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6|回复: 30

【三国】三国资料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抹高傲旳笑 于 2012-6-26 17:41 编辑

   

  不全是自己收集的  很多都是朋友帮忙,一楼是标准的引航标!!!

  沙发将是  三国时期的比较全的一个大事件时间表  这个是朋友给的

  板凳是     是三国有记载的大型战役的时间

  地板是      三国兵制  丫嘎嘎 这个太长 我只是大致看了一下  没有进行自我修饰  希望大家不要骂人  

  四楼是     三国十三个州  不是我偷懒  其实这个还是有很大变动的  我们查看了一些东西  然后修改了一些错误

  五楼是     其实一直很诧异人口数字  但是这次找到了  大家可以看下!!!

  六楼是     东汉,三国,晋朝官职以及军职汇总     

  七楼         一些重要州府的简介

  八楼        一些比较有趣的人物名字

  九楼        三国时期的外族  不包括后来五胡之类的

  十楼       信春哥得永生   教义算是三国一个特点

  十一楼    名人籍贯  这个就有点蛋疼了  其实找这个最无聊了
  
  十二楼   都城  三国国都

  十三楼    有些生僻字 去看看你还认识多少

  十四楼     这些王者人才的策略

   十五楼    兵器才是打仗的王道 那个青龙这些yy的 你们就不要想了!!!

  十六楼     重要的是经济 哎 其实也是惨目忍睹的呀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27:20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28:39
三国战争年表   

190年 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 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 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   
   公孙瓒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瓒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兖州之战   
193年 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瓒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194年 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195年 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瓒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196年 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197年 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蕲阳之战   
   曹操攻张绣湖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198年 袁绍灭公孙瓒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199年 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200年 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怿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韪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颜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颍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201年 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202年 锺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203年 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邺城之战   
204年 曹操攻袁尚邺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妫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205年 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206年 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207年 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208年 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破刘备当阳之战   
   赤壁之战   
209年 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   
   孙权围攻合肥之战   
   张昭攻当涂之战   
   贺齐攻陈仆黟、歙之战   
   张辽平陈兰、梅成六安之战   
210年 步骘灭吴巨交州之战   
211年 曹操破马超渭南之战   
   刘备灭刘璋取益州之战   
212年 曹丕攻田银苏伯之战   
213年 曹操攻孙权濡须口之战   
   马超攻韦康冀城之战   
214年 夏侯渊攻马超祁山之战   
   诸葛亮入川之战   
   夏侯渊灭宋建陇右之战   
   孙权攻占皖城之战   
   夏侯渊攻韩遂长离之战   
   霍峻守葭萌城之战   
215年 曹操破窦茂灭韩遂河池之战   
   张飞攻张郃巴西之战   
   赵俨平吕并陈仓之战   
   曹操攻张鲁阳平之战   
   孙权围合肥之战   
217年 陆逊击费栈丹阳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218年 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   
   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   
   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   
   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   
   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219年 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   
   樊城之战   
   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220年 孟达攻刘封上庸之战   
   苏则平定河西之乱   
221年 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222年 夷陵之战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223年 曹仁与朱恒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蕲春之战   
224年 田豫击鲜卑轲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225年 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鲂攻彭绮鄱阳之战   
226年 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227年 张嶷平张慕之战   
228年 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229年 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230年 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231年 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232年 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233年 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234年 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   
237年 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   

238年 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   
239年 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240年 张嶷平越隽之战   
241年 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243年 吴袭六安之战   
244年 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246年 吴攻魏柤中之战   
   毋丘俭攻高句丽之战   
246年 姜维平汶山夷之战   
247年 姜维攻魏洮西之战   
248年 邓芝攻涪陵夷之战   
   陆胤平交趾、九真夷之战   
249年 姜维攻曲城之战   
   姜维攻西平之战   
250年 魏与吴江陵之战   
   吴败文钦之战   
251年 王基、州泰击吴之战   
252年 魏与吴东兴之战   
253年 吴、蜀攻魏南安、合肥之战   
254年 姜维攻临洮、陇西之战   
255年 司马师平毋丘俭、文钦之战   
   孙峻攻寿春之战   
   姜维攻狄道之战   
256年 文钦、吕据攻魏之战   
   姜维攻段谷之战   
257年 姜维攻芒水之战   
   司马昭破诸葛诞寿春之战   
   魏平高显县民之战   
   吴平三郡起义之战   
260年 成济杀魏曹髦之战   
262年 姜维攻邓艾洮阳之战   
263年 曹魏灭蜀之战   
   吴平吕兴交趾之战   
   钟离牧平武陵之战   
264年 罗宪抗吴永安之战   
   王稚攻吴句章之战   
   钟会、姜维反魏成都之战   
266年 堂施起义军之战   
268年 吴攻江夏之战   
   杨稷破刘俊交州之战   
   晋与吴合肥之战   
270年 晋攻鲜卑万斛堆之战   
   吴晋涡口之战   
271年 青山之战   
   吴攻晋交趾等郡之战   
   匈奴刘猛攻并州之战   
272年 晋攻匈奴刘猛之战   
   陆抗平西陵之战   
   王睿平定张弘之战   
   杨欣讨宋质之战   
273年 吴晋戈阳之战   
274年 吴镇压奚熙之乱   
   晋反击凉州胡之战   
   晋攻吴枳里之战   
   吴攻晋江夏之战   
275年 晋攻鲜卑之战   
276年 胡奋击并州胡之战   
   晋攻鲜卑之战   
   鲜卑攻晋边之战   
   杨欣讨令狐宏之战   
277年 文鸯破鲜卑之战   
   吴晋江夏之战   
278年 晋与鲜卑武威之战   
   晋吴皖城之战   
   晋吴西陵之战   
279年 吴攻郭马之战   
   马隆收复凉州之战   
280年 晋灭吴之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32:46
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镇压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相国,以后又封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一年,孙权在江东自称吴王,以后又进称吴皇帝。三国分立对全国来说,似是分裂,对各自地区来说,却是一片较广大地区的统一。这种局面维持了四十多年。二六三年,魏军伐蜀,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二六五年,魏丞相、晋王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二八零年,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中国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统一。   

魏、蜀、吴三国,魏最强大,我们先来谈魏兵制。   
  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关于中、外军的来历,何兹全《魏晋的中军》一文作了明确的阐述:“‘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公元一九六——二二零年),到魏黄初年间(公元二二零——二二六年)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不过是当时割据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虽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处征战,因之便产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即留一部分军队在那里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觞。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读史集》二五八页)   
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王欣夫《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汉宫。武卫营的统帅最初是许褚,官职为武卫中郎将,后迁武卫将军。曹魏王国作武卫将军的,都是皇帝很亲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垒、中坚二营,归中领军统帅,魏明帝又置骁骑,游击二营。《历代兵制》只提到武卫、中垒二营,有所疏漏。《历代兵制》说“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关于魏中军的组织系统,《历代兵制》说:“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陈傅良认为,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为中、左、右、前军了。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中军的统帅,陈傅良认为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历来谈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样,以为魏中军同时存在中护军、中领军与领军、护军这样一批统帅。其实领军与护军和中领军与中护军是不同时期的职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指出中护军、中领军的前身就是护军、领军,无疑是正确的。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中护军,是由于当时中央军在事实上已分成中军与外军,所以要在中军统帅领军、护军前冠以中字。由于领、护军改名中领、中护军后还有人沿袭旧称,载之史书,故后人往往认为领、护军与中领、中护军并存。对于中领军或中护军中资历厚重者,可进称为领军将军或护军将军,但中军也不可能同时既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又有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是中军诸营的统帅,他亲领中领营,并兼领中军诸营;中护军在中军的地位仅次于中领军,他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军、外军低,“州郡都督不与中外军同......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晋书.段灼传》),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陈傅良对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产单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务是种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获上缴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建安初年开始的屯田,本是为了束缚流民于土地和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军需;到魏末晋初,统治者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兵屯的开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军事编制,设立在与吴蜀两国对峙的边境,让士兵且佃且守。东吴也有与曹魏大体相似的兵</CC>  

再谈蜀兵制。蜀汉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点。蜀的中央军,《历代兵制》说:“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蜀汉中央军置军师将军一至二人,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五军的组织系统不完全一样,中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都护、领军、典军各一人;前、后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领军、典军各一人;左、右军有护军、监军、都护各一人。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蜀的基层军队,有许多不同的称号。《历代兵制》:“兵有突将、无前、(上宗下贝)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刘璋时,三辅流人数万,收以为兵,号东州兵。”这里所举的尚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蜀有以下称号的基层军队:曲长,汉军本有部和曲的编制,蜀有曲长,则在部分军队尚有曲的编制。屯将,蜀有屯将,则有屯的编制。突将,冲锋队的将领,则蜀军往往有专门的前锋队。无前、无当,二者可能同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为主,分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白(目毛),由以白羽毛为饰的少数民族组成。(上宗下贝)叟,由(上宗下贝)人(湖南、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组成。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从这些称号可以看出,蜀政权不仅让蜀中汉人当兵,而且大量以外族为兵,组成飞军、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贝)叟、夷兵等外族军队。从东州兵的情况还可看出,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  



     最后谈东吴兵制。东吴兵制比较杂乱,大体也与魏无异。其军队特点,如《历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立国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有东海、南海,内地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决定其水军强于魏、蜀,以致数次以舟师挫败来进攻的曹魏大军。东吴的般只体积大、数量多,并且有艨冲斗舰、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长安、大舶、大(舟扁)、青龙战舰、晨凫等众多名号。根据《吴书》的记载,当时能载马八十匹的还算小船(《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二年注引)。又根据《晋阳秋》,西晋灭吴时,接收其船只五千余艘(《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其中包括运输船和战船,运输船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水军作运输军需用。这样,我们虽不能得知东吴水军船只的具体数字,但其规模之大则是可以想见的。公元二三零年,吴大帝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可见当时东吴水军舟师不仅时刻巡守长江天险,而且游弋于辽阔海域。东吴水军统帅为水军都督。   
  东吴的中央军与曹魏、蜀汉相同,有前、后、左、右、中五军,军中将领亦有护军、领军、典军、军司马等。一旦进行战争置大都督总领五军,各军置部督等。   
  东吴军队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组成,以山越为兵,仅见于记载的已不下十余万。西晋灭东吴时,接收其军队二十三万。东吴军队有许多不同名号。《历代兵制》:“兵有解烦、敢死两部,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及健儿、武射之名非一,调度亦最无法。”这里列举的也很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东吴军队有下列名号:羽林,是宫廷禁卫部队。虎骑,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敢死、解烦、无难、马闲,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升城、绕帐、外部、营下、帐下,大约都是屯驻在京城以外的队伍,分属前、后、左、右四军。还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健儿、勇敢、虎射吏等名号的地方兵。从义士、健儿等名号推测,这些地方队伍可能大多为东吴豪族将帅厚养的子弟兵。《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可见这些队伍与其世袭将领的关系非常特殊。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34:29
东汉十三部州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 治所 谯(安徽毫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 治所 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 治所 郯(山东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 治所 临锱 辖区 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 治所 陇(甘肃清水县北) 辖区 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 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 治所 高(hao)(河北柏乡县北) 辖区 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 治所 蓟(北京城西南)。辖区 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   
扬州: 治所 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 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 治所 汉寿 (湖南常德市东) 辖区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 治所 广信(广西梧州市)</CC>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湖北襄阳。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36:02
○司隶
河南(洛阳)人口100万
河内,人口80万
河东 ,人口57万
弘农 人口19万
京兆(长安)人口28万
冯翊 ,人口14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口9万

○豫州
颍川(许昌原是颍川一县)人口43万
汝南,人口210万
梁国,人口43万
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小沛是沛国一县)人口25万,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时,正因为刘备在豫州的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刘备又一度屯兵在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飞会抢走夏侯家的女孩。
陈国,人口154万
鲁国,人口41万

○冀州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 曹操平袁氏之后,把邺作为主要的大本营,后来封魏公、魏王,直至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钜鹿 人口60万
常山 人口63万
中山(北平属中山) 人口65万
安平 人口65万
河间 人口63万
清河 人口67万
赵国 人口18万
勃海(治南皮)人口110万

○兖州
陈留,人口约87万
东郡(治所在濮阳)人口60万
东平,人口45万
任城,人口20万
泰山,人口44万
济北,人口23万
山阳,人口60万
济阴(治所在定陶)人口65万

○徐州
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人口70万
琅邪 ,人口57万(曹操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彭城 ,人口50万
广陵 ,人口41万
下邳,人口61万

○青州
济南 人口45万
平原 人口100万
乐安 人口42万
北海 人口15万
东莱 人口48万
齐国(治临菑),人口49万

○荆州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口243万
南郡(江陵、秭归、当阳、华容、白帝城、襄阳、夷陵都在该郡,后来分别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人口74万
江夏 人口26万
零陵 人口100万
桂阳 人口55万
武陵 人口25万
长沙,人口105万

○扬州
九江 (寿春、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
丹阳 (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
庐江 人口43万
会稽 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
吴郡 人口70万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

○益州
汉中 (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
巴郡 (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
广汉 (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阴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 (治成都)35万
犍为 ,61万,刘璋时又分江阳郡
牂牁 26万
越巂 62万
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
永昌 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凉州
陇西 (狄道、临洮都在该郡)人口3万
汉阳 (冀、上邽、西县都在该郡)13万
武都 8万
金城 8万
安定 3万
北地 1.8万
武威 3.4万
张掖 2.6万
酒泉 1.2万
敦煌 2.9万

○并州
上党 (壶关在上党)12万
太原 20万
上郡 2.8万
西河 2万
五原 (九原也属五原)2.3万
云中,2.6万
定襄 1.3万
雁门 25万
朔方 0.7万

○幽州
涿郡 63万
广阳 (蓟,即北京,在该郡)28万
代郡 12万
上谷 51万
渔阳 43万
右北平 5万
辽西 8万
辽东,8万
玄菟 4.3万
乐浪,25万

○交州(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南海 25万
苍梧 46万
郁林
合浦 8万
交趾
九真 20万
日南,10万

以上数字是顺帝时的人口数字,共计4915万人口,到桓帝时增加到5648万,汉末到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到三国末年,魏的人口是443万,蜀94万,吴230万,晋初增长到1616万,也远不及东汉时的人口数。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0:43
【三国】东汉,三国,晋朝官职以及军职汇总
http://www.1mod.org/thread-50494-1-1.html


原本设定这个的,想写个简化的 最后发现些不过来,呀嘎嘎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1:46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州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2:40
三国时期齐名人物一览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二张:张昭、张纮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魏国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X畴   
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   
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   
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3:44
三国时期外族资料   

【乌丸】—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   
  北方的牧民族之一。 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宁一带)的异族,以骑兵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   
  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 一度各自称王。   
  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   
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   
  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山越】—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   
  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 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   
  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 住的聚落。   
  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匈奴】—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中国北方(现内蒙古、山西、陕西一带)的异族。其强大势力曾凌驾大汉帝国,分裂为南北二支后就势微了。   
  公元前两世纪,匈奴曾经以压倒西汉国力的武力而自豪,但后来却因为内部纷争而 相继衰微。   
  公元四十八年,匈奴曾经以南北两大分支,南匈奴后来降服于东汉,并被移居至并州、凉州等地,负责防御北方。及至一八八年,趁着东汉末年战乱之际,南奴于扶罗单于与白波贼等寇扰河东与河内,并从此定居于司隶部河东郡的平阳,日后消灭 西晋的就是其后代。   
  不过在魏国时期,南匈奴还是被剥夺了自治权,隶属于汉人的管辖下。  

【羌】—隶属于藏系游牧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   
  东汉以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   
  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为首。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氐】—隶属藏族,压迫蜀国成都的异族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属于藏系,以勇猛善战 闻名。   
  东汉时代的异族,氐族居住于凉州与益州,风俗虽然与羌族相似,不过较善于农耕。   
  公元二二一年,马超举兵叛乱对抗曹操之际,氐族中的兴国氐与百顷氐等部族, 也加入了马超的行列。   
  三国时代后,由于氐族居住地介于魏蜀两国边界,因此时常被卷入两国之间的战火。到了公元三○四年时,氐族的酋长李雄便趁着西晋内乱之际,发兵攻打成都进而称帝,建立了所谓成汉。李雄并以刘禅的曾孙刘玄为安乐公,继任刘禅的爵位。   

  【南蛮】—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   
  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 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   
  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   
  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隽的夷王高定也参 加了叛乱的行动。   
  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隽就曾经再次叛乱。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4:25
三国时期宗教资料   

《太平经》与太平道   
  《太平青领书》又称《太平经》,在汉顺帝时期出现。原书共有一百七十卷,现今存世的只有五十七卷,见明《正统道藏书.太平部》。另有《太平经钞》十卷,《太平经文序》两卷,《太平经圣君秘旨》七卷。   
  东汉时期黄老道在民间流行,《太平经》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的经书。可能脱胎于西汉成帝时出现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它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是由多位不同时期的作者的文章所汇聚而成的,内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它的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   
  东汉末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发动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太平道受打击。   

  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汉顺帝时,张道陵入四川鹤鸣山,造作符书,创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经张道陵子孙张衡、张鲁的传播,流行於四川与汉中。   
  张鲁雄据汉中二十八年,推行五斗米道,政教合一,以祭酒为理。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一源流,教理教义基本相同。《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实为一经二名。   
  张鲁归顺曹操,五斗米道由巴、汉流传到江南一带。 事奉黄、老,是方仙道、黄老道的传统。   
  汉桓帝祭老子,又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已正式奉老子为教祖。张鲁使教内「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便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5:20
三国著名人物籍贯一览列表   

曹氏家族(包括夏侯一门)------沛国谯县(安徽亳县)   
华佗----同上   
刘晔----淮南(安徽寿县)   
许楮----谯国谯人(安徽亳州)   
周瑜----庐江舒县(安徽舒城)   
鲁肃----临淮东城(安徽定远)   
吕蒙----汝南富陂县(安徽阜南)   
黄盖----零陵泉陵(湖南零陵)   
蒋钦----九江寿春(安徽寿县)   
周泰----九江下蔡(安徽)   
丁奉----庐江安丰(安徽舒城)   
朱桓----吴郡吴人(江苏苏州)   
陆逊+顾雍(同上)   
张昭----彭城(江苏徐州)   
张鲁----沛国丰人(江苏丰县)   
陈琳----广陵(江苏扬州)   
廖化----湖北襄阳   
庞统+马良+马谡(同上)   
蒋琬----零陵湘乡(湖南湘乡)   
刘备----涿郡涿县(河北涿州)   
张飞---同上   
赵云---真定(河北正定)   
颜良---同上   
文丑---河北   
韩当---辽西令支人(河北迁安县)   
程普---右北平土垠人(河北平润县)   
张和---河间(河北任丘)   
刘表---山阳高平人(山东鱼台东北)   
程昱---东郡东阿人(山东阳谷县)   
于禁---泰山钜平(山东泰安)   
李典---山阳钜野人(山东金乡县人)   
典韦---陈留己吾人(河南宁陵人)   
乐进---阳平卫国(不详)   
庞德---南安(甘肃)   
孔融---鲁国(山东曲阜)   
杨修---弘农(河南灵宝县)   
魏延---义阳(河南桐柏县)   
郭淮---太原阳曲(山西太原)   
袁绍家族---汝南汝阳(河南上蔡)   
荀或----颖川颍阳(河南许昌)   
郭嘉----颍川阳翟(河南禹县)   
钟鹞----颍川长社(河南长菖县)   
钟会----同上   
陈群----颍川许昌(河南许昌)   
司马懿---河内(河南温县)   

诸葛亮---琅邪阳都县人(山东沂南县)   
黄忠-----南阳(河南南阳)   
李严---同上   
董卓---陕西郡临姚(甘肃岷县)   
吕布---五原郡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   
贾诩----凉州姑臧(甘肃武威)   
张辽----并州雁门马邑(山西朔县)   
徐晃-----河东杨县(山西洪洞县)   
关羽-----河东解良(山西运城解州)   
马超-----扶风茂陵(陕西兴平)   
法正-----右扶风(陕西眉县)   
姜维-----天水冀县(甘肃甘谷县)   
孙坚-----吴郡富春(浙江富阳)   
太史慈---东莱黄人(山东)   
甘宁----巴陵临江(四川重庆</CC>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6:10
国都城   

曹 魏 邺 城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 ,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了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 魏 洛 阳 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孙 吴 武 昌 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 吴 建 业 城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6:55
三国志中的生僻字   
董旻、何旻,mín,二声, 旻,秋天也。   
傅嘏,gǔ,三声,   
傅肜,róng,二声   
韩暹,xiān,一声。“暹罗”,就是古代泰国。   
韩矍:jué,二声,精神矍铄。Jué shuò。别错了!   
李傕,jué,二声   
泠苞,líng,二声   
李歆、孙歆,华歆:xīn,一声   
刘谌、荀谌,chén,二声,嗨!我念错了20年。   
潘濬、王濬、周濬,两个读音jùn,和xùn,人名时都读jùn。   
桥蕤,ruí,二声(念起来好诡异。。。),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秦宓, mì,四声,可洛神赋中宓妃怎么念fú??   
全怿,yì,四声,悦也,乐也   
邵悌、张悌,tì,四声   
眭固的眭,Suī,一声   
王粲、吾粲,càn,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辛毗,pí,二声   
荀顗,yǐ,三声   
羊祜,hù,四声   
杨祚,zuò,四声   
杨阜, fù,四声,阜新,地名   
笮融的笮,zé二声,或者zuo二声,做姓氏应该念ze   
张嶷,yí,二声,幼小聪慧的意思。   
蔡邕:邕yōng 一声   
蔡琰: yǎn, 三声,文姬姐姐真是漂亮,成熟女人的味道。另崔琰。   
张闿:闿kǎi四声   
王垕:垕hòu, 四声,就是那个被曹操剁掉的可怜粮官   
马谡:谡sù,四声这个知道的人多   
夏侯楙:楙máo,二声   
步骘:骘zhì,四声  
阚泽:阚kàn, 四声,我见过这个姓的   
彭羕:羕yàng, 四声,意思和漾一样   
蒯良:蒯kuǎi 第三声   
韩胤:胤yìn , 四声,认识赵匡胤吧   
张纮:纮hóng, 二声,张昭他哥。   
陈珪:珪guī,一声   
荀彧:彧yù,四声,趣味高雅的意思。   
皇甫郦:甫fǔ,三声,别念成pu了!郦Lì,四声   
郭汜:汜sì,四声,汜水关   
士燮:燮xiè,四声,也可以写成爕。喜欢乒乓球应该知道“张燮林”   
嵇康:嵇jí,二声,竹林七贤,现在看来绝对酒肉之徒。   
孔伷:zhou,四声,通“胄”,还有司马伷   
刘璝:guī 一声,古同“瑰”   
毌丘俭,guàn,四声,不是“毋”,这个也不认识?!wú,四声。   
麴义,qū,一声。连字典里都说“麴义”,牛X。   
袁燿,yào,同“耀”   
夏侯敦: 敦dūn,一声。这个知道,有个MM名带这个字却一直读错,臭大了!   
车胄:zhòu,四声。   
朱儁: jùn,四声,通“俊”   
许褚:chǔ,三声,这个字还有zhe(三声),zhu(三声),不过三国里叫chǔ。   
诸葛瑾:jǐn,三声,诸葛亮的哥哥。   
管辂:lù,四声,刚查字典,原来一直读ge,汗颜!   
傅巽:xùn,四声。   
贾诩:xǔ,三声,“自诩”,吹牛。   
全琮:cóng,二声,还有刘琮,刘表的小儿子。   
何晏:yàn,四声,多做姓。   
刘晔:yè,四声,别再念hua了   
费祎:yī,一声,别wei了   
戏志才:xì,四声,同“戏”。   
郤正:xì,四声,通“隙”   
师纂:zuǎn,三声,不卷舌的哦!   
钟毓:yù,四声,“毓停”,这个不知道?长大了就知道了!   
沮授:jǔ,三声   
张勲:xūn,一声,古同“勋”。巧了和“复辟”的张勋同名。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8:15
三国人才政策简介   

    曹魏

  
  曹操历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   
  在联军讨伐董卓与袁绍对话时,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见曹操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与认识。   
  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曹操)其终强而夺汉者,居四战之地,恃智恃力,而无河山恃之可恃以生骄怠也”。曹操之所以可以由弱小到强大,最终曹丕还夺取了汉江山,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凭借他自己和手下的集团全体成员的才能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凭借人的才智和能力而凭借河山之险固,会出现袁绍那样迅速败亡的悲惨遭遇。   
  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利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渊;曹氏的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也不远来投奔。   
  最初之际,曹操仅有小快根据地,兵微将寡,而曹操出身于为世人所不齿的宦官家族;为了充分发现、利用人才,曹操在自己队伍中发掘人才的同时打破当时的门第观念,提拔重用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文人武士,争取中小地主阶层的支持,并尽量利用投降过来的敌方人才。虽然当时发生了陈宫不满曹操杀边让而勾结吕布叛乱的事件,可并没有让曹操放弃“唯才是举”的方针。196年,曹操迎汉帝,成为东汉政府的代言人,有了政治上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士人不论是为了曹操而来还是为了恢复汉室而来,都不得不为曹操服务。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求贤令》,十九年再次下令,二十二年第三次颁布,这就是有名的求才三令。曹操的“唯才是举”,反对两汉以来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传统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具有很大的意义,当代有学者指出“标志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大改革”。   
  后来曹丕为了登基,被迫向世家大族妥协,采取九品制,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来维持统治,同时大力压抑曹氏兄弟,终于在曹、夏侯家实力派人物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过身后大权不得不交到代表世家大族的司马家族。  

东汉末年的大乱,造就了全国性的人才流动,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才要夺回失去的政治经济特权,中下社会阶层的人才则希望因此展现自己的才华,改变一向以来的地位。曹操身边有以汉帝为首的东汉政府,实际上这就是曹魏政权两面性的辨证统一,无论士人们主观上是向汉还是向曹,在客观上都是不能分开,演义上说关羽提出的“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说法。清朝人赵翼在谈到荀文弱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时说“yu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匡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也。”,赵的说法不针见血指出了当时很多士人不得不为曹操服务的事实。曹操有“正统”的名分和地位,也有唯才是举的正确方针,具备了其他军阀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他在为社会中下阶层人才打开政权大门的同时也注意选用世家大族,避免了人才的片面性,所以其人才阵营中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邰、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中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的唯才是举,举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人才,他所不看中的德,也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德行,而是汉儒生所宣扬的“三纲六纪”等。而政权的主要权力所在——军队,一直抓在曹家、夏侯家核心大将手中,所以外姓的大将张辽、徐晃、张邰、于禁、乐进、李典等人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而曹操对自己的政敌,一向毫不手软,连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荀文若也不放过,所以曹操一直为后世士人所指责。   




  蜀汉  


  刘备也很重视人才问题,《三国志*刘备传》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刘备出身于没落的皇族,已经沦落到不得不靠编草席为生,家族已经没什么人才可言。刘备起兵之初,远没有袁绍、曹操那样雄厚的家族基础,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优势。而刘备本身由于认识有限,对士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难发现刘备早期的人才中,基本没什么大才的文人谋士;而刘备十分重视将领,他不但得到了关羽、张飞的忠实支持,还得到了公孙瓒手下勇将赵云的垂青。由于缺乏战略上和政治上的正确主将,刘备虽然拥有良将,却不得不面对多次失败的教训。
在荆洲投靠刘表期间,刘备终于认清了士人谋士的重要作用(有学者刘备寄居在曹操,应该考虑到自己为什么失败而曹操为什么成功的问题,对士人谋士的认识是从此扭转),先后得到了荆洲一带士人徐庶、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业上开始走上上升路,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在夺取荆洲四郡中立下很大的功劳。   
  刘备一直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谦家族取得统治地位时就和当地的巨富糜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得到了糜家在经济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在荆洲期间,取得了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川中后,也得到了四川豪强的有利支持,法正、李严、孟达等人就是其中代表。川中在曹操夺取汉中时没有发生大乱,与曹操逐鹿汉中时后方一直很稳定,与得到了有强大势力的豪强支持是分不开的。   
  刘备为了与曹操、孙权抗衡,打出了“复汉”的旗号,直接攻击曹操为“汉贼”,又以“汉皇叔”的身份自居,以吸引部分士人;虽然没有曹操的政治优势那样明显,但相对于孙权等其他军阀,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不满曹操早期劣迹的士人。   
  刘备败亡后,以荆洲派的诸葛亮为丞相,主内政;益洲派的李严为尚书令,主军事;然而刘备所担心的派系斗争还是出现了。诸葛亮先是夺取了李严的军事权力,然后逐步排挤益洲派。   
  诸葛亮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收益不错但是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   
  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东吴 

    
  孙家对人才也很重视。   
  孙坚出身于下层社会,家贫,以种瓜为生。孙坚和刘备一样,很重视将领而不大看重文人谋士,但孙坚自己有一定的战略目光,更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以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闻名于世,孙坚的阳人之战,虽然发生在给董军偷袭后,依然以少胜多,大破董军,击杀董军都督华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孙坚在前期基本没有遇到强劲对手,故孙坚得以横扫荆南。孙坚虽然迎娶江东大家吴氏姐妹为妻,依然得不到大族的认可,孙坚的人才组成,主要时以中下阶层为主。   
  孙策吸取了其父孙坚不重视文人谋士的教训,早在孙坚起义兵时就“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孙策向袁术讨回千余孙坚旧兵,同时得到舅舅吴景的帮助;由于吴景在江东的影响,得到了吕范、孙河、张纮等人家族的支持。孙策继承了父亲作战勇猛、迅速的优点,在初平江东后,得到了张昭、秦松、陈端江东著名文人谋士支持,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孙策也继承父亲孙坚过于勇猛而轻佻果躁,终于给人伏杀而死。由于得到了舅舅吴景的支持和他的影响,以及孙策自己的努力,人才中大族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孙家依靠大族的开始。   
  孙权接替孙策成为江东统治者后,依靠江东大族的势力,也取得了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孙权对文人的重视比孙策更高,上任之初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在拉拢原有人才程普、周瑜等人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和世家大族互相利用的政策。用人上主要依靠江东大族,如陆逊父子、朱治、潘睿等人;同时孙家宗亲也开始抛头露面。孙权认为“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同时孙权也借口曹操为“汉贼”,要“清君则”而大量收揽人才、训练军队;孙权十分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采取其中好的意见,孙权还十分注重人才的群体优势,克服“非正统”的名分,使势力逐渐增长,敢于和曹魏长期对抗。   
孙权的用人谋略十分高明,所重用之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都立下了非凡之功劳;周瑜30000劲卒破曹军10余万大军,鲁肃一直为江东战略上的主心骨,吕蒙奇袭荆洲,取回了孙权一直梦寐以求的南郡,陆逊火烧连营,同时击破曹魏多次进攻;此四人还是对付山越的好手,为孙家获得兵源、劳力。   
  孙权晚年以及继承者,过于滥杀,人才内耗太严重,终于为西晋所灭。   



  其他     
  二袁

    袁绍、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族,而袁绍曾经担任联军的盟主,所以袁氏门生无不纷纷投靠,袁绍更为突出;二袁都是依靠世家大族,重视门第出身和德行之人。《后汉书》说“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可见袁家的社会地位之高,但是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所以袁绍虽然有杰出的人才相助,还是不得不面对失败的悲惨局面。袁术比袁绍,要略差一绸。   


  刘表 


    刘表也是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才在荆洲立下阵脚。由于得到了荆洲大族蒯、蔡氏的支持,刘表在荆洲的统治比较稳定,而刘表没雄并天下之野心,所以身边的很多一流人才都没有愿意为刘表服务。   
  其他的如马腾、吕布等,根本不是做诸侯的料子;而刘焉似乎脱离了三国的范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鲜花 砖头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的武器   

铠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铠,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还记得丞相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   
  说甲就不能不说盾,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橹大,都是一东西,一般是木制,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   
太重。小盾也有,叫啥“钩镶”之类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   
  至于大盾,是先秦时吴地的比较有名,所以也叫“吴科”,屈原楚辞里有句“……操吴戈”有人认为就是“吴科”之误。   
  关于刀剑说,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120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应该算是长匕首吧。   
  戟,三国的重头兵刃,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钩。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 十余矛摧”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抛石装置,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抛石车,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抛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   
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   
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抛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骑兵,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的经济   

魏国经济   
  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为方针,在许昌附近实行屯田。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因此,曹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蜀国经济   
  蜀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名,汉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为根本。   
  但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   
  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曾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孔明及法正对治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   
  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败亡,使蜀国面临崩溃边沿,故孔明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   

  吴国经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   
  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走难到江南同时,带备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   
  原本东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   
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因此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
    
  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其中一大部份,为减轻负担,逐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    
  东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瞅瞅~~~{:5_114:}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5_141:}{:5_141:}资料注意加上高亮啊~~~一个个要俺提醒多少遍~~~{:5_135:}

点评

你是版主呀 我只是实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25 20:03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5-1-18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