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战麦迪 发表于 2013-9-27 18:18:03

【转贴】魏、蜀、吴三国的军队编制及精锐部队

本帖最后由 全战麦迪 于 2013-9-27 18:21 编辑

                                                                  
                                          




                                                                     【魏国】



                                                      

                                                   


魏国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州郡兵,中央军又可分为中军和外军,归朝廷直接指挥。中军是朝廷直辖的卫戍京师,保卫皇帝的精锐部队和战略机动的兵团。驻守在皇宫内和京师周围。魏国建立后在曹操宿卫军的基础上先后建立,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等五营,曹操在迎献帝入许都时又仿汉制建立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等内,外禁军。由中领军、武卫将军和中护军执掌。由于与汉制相仿又称作南北军。魏国中军不同于汉,不仅卫戍京师,还充当国家的战略机动兵团对外作战。
外军是朝廷派出的中央军,相对驻守京师的中军而称之为外军。是由朝廷直辖的为防备吴,蜀两国守备沿边各辖区的中央军。外军部署一般归结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统军将领的官职也相应为东、南、西、北四征、四镇将军(二品)、四安、四平将军(三品)官号。将军官号标明镇戍的区域作战的方向。领军的将领需加都督职。通常四征、四镇将军都兼有都督官职。如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军将领张颌当时的官职是左将军,魏明帝“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临时给张颌加官位授都督职,统领中军在街亭击败马谡。张颌后拜为征西车骑将军,说明他此时的作战区域在西线防备蜀汉。
州郡兵又称作边兵,是由各地州郡统辖防御敌军,维护治安的地方军。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主薄司马朗向曹操建议,建立州郡兵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曹操采纳,除内地司州,冀州,豫州,兖州未设州郡兵外。边境八州二十个郡都设置州郡兵。州郡虽然领兵,但是中央军优势巨大,无法对朝廷构成威胁。魏国刺史,州牧,郡太守主管民事,加将军称号领军职的可领州郡兵。不加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地位较轻。每郡设都尉一之二人,专职军事。边郡设长史,为武职兼领郡丞之职。

青州军
在曹操的部队里比较特别,《三国志》中也有提及。青州军原是黄巾流民,后被曹操收降。中平五年(188年)黄巾余部起义。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起义,攻略郡县。中平六年(189年),曹操陈留起兵。初平三年(192年)四月,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斩杀兖州刺史刘岱,兖州无主。曹操部下东郡人陈宫劝说曹操入兖州领兖州牧,并亲自去劝说兖州治中、别驾等迎曹操入主兖州,济北相鲍信也推荐曹操。于是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进入兖州后,与鲍信联军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今山东东平西南),黄巾军兵皆精悍,鲍信力战而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黄巾军退败。曹操未找到鲍信尸体,于是刻木如鲍信像,哭祭鲍信。随即曹操率军追击黄巾军到济北一带,青州黄巾军乞降,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至此便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了。何焯曰:魏武之强,自此始。个人感觉《三国志》《魏略》有些夸大曹操的功绩。收降的青州兵未必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多,191公孙瓒破青、徐黄巾,泰山太守应劭击破青州黄巾。这几仗下来青、徐黄巾军损失惨重。还能保持那么多的兵力吗?再说几十万人曹操当时也养不起。收降几万精锐应该差不多。初平四年(193年)初,曹操依靠青州军连败袁术。将其赶至九江解除袁术对兖州的威胁。初平四年(193)秋,又出兵徐州连下十余城,至彭城和徐州牧陶谦展开激战。大胜,斩首万余级,陶谦退守郯县,守城不敢出。兴平元年(194年)春,曹操之父曹嵩自琅邪至兖州投奔曹操,途中被陶谦部将张闿杀死。曹操归怨于陶谦,“志在复仇”,以报仇为名于同年夏天再攻徐州,连下虑、睢陵、夏邱等五城,在郯县以东大败前来援救陶谦的刘备军和陶谦手下统领丹杨精兵的曹豹。在攻取虑、睢陵、夏邱等五城时,曹操和他的青州军犯下反人类罪,屠杀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无人行迹。正当曹操进攻徐州之际兖州发生叛乱,曹操与吕布在濮阳激战,吕布以骑兵攻击曹操青州步军,青州兵奔走败退。何焯曰:所收黄巾精锐尚未习练,猝遇勃敌,则偏败众,携先犯之者,由宫、邈素知虚实也。曹操最后还是靠着青州兵灭了吕布。建安五年二月,讨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数万众,斩黄邵等。曹操治军严谨,但好像对青州军另眼相待,建安二年元月曹操与张绣在宛城激战,曹军退败,于禁在退军时看见十几个人集体裸奔,禁问其故。答曰:“为青州兵所劫。”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敢违反军纪也是因为曹操对其纵容的结果。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青州兵作为一独立编制,兵员从黄巾降户中补充,一直追随曹操,只服从曹操一人指挥。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魏略》曰:“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青州兵见曹操已死,便鸣鼓相告散去。朝廷最后以“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将这些青州兵遣散回家了。从此青州兵就从魏军的军队里消失了。

虎豹骑
魏国的骑兵是三国中最强的,其中《三国志》中也多次提到了曹操最精锐的骑兵“虎豹骑”。曹操统一北方后获得了重要的产马之地,此外还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贡马,献马。如建安十年(205年)燕,代献名马。征乌桓时护乌桓校尉阎柔及鲜卑献名马。文帝时鲜卑步度根献马。明帝时鲜卑轲比能贡名马。所贡献的都是优良战马,这也保证了魏国的骑兵质量是吴,蜀无法比拟的。《三国志》中最早出现虎豹骑身影的地方是在官渡之战后,建安十年一月,曹操攻打袁谭的南皮之战。《三国志卷九 诸夏侯曹传》中载:“仁弟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纯麾下骑斩谭首。”曹仁的弟弟曹纯,率领着虎豹骑攻打南皮,袁谭出战,被曹纯麾下虎豹骑所杀。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三郡,八月在白狼山,见敌军阵容不整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败,纯部骑获单于蹹顿。又是曹纯所领虎豹骑斩获了敌军首领蹋顿。曹纯功封高陵亭侯,邑三百户。在荆州之战中,曹纯又是轻骑行三百余里,追刘备于长坂,俘获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大批辎重。建安十五年曹纯去世。《魏书》曰:“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及卒,有司白选代,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曹纯所率领这支精骑,号称天下最精锐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也就是说随便从虎豹骑拉出来一个,都可以在别的部队里当一个百人将。曹操好不容易挑选曹纯统领这支部队得到部下认同,曹纯却死了。曹操认为没有人能代替曹纯统领这支精兵,所以自己亲自领导虎豹骑。可见曹操多么看重这支部队。而清代学者赵一清认为:“纯、真、休皆将虎豹骑,以宿卫精兵,非亲子弟不可也。曹纯死而自将之,以无子弟可任者,非无曹纯其人也。”虎豹骑太精锐了是宿卫亲兵,非至亲子弟不能担任统领。曹纯死后没有别的子弟可以担任了,所以曹操自己统领,而不让外姓将领担当。在与马超的渭南之战中,曹操摆下十重阵向马超炫耀他的五千铁骑,个人认为这应该不是曹操的虎豹骑。首先在东汉末年身穿铠甲,马铠的重装骑兵成建制的出现了。公孙瓒被围困易京时曾命其子率五千铁骑来解围。而且连敦煌功曹张恭都能调出二百铁骑。以曹操的实力组织一支五六千重装骑兵作为常备建制部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虎豹骑作为曹操最精锐的宿卫亲军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建制。按照汉代建制作为宿卫部队一般也就千人左右。唐朝李世民的玄甲军只有千人,而统领这支部队的将领却有秦琼,程咬金等好几员大将。而曹操的虎豹骑先后统领的将领也只有曹纯、曹真、曹休三人。曹纯死后曹操直接统领没有再设其他将领。所以个倾向于虎豹骑的数量在千人以下。曹曹在与马超交战中,先以轻兵挑战,战至良久,忽然纵虎骑夹击,大破马超。虎骑未必是虎豹骑,可能是许褚率领的虎士。曹魏建国后,虎豹骑就未再见其出现在任何战场上。应该是编入了宿卫皇帝的五营之中。

虎士
曹魏建国后先后建立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等五营禁军。其脱胎于曹操开霸府时期建立的亲军宿卫部队。武卫营在曹操霸府时代就是其亲军宿卫。设置武卫中郎将,武卫将军与中领军,中护军共掌内,外禁军。初期武卫营不仅宿卫曹操,而且时常担当最艰巨的作战任务。这支宿卫亲军由典韦,许褚统领。前期典韦统领这支亲军。曹操拜典韦为都尉,典韦领治亲兵数百,常随曹操左右。其亲兵都是精选之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每次有战斗,经常为先头攻坚部队。197年典韦战死。曹操拜许褚为都尉领治亲军引入宿卫。许褚所治亲军,曹操认为都是壮士,“太祖以为皆壮士也”。“虎士”其意为勇猛如虎的战士。许褚所领的亲军皆为虎士。曹操与马超渭南之战中,曹操北渡临济河,让大军先过河,独与许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马超步骑万余人杀来,箭如雨下许褚和其百余虎士拼死护卫曹操过河。数日后曹操引轻兵挑战马超,战至良久,忽然纵虎骑夹击,大破马超。这个虎骑也有可能是指许褚和他的虎士。渭南之战后许褚迁武卫中郎将。《三国志许褚传》记载许褚营下虎士“皆剑客也。”能被称作剑客可见其精锐。武卫营虎士人数应该在几百人左右,魏文帝即位后迁许褚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同日册封许褚营下虎士,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许褚营下的虎士是魏军中真正的精锐。

                                                                         【蜀国】


                                                            


南宋王应麟所著《玉海》中记载:“蜀汉昭烈初置五军,其将校略如西汉,而兵有散骑、武骑之别。诸葛武侯治蜀,以八阵法教阅战士。”另据《历代兵制》中记载:“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
刘备时期蜀国军队未分中外军制,刘备独自掌握中央战略机动部队。
223年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为丞相开相府,设中外军。中军分两部,一部为中央机动部队,官职设:中都护、中监军、中领军、中护军和中参军。中都、中监官秩在中护、中参军之上。一部为宿卫成都皇宫的中军,设左右羽林部、虎贲、虎步营左中右三部、虎骑营。仿汉制设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校。
设置外军,由战区都督辖制。各郡县置郡兵。在汶山郡西五部险要之地自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修建五处防御设施置牙门屯驻牙军。邛都县置七部营军,又置四部斯臾,242年置赤甲、北军二牙门。涪陵郡设置助郡军。诸葛亮时期迁南中青羌入蜀,招募巴賨、青羌等精锐成军。
三国时期曹魏盛产骑兵。东吴靠丹杨山越征得精兵十几万。而蜀汉则有强悍的叟兵(《后汉书》注叟兵亦为蜀兵)。叟者,蜀夷之别名,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因系属氐、羌系统的部落或部族而得名。宾叟也叫賨叟或板楯蛮为古代巴人一支,分布在川东阆中,嘉陵江中游一带。善弩射,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大姓。巴人领袖范目曾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平定关中。
青羌亦为青叟。《华阳国志 ·卷四·南中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诸葛亮《心书 · 择材篇》记载:“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陈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和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诸葛亮将军队按士兵的特长分为六军。
将好勇斗狠爱打仗,武艺高强能够独自杀强敌者,分为一部。号称:报国兵。
将气概豪迈,勇力过人身手矫健者,分为一部。号称:突陈兵。
将行动敏捷善于奔跑,快如奔马者,分为一部。号称:搴(拔取之意)旗兵。
将善于骑马射箭,往来如飞,箭不虚发者,分为一部。号称:争锋兵。
将善于射箭,百射百中,能够一箭毙命者,分为一部。号称:飞驰兵。
将善用强弩,能远距离射中目标者,分为一部。号称:摧锋兵

白眊兵
先帝刘备帐下精锐部队。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中提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嫌其少者,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也。”眊,结牦牛尾毛作的饰物。古代军中符节以牦牛尾为饰。《魏略》记载刘备“性好结眊”。白眊,是指用白色牦牛尾为装饰。《华阳国志》记载蜀国出产毡眊为其一宝,诸葛亮曾赠孙权白眊。白眊兵是刘备帐下精锐。为区别于其他的部队,其头戴以白色牦牛尾为装饰的头盔,身披白色毡皮装饰的盔甲,作为刘备帐下亲兵,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蜀国的上等部队。夷陵大战之后随刘备驻守永安由陈到统领。陈到是汝南人。自豫州就追随先主,名望地位仅次于赵云,以忠勇著称。223年,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杨戏《季汉辅臣赞》中记载:“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可见陈到所统领的白眊兵都是经过挑选的,勇猛忠烈之士。另《与兄瑾论白帝兵书》出自《太平御览 · 卷三四一 · 诸葛亮与瑾书》北宋著名学者李昉,在编纂《太平御览》时将诸葛亮的这封书札提作《诸葛亮与瑾书》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其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的。后世学者张溥、张澍等以此为据收录作《与兄瑾论白帝兵书》。但今有些学者认为这封书信应该是诸葛亮写给当时由永安移屯到江州李严的。如果此信是写与李严,按信中所提“则先主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白眊兵应该是由蜀国西部羌胡中招募的。

无前、无当飞军
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四郡。分置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七郡。将南中劲卒青羌万余户移置蜀中。收其精锐成军分为五部,设置五部都尉号称“五子”。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又将贫弱小户分配给焦雍、娄爨、孟量、毛李四大姓家族为其部曲依附民。故这些移民又称“四姓五子”。青羌又称青叟,古代西南地区羌族的一支。服饰尚青色,故称青羌。蜀国的叟兵中尤以青羌勇敢善战而著名,其善战与板楯蛮齐名。深受各路军阀青睐。刘焉入蜀时就曾招募青羌为叟兵,凭借青叟兵击杀益州土著大豪贾龙。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言:有“突将、无前。”据《心书》记载:突将,盖为“突陈之士”将领。无前,为“争锋之士”将领,无前军为骑兵的先锋部队善骑射。《汉晋春秋》记载蜀国设有无当监一职。故疑诸葛亮设南中劲卒青羌五部都尉,分无前、无当两军。五部号称飞军,《心书》所载有“飞驰之士”是精锐弓箭手,能够百射百中,一箭毙敌。这些“飞驰之士”应当就是所谓的飞军。无当军应该是由这些神箭手组成的。胡三省曰:“无当,盖蜀军部之号,言其军精勇,敌人无能当者。”《汉晋春秋》记载:231年五月司马宣王派张颌围攻蜀将无当监王平(何平)于南围。张颌屡攻不动。诸葛亮后派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蜀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魏将张颌大败。王平时任无当监,所率部坚守南围的应该就是无当飞军。无前、无当飞军主要是由青羌,南中濮族、昆族等组成。

连弩士(元戎兵)
《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在涪陵郡招募三千劲卒称为连弩士。涪陵郡辖今重庆市彭水、武隆、黔江、酉阳、秀山和贵州省务川、沿河一带。216年刘备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城)。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郡“土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多獽蜑之民。县邑阿党,斗讼必死。”是巴人(賨人)主要聚集地,其民天性劲勇,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东汉时期的赤甲军就经常在此地招募兵源。賨人又称板楯蛮曾帮助过周武王伐纣,《尚书》曰:“巴师勇锐,歌舞以淩殷人,殷人倒戈。”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秦王重金招募勇士除虎害。賨人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制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受到秦王嘉奖立碑盟誓,令其民众安定。汉初,阆中人范目招募賨人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大姓,随汉高帝灭秦,为汉军前锋,冲锋陷阵。锐气喜舞。汉高帝很喜欢賨人打仗时跳的军舞,说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令乐人习学称之为《巴渝舞》。并免除七大姓租赋。专以射虎为事。故世号白虎复夷。又称板楯蛮,因见敌无所畏惧,曾有“瞎巴”之称。唐朝樊绰所著《蛮书》又引称其为弦头虎子。板楯蛮善弩**于狩猎。诸葛丞相招募的三千精锐连弩士,应该就是《心书》中提到的持强弩远距离射杀敌军的“摧锋之士”。蜀军强弩威力巨大,1961年成都郫县出土蜀汉一强弩,其铭文记载需要“十石”之力才能拉开弩弓,按蜀汉制“十石”合现今约534.6市斤。另据《魏氏春秋》记载:“诸葛氏长於巧思,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王应麟《玉海》记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雅,矢谓之飞枪,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又有八牛弩、威边弩、定戎弩、静塞弩。”248年,涪陵郡土著豪族徐巨叛乱,车骑将军邓芝讨平叛乱,随后将当地豪族大姓徐、蔺、谢、范五千家移置蜀中,为猎射官。将贫弱小户分配给督将韩、蒋为其部曲,名为助郡军。汉末设置助郡都尉,助郡军是在郡县常备郡兵之外征本地人或豪强大姓部曲的武装,协助郡兵守备郡县。

四部斯臾
斯臾人亦为徒人,为古羌族的一支,又称斯、斯榆、斯臾、斯都。也被称作斯叟。蜀汉在越巂郡邛都县(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一带)招募斯臾人精锐成军分为四部,驻守邛都县。故称为四部斯臾。按照汉代军制,一曲500人,两曲为一部。四部斯叟兵得人数在四千左右。
邛都七部营军:
七部营军主要是由招募的邛人组建成的。邛人又称作邛都夷,其族属至今未定。古书多以邛人、笮人并称之。列为西北方民族。为古羌族一支,秦汉时期南迁入蜀。但《史记·西南夷列传》将邛都夷与夜郎、滇等濮僚部族并列,其生活,生产方式与羌人不同。邛都夷的七个部族,征其族人为兵。每部族编为一营,故称七部营军。按汉军编制人数当在五千至七千人左右。

赤甲军
盖以穿赤甲而著称,东汉时期就有赤甲军编制。奉节县东的赤甲山就是因赤甲军常驻其山上而得名。蜀汉时期240年越巂太守荡寇将军张嶷平定越巂郡叛乱后,认为虽有四部斯臾及七营军,但仍然不足以固守,就招募巴郡少数民族组建赤甲军和北军牙门。《三国志·张嶷传》记载,张嶷恩威并用“蛮夷皆服,颇来降附。”连最骁劲的北方徼捉马部落也被降服。赤甲军皆主要由越巂郡降服的巴人蛮夷中招募。北军主要由汉军组成。古代军中有牙旗,行军设营则竖牙旗以为门,故称牙门。越巂郡的这几只军队。“斯臾督军中坚”。四部斯臾最精锐是军中的中坚部队。

五校营军
蜀汉盖仿汉制设: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校营军。主都城皇宫宿卫。蜀汉续汉之大统,以汉制为准。五校营军汉时编制为:屯骑校尉领营兵七百。步兵校尉领营兵七百。射声校尉领营兵七百。越骑校尉领领 营兵七百。长水校尉领骑兵七百三十六人。

羽林军
分左右两营,主官为羽林监,设羽林左右部督。掌皇宫宿卫。

虎步营
分左中右三营,也称中虎步兵。是中军主力精锐,掌宿卫。主官为虎步监,姜维曾任虎步监,掌管过中虎步兵五六千人。诸葛亮曾派遣虎步监孟琰率中虎步兵据守武功县渭河以东,防御魏军。《水经·渭水注》记载:司马懿趁渭河水涨,出骑万人来攻营。被中虎步兵击退。

虎骑营
主官为虎骑监,掌皇宫宿卫。

羽林
效仿汉制所建主皇宫宿卫。武卫:仿汉制置武卫士,故典宿卫。虎骑:骑兵主宿卫。

            
                                                                     【吴国】


                                                         
马闲
西汉时设太仆,掌乘舆并主马政,下设属官:车府、路、骑马、骏马四令丞。龙马、闲驹、橐泉、平乐、承华五监长丞等。东吴马闲分左右两部,取龙马,闲驹得其名。应为骑兵部队而非马监。

无难
分左右两部,领军为无难左右部督。《江表传》记载吴主孙亮曾与黄门侍郎全纪密谋,计划用宿卫虎骑,左右无难围剿权臣孙綝。

解烦
分左右两部,领军为解烦左右部督。222年猇亭之战后刘备驻守白帝城,孙权觉得兵力不足,便让胡综从各县招募精兵六千建立解烦军设左右两部,徐详为左部督,胡综为右部督。

敢死
南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吴多舟师,而兵有解烦、敢死两部,”东吴将领韩当曾率领敢死、解烦兵万人讨伐击破丹阳郡贼寇。建安十三年,孙权讨黄祖。董袭与淩统为前锋,各率敢死百人,每人披两层铠甲,乘大船冲入敌阵。黄祖败逃被杀。

绕帐
吴所置,主宿卫。领军为绕帐督。帐下:分左右两部,领军为左右部督。陆逊曾为帐下右部督。

车下虎士
保卫孙权的亲兵卫队。215年孙权围攻合肥不下,全军撤退。孙权和吕蒙、蒋钦、凌统及甘宁等及车下虎士千余人在逍遥津北。曹操手下大将张辽趁机突袭孙权,车下虎士及东吴众将力战保护孙权安全撤退。这就是三国演义里描述非常精彩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之战。

健儿
勇猛善战之人。东吴大将爱厚养健儿,视其为亲近护卫。作战时能拼死效命。东吴大将甘宁“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213年曹操亲率大军攻濡须口。甘宁选手下健儿百余人,夜袭曹军大营,斩首数十级而还。大将凌统“亲贤接士,士亦慕焉。”孙权征江夏时凌统为先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复船人。”逍遥津之战中凌统与三百亲近健儿拼死保护孙权,其三百亲军护卫被曹军包围全部战死无一投降仅凌统一人身免。战后凌统悲不自胜。孙权亲自安慰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倍给本兵。

交州义士
东吴从地方上招募的军队,210步骘年平定交州后为交州刺史,220年孙权命吕岱接替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招募交州当地壮士万人号称“交州义士”进驻长沙。221年刘备准备东征孙权,武陵郡一带的蛮夷响应蜀汉。步骘率部驻守益阳。刘备战败后零陵、桂阳等郡动荡不稳拥兵反叛。步骘率领“交州义士”将其逐一平定。
武射吏:精于射箭的武士。当初步骘就是带领武射吏千人平定交州。西汉时便有武射这个称呼《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大将军卫青手下部将,岸头侯张次公的父亲张隆就是“轻车武射”出身,以善射而受到汉景帝的亲近。“轻车”西汉时期的战车,“轻车武射”就是战车上的射手。东吴时演变为武射吏。

东吴丹杨山越
丹杨郡属东吴扬州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辖区为现在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江苏省大茅山和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境内地理环境特殊群山起伏地势险阻,山出铜铁,自铸甲兵。山民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号称精兵之地。陶谦、曹操、刘备都曾从丹杨募兵。东吴靠丹杨募兵起家,更视其为根本。东吴历代丹杨太守都是其宗室或亲近大臣担任。丹杨山民主要是古越族后裔和战乱时逃入山中的汉民组成,带有浓厚的氏族遗俗,以同一宗族或乡里聚集在一起称为宗部其首领称为宗帅。大宗部有数万之众,小的也有几千。如丹杨费栈、鄱阳尤突、会稽潘临等皆有数万众。孙权采纳陆逊的建议“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从此丹杨山越就成了东吴主要的兵源。诸葛恪屡次向孙权自荐担任丹杨太守,向孙权预期三年能得甲士四万。诸葛恪担任丹杨太守后果然向预期的那样征得精兵四万,自领万人其余分给手下将领。216年贺齐与陆逊讨鄱阳尤突,“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陆逊讨丹杨费栈,“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全琮讨丹杨吴会,“数年中得万余人。”孙瑜“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东吴从丹杨招募的精兵近十万之众。此外东吴中书丞华核曾说:"江南精兵,北土所难,欲以十卒当东一人。"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了,虽然丹杨山越骁勇善战,但也有弱点。诸葛恪曾分析丹杨山越人的作战特点,“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到了后期丹杨锐卒就没有以前那么骁勇了。280年晋灭东吴之战,东吴丞相张悌督沈莹、诸葛靓、孙震率军三万渡江抗击晋军。丹杨太守沈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於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退引乱。吴军以次土崩,将帅不能止.”丹杨兵的最后一战,五千精锐丹阳青巾,三冲晋军不动。退却时引起混乱,导致吴军崩溃。将帅都无法阻止。正应了诸葛恪的那句话“败则鸟窜。”
此外张承出任长沙西部都尉时“讨平山寇,得精兵万五千人。”得蛮夷兵一万五千。贺齐讨豫章东部彭才、李玉、王海等众万余人。诛其首恶,余皆降服。拣起精健为兵,次为县户。在福建一带破洪明、吴五、邹临等宗帅,得兵万人。237年鄱阳、豫章、庐陵三郡反叛。陆逊平三郡,料得精兵八千余人。凌统招募山中壮悍之人,得精兵万余人。安南将军陆凯“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八千余人以充军用。”东吴先后招募山越、武陵蛮夷、交州夷等兵十三、四万人。其中丹杨山越近十万。东吴降晋时有兵二十三万,舟船五千余艘,吏三万二千。最强盛时有兵近三十万,而山越、蛮夷等兵就占了将近一半多。

胖哥的铁骑 发表于 2013-9-27 21:27:48

看看   

华佗 发表于 2013-9-27 21:50:29

来看看:-)

华佗 发表于 2013-9-27 21:50:52

来看看:-)

liurb099 发表于 2013-9-27 22:17:05

顶一个,好帖子!!

本大少 发表于 2013-9-27 22:21:11

看来还要加兵种呀

翔空 发表于 2013-9-27 22:28:47

学习了{:soso_e148:}

驰骋天下 发表于 2013-9-27 22:32:07

很给力,知识贴,受教了!

李杜 发表于 2013-9-27 22:57:48

好东西...

zyq81872586 发表于 2013-9-27 23:01:08

学习了!

JKO 发表于 2013-9-27 23:01:17


来看看:-)

zengzhunqiao 发表于 2013-12-23 13:17:16

路过看看

shendd1991 发表于 2013-12-23 14:59:36

华佗引荐祢衡投江夏,黄祖赏金 4 枚 金币.

452757284 发表于 2014-3-2 15:33:57

顶一个!!!!!!!!!!

温莎公爵 发表于 2014-4-9 16:21:21

只看看不说话~~

风雨行舟01 发表于 2014-4-29 11:28:12

该说是悍将出强兵,还是猛士成名将呢?

凝霜的哀伤 发表于 2014-8-7 02:32:20

涨知识了

qq26182313 发表于 2014-12-28 09:21:30

你哪班

全战麦迪 发表于 2015-1-16 15:27:30

: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魏、蜀、吴三国的军队编制及精锐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