,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特別是在惡劣多變的戰場條件下,有時機件的動作會偶爾失靈,不過這卻會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危險。偵察英雄楊子榮正是犧牲在這一點上面。 1947年2月23日夜,正在偵察匪情的楊子榮和他的戰友們在海林縣梨樹溝的一個窩棚周圍發現了殘匪的踪跡,他一馬當先沖進窩棚,對準匪徒扣動了扳機,但手中的駁殼槍卻沒有打響,反被匪徒回擊的一槍打中左胸而光榮犧牲。造成這一後果的原因是駁殼槍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屋內後,空氣中的水氣凝結在溫度較低的槍身上,當槍再次被帶到室外後水氣結成了霜,將最精密的槍機部分牢牢凍住,在關鍵的時候擊發失靈,因此造成了偵察英雄永遠的遺憾。
李向陽與“功臣之槍”
提起駁殼槍或“盒子炮”,很多人馬上就會把它和李向陽、郭建光等威風凜凜的英雄形象聯繫起來。駁殼槍曾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並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同時,駁殼槍也是國產影片中出鏡率最高的手槍之一,反映革命戰爭年代生活的很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中都有涉及,這也是駁殼槍的名稱和形象深入人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駁殼槍軼事 - 三土 - 彈彈黨
駁殼槍是反映革命戰爭年代生活的國產影片中出鏡率最高的手槍之一。圖為《紅色娘子軍》劇照。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d7dc025805a12eef8939x3bFsLWVhb6g.jpg
駁殼槍在中國的廣泛使用,也成就了中國人使用這種手槍的獨特經驗。如果您看過根據《鐵道游擊隊》翻拍的《飛虎隊》這部電影,一定對影片中那噴吐著長長火舌的“快慢機”留有深刻印象。但影片中垂直握持手槍的這種情形在實際使用是極為少見的,因為連發時前一發子彈的後座會使槍口跳向上方,使下一發的彈道越來越高,結果只能是白白浪費當時極為珍貴的子彈,同時駁殼槍槍管下方沒有護木,不能直接握持槍管部位以穩定槍身,所以國人在使用自動型駁殼槍連發射擊時,一般會將手腕翻轉,將槍身變成水平狀態,讓槍口的上下跳動變為左右橫掃,這是中國人獨有的使用經驗。採用這種方法也是由於中國特殊的戰鬥環境,房屋內外的短兵相接、伏擊與反伏擊以及夜戰的情況較多的原因。擅使駁殼槍者,在面對一群敵人時,往往先將快慢機轉至連發狀態,橫掃一梭子,將敵人打散,然後以單發狀態(有時間的話還會接上木套)將剩餘的敵人一個個地摞倒。
實際上,即便是單發射擊,有經驗的射手也會將駁殼槍側向傾斜一定角度,讓槍口自然指向目標,在概略瞄准後果斷擊發,即通常所說的“甩手一槍”,這樣做的原因一是毛瑟手槍的握把短而圓,以及與槍身113度的獨特夾角,使得採用通常的單手瞄準姿勢進行速射時較為困難,二是防止向正上方拋出的彈殼掉回拋殼口而造成意外的卡殼(儘管這種情況極其偶然),或者是落到使用者頭上分散注意力。駁殼槍的槍管細長,指向性較好,而且可以雙手持槍、左右開弓,這也是射手喜歡採用側射方式的重要原因。
http://i.discuss.com.hk/d/attachments/day_130922/20130922_fcf878ac4672e9ed74edOwJoneYQS6vb.jpg
抗戰期間新四軍兵工廠自製的單發手槍,外形特地做成了近似駁殼槍的形狀,目的是使其具有更大的威懾力。
駁殼槍造就了無數神槍手的故事,李向陽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這種能單手10米內打斷鐵絲、30米內打落麻雀的神槍手,很多革命前輩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然要能達到“指哪打哪、百發百中”的水平,也是要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大量日常訓練,才能達到那種“人槍合一”的境界的。
駁殼槍是人民軍隊的主要裝備之一,稱之為“功臣之槍”絕不過分。它曾見證過人民軍隊的每一個腳步:它曾打響過南昌起義的第一槍,伴隨長征的隊伍走過萬水千山,經歷過抗日戰爭的烽煙歲月,見證過蔣家王朝的覆滅,在朝鮮戰場上打擊過美國侵略者……雖然在50年代後期我軍裝備的各種駁殼槍逐漸被仿製的前蘇聯TT系列手槍所替代,但前者中的一部分仍繼續作為公安、法警和基層民兵的裝備,並一直裝備到20世紀80年代。
路过看看 打个酱油 涨姿势了,就是繁体字看的眼花了 在中国蛮受欢迎的~! 小手一抖,金币拿走。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