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you654321 发表于 2013-8-15 18:14:26

所谓的阉党:太监代表谁的利益?[转自某blog]

所谓的阉党:太监代表谁的利益?

    其实所谓的阉党不过是权利斗争中用来归纳势力,打压敌对方士气的一个说法而已。有明一朝的发展是和太监分不开的。不说下西洋的郑和,单说一手扶持万历皇帝的冯宝就是大明朝了不起的总理级人物。说冯宝就要说张居正和万历新政。

    张居正的改革推行是离不开冯宝的支援的。当时朝野对他反对声浪很大,但始终没人能搞倒他,就是因为锦衣卫站在了张居正一边。而为何一向听命于内府的锦衣卫会突然立场鲜明的站在张居正着边呢?这里就要提冯宝了。

    作为明朝当时权利最大的太监,皇帝的大伴,锦衣卫自然实际是听命于他的。而当时张居正想要推行土地改革,那自然冯宝认为这是好事。但因为皇帝年幼,无法给张居正什麽真正的支援,所以冯宝乾脆就直接让锦衣卫站在张居正一方。这样就能帮张居正顺利推行改革了。

    而被喊阉党喊的最出名的大概是九千岁了。其实九千岁除了贪点财,然後就是爱听马P话,似乎也就没太多实质罪名了。当然,如果算上对天启的大不敬~ 魏忠贤之所以被这麽骂,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收商税,设矿监。魏死後崇祯在文官们的忽悠下马上废除了魏一直力主支援的万历时期就留下来的税收政策。这导致了明朝仅仅江浙一代以及海关上一年就少掉了600万两左右的银子。这是什麽概念?其实打商税主意的大有人在,不止是所谓的阉党。比如严嵩~~当然结果很悲剧。

    当时明朝的财政全部摊派在农业上,而且还是那些没身份没地位的农民身上。贫民压力大的让人发指,商业方面税务轻的让人发指。这样的矛盾之下,明朝的财政一直是赤字高冒。记得很多人应该在历史课本里看多过当初太监去江南收税,结果被打死,那打死太监的5个人还被当英雄拜的故事吧?其实我国现在逃税这麽厉害大概就是因为逃税者响应国家宣传吧,所以还动不动就来个暴力抗税。

    当时党人是站在地方士绅一边的,而地方士绅所代表的势力就是搞土地兼并的地主,逃税抗税的商贾。所以自然要去收税,清丈土地的都被骂奸臣,骂阉党。

    反正大家是宁可抱着一起死,也不肯为国家多出一点力。

    1,所谓太监自己是没有任何人望的,阉党不过是皇权的体现。政事是很复杂的,文官可以依靠自己的同门(比如东林党),老乡(比如浙党,楚党)之类的帮忙。深宫中的皇帝要办事靠自己一个人吗?皇帝依靠谁?当然是身边的人。为防止篡位,皇族的亲戚们是绝迹不行的。外戚呢?中国自打汉武帝加强并神话皇权後,外戚是第一个出乱子的(霍光,王莽)。亲戚不成只能是朋友了。

    皇帝的朋友是谁?只有太监最合适。野心小:没卵蛋的话篡位可能很小(唐朝的太监世家例外)。根基浅好控制:没文化,名声差。

    所以,要说太监代表了啥的利益?回答很简单:皇帝!

    至於说“太监从政历来就不会给社会带来什麽好果子!————这是被历史反覆证明了的!”

    我不知道啥是“历史反覆证明了的”。

    东汉十常侍?东汉外戚与太监的战争持续了百年,国家磕磕绊绊还不是撑下来了!真正分裂国家是东汉彻底崩溃的反而是门阀士人(袁绍之类)吧!

    唐朝宦官专权?唐朝真正的问题是藩镇吧!

    南北宋?北宋亡于党争,南宋亡于外交失误和文武不和,和太监有啥相干?

    2,所谓阉党实际上从来都是太监出面拉拢不得势(得势的不屑于与之为伍,出於制衡皇帝也不会去拉拢强势者)的文人,以皇权为後盾的权利集团。

    3,皇帝即使受到再好的教育,他的能力对於治理整个国家都是不够的。说皇帝“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这话有点不负责任。真正合格的皇帝从小就要受精通各个方面知识的帝师的严格的教育,尤其是对於用人之学“帝王术”更是必修课。当太子时又会有监国之类的实践经验。绝不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如果这麽说那文官大臣子弟(虽有科举,但古时****的仕途比寒门平坦的多)还“长于深宅妇人之手”呢。

    皇帝的优点在於绝对的公正性。国家都是他个人的,所以国家利益和皇帝的个人利益几乎是重叠的(比如皇帝绝对不会T·W自己的国库)。

    文官集团就不行了,比如东林党等明末文官为啥在北方问题(西北的民乱,东北的战争)表现的差劲?很简单:东林党也好,浙党,楚党也好。这些都是南方党派,代表的自然是南方地主阶级的利益。“北方的事情关咱们何事?说难听点即使情况再差,大不了仿靖康旧事,凭啥要抽南方的税半北方的事儿?最差的情况全国沦陷又如何?新王朝建立必杀的首先是皇族,其次是太监。那个新王朝不拉拢读书人?”

    其实皇帝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自己的江山垮台的!太监是皇帝的家仆,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文人士大夫则代表是地主士绅利益,百姓的利益与士绅官僚的利益谁为重?

    天下是皇帝的,这话说的并没有错,在古代,国家一体,天下是皇室的私产这是没有异议的。皇帝对天下有所有权,他要经营天下,要让百姓能够活的下去,这是他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对於一个王朝是最为严重的危机,决定着王朝的存亡。太监作为皇帝的家仆,他们的利益和皇帝是一致的,从逻辑和利益的角度上说“皇帝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自己的江山垮台的!太监是皇帝的家仆,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

    对於文人官僚集团来说,他们是这个王朝圈养的管理者,皇室有所有权但却做不到全面的统治,所以,管理权就被让渡给文人官僚集团,作为打工仔,文人官僚地主集团同皇帝的利益肯定是不完全一致的。就拿民不聊生(当然是多数自耕农等文人官僚集团内的国家的多数人)来说,对於皇帝来说这是致命的,动摇了他的基础,会让他丧失对天下的所有权,但对於文人官僚来说,这顶多算是个挑战和机遇,他们可以随时转换效忠对象,这应该也没什麽异议。“文人士大夫则代表是地主士绅利益,百姓的利益与士绅官僚的利益谁为重?”这就没什麽不能理解的了,尤其将这些放到明末更是正确的,随着皇帝压制宦官集团而失去对文人官僚集团的制衡和控制,直接导致华夏文明的毁灭,在文人官僚集团没有节制无尽的蛀蚀下,民乱四起民不聊生,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

    崇祯年间东林党几乎完全控制了科考,导致崇祯年间的举人大多是与东林党有深密关系的,朝臣均是东林的人。就算崇祯真的有魄力任意换人,也只能在东林这个圈子里打转(实际上崇祯根本无法换人,东林党控制的内阁和六部不可能附署他的换人命令)。

    把文人官僚描写的忠於国家的论调很是让人费解,因为,科举主导後的中国历史,官僚文人的表现从宋末,明末,抗战时期几个阶段都能看出他们忠於的是什麽。说整个阶层在危难时期忠於国家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他们唯一忠於的是自己的特权,忠於国家是维持特权的添头,国家兴亡确实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只要能维持特权,文人官僚才不管什麽民不聊生,国家大义。更不会在乎谁来统治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主人是谁。对於皇帝,民不聊生意味着王朝的覆灭,而对文人官僚,是一次投机的机会,只是换一个老板而已,因此对此,皇帝的眼中这是致命的,而对文人官僚却仅是一个机会或挑战而已。

    我很想用现在的产权理论来解释古代宋以後,每个王朝都是一个家族企业,皇族是王朝的所有者,而官僚文人是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监管,职业经理人会干出什麽样的事?公司的倒闭对於家族和经理人的意义一样麽?是家族对企业的忠诚高还是打工的经理人阶层?

    政治和经济他们的最本质之处是相同的,因此,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和一个现代家族企业也是一样的。

    五四以来,一直都在批判皇权,批判家天下,但这不是社会的实质,而真正应该批判的是文人官僚所代表的特权意识,否则,去掉一个家天下,还能换汤不换药的来个其他什麽天下。

未命名 发表于 2013-8-15 18:31:48

帝王之术在于平衡

koyou654321 发表于 2013-8-15 19:05:29

ls大大意思是不是指要平衡朝中持分者的势力?

★Via丶汉殇★ 发表于 2013-8-15 19:49:26

好吧!阉党会导致一个政权的衰落!所以,我们要啥阉党!

彩☆虹の情诗 发表于 2013-8-15 20:18:03

去告诉博主,分清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再来写这篇文章吧

koyou654321 发表于 2013-8-16 18:52:28

这不是我写的,转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所谓的阉党:太监代表谁的利益?[转自某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