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04|回复: 17

浅谈唐代吐蕃政体制度和武器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15: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山复雪 于 2012-3-21 17:32 编辑

谈到唐代吐蕃,如果穷枝逐末繁衍开来无疑是件幸苦的事,写者幸苦看客也烦。在这里只是希望有可能为游戏(MOD)提供点素材,仅此而已,其中定有不详实甚至谬误之处,还望谅解!毕竟游戏只是游戏。
一、种族渊源
据《册府元龟》记载:“吐蕃…本西羌别种,西羌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而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
二、自然环境与社会概况
羌地,素来苦寒,《册府元龟》记载:“雷雨风雹霰雪,每隔日有之。夏节气如中土暮春之月。”畜牧业为基础产业“俗羊牛羊,取乳酪用供食用,兼取毛为褐而衣焉。”饮食业不发达,尚以炒制的麦为主食,“以麦为麨”。
强烈的游牧民族习惯,其统治者除了居于像逻些(今拉萨)这样的大城,便居于“大拂庐”(毡帐),“其百姓皆居小拂庐,而无分别。”“随水草而居,不常厥所。”
存有君长友伴殉葬的风俗,这些友伴号称“共命人”,数量不多不过5人,而且这是世袭官职,“父死子代,绝嗣则近亲代焉。”在当时,这应该是种荣誉。
视鼠类为吉祥物,“其国禁杀鼠,杀鼠者辙加其罪,俗亦爱而不杀。”
对战功很看重“战没者,为甲门;奔败者,加狐尾于首,以示终生之耻。”
在松赞干布造字之前结绳记事,“其俗刻木结绳”。
三、文明伊始
松赞干布姓“不夜”,有的史料又名“窣勃野”,是吐蕃王系传承中的第32代赞普,《册府元龟》称其“用刑严峻,喜怒无常。”如在野外遇有人驱马、牛超到前面,松赞干布必定“以剑斩之,首坠于前侧,用以为欢。”这样的一个统治者却非常明白:文字是文明最重要的载体。
随着吐蕃的壮大和同周边国家的日趋频繁交流,原始结绳刻木记事的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式,已经严重影响吐蕃的发展。有鉴于此,松赞干布决心脱离窘境。《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干布多次派遣大臣去天竺学习,始终未能成功。最后,还是大臣屯米阿奴之子屯米桑布扎,携“满斗金粉”师从天竺大婆罗门李瑾,模仿喀什米尔文字创出藏文,随屯米而来的还有大乘佛经典籍。
据说,松赞干布为掌握这新创立的文字,曾勤勉学习四年之久。虽然松赞干布积极推广、引导,但这时侯吐蕃文毕竟是新兴事物,要想让臣民(主要是官僚)尽快接受并主动使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松赞干布等不起,吐蕃更等不起!怎么办?这时候屯米带来的佛经典籍起了关键作用。众所周知,无形无质的宗教最能影响有形有质的人脑。想求来世福报?念经吧!想证今生功果?念经吧!啥?梵文看不懂,没关系!咱翻译成吐蕃文,《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曾广迎天竺、尼泊尔诸贤者,入吐蕃翻译经文。就这样,吐蕃文伴随着佛经逐渐在吐蕃推广开来。然而,令松赞万万没料到的是,从此佛教也在吐蕃扎下了跟,并且影响了今后数千年,当然这是后话。
结合上述信息,可以推测在游戏中(特别注意是在游戏中)松赞干布的性格偏向“残暴”,同时具有“天资聪颖”甚至于“才华横溢”的特性,“虔诚”(针对佛教)的程度并不高,因为造字之前的吐蕃文化很明显属于“多神教“或“萨满教”,而松赞干布推广佛教的原意只是借此加强统治(隐含有借助佛教对抗苯教的意思,但这不是今天的话题,就此打住)。

四、政体制度
造字是文昌,下面谈谈政通。在松赞干布之前,吐蕃除了大论、小论以外,其余“不常厥职,临时统领。”所谓“临时”就是一事一设,事毕无权,事无巨细均需通过赞普、大小论。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应统治国家的需要。
据《贤者喜宴》中记载:松赞干布组织制定的《六类大法典》,将吐蕃划作5大“如”,18个地区势力范围,61个“桂东岱”。将“雍人之部”划分为“更”及“扬更”;由“三尚一论”掌管中央,“三勇部”卫戍边地哨卡。
也不必穷究5“如”到底在哪,只作大体了解:
1、        伍如:以拉萨小昭寺为中心
2、        约如:以雅隆昌珠为中心
3、        叶如:以香之雄巴园为中心
4、        如拉:以柴之土巴纳为中心
5、        苏毗如(波如):以苍甲雪达巴园为中心
“如”实际上的意义是大军区和省级行政级别的综合体,其军事长官称之为“如本”,设上下2个“如本”,各配副将;其行政长官称之为“奎本”。
至于“桂东岱”实际上要分开解读,“东岱”是“如”之下的行政区划,每“如”有10个“东岱”,再另加11个“同乔汉户东岱”,正好61个,而“桂”则指贵族将领,据此我理解“桂东岱”是地方驻军军区和市级行政级别的综合体,其军事长官称之为“东本”,其行政长官称之为“域本”。
18个地区势力范围:应指分封诸大贵族的自治领,等同于现代的中央直辖市。
所谓“雍人之部”指的是从事民事人员的总称。
“三勇部”是边防驻军军区,其中吐谷浑6东岱属“下勇部”。
其他的官职还有:“玛本”(军事长官),没有指明具体级别和职权,我推测应该是中央卫戍部队的高级军官;“戚本”(司马官),职责是为王领路,可以理解成禁卫军长官;“安本”(度支官),管理粮食及金银,还掌管行政处罚(罚款)的权力;“楚本”,负责管理牦牛,安设帐篷等,可以视作后勤主管;“昌本”,行使审判权利,即法官和检查官的综合体。
吐蕃疆域
吐蕃疆域.png
西藏的帝国在公元700年.jpg
古代吐蕃行政区划图
截图00.jpg
  ps:如需原图请见附件。


现根据有关史料,列出松赞干布时代主要官员情况如下:
官职        姓名        备注
吐蕃之奎本        噶尔•东赞域松        即吐蕃名相禄东赞
香雄之奎本        琼波苯松孜        
苏毗之奎本        霍尔恰秀仁波        
齐布之奎本        韦赞桑贝来        
同乔之奎本        久若结岑扬恭        
上伍如之如本        那襄结干        骑白鬃灰白马,花边红旗
副将        嫩番松        
下伍如之如本        贝•杰桑达拉        骑赤色豹纹马,红色吉祥旗
副将        薛普奎赞        
上如拉之如本        没卢氏结岑桑格        骑鹅黄红鬃马,白狮悬天旗
副将        襄岱古策        
下如拉之如本        琼波玉素普        骑棕色黑鬃马,黑色吉祥旗
副将        貅•赞热拉赛        
上叶如之如本        琼波达桑东        骑赤色火花马,黑旗白心,画鹏鸟
副将        措热再隆        
下叶如之如本        桂墀年扬却        骑青骢马,淡黄花边旗
副将        朗巴衮乃        
史料中未记载苏毗如“如本”的资料,暂不知其详。我推测以上四如均属藏地,而苏毗如为附属,即为边疆地区,可能由三勇部的军事长官代行军权。
另外《六类大法典》还完善了“告身”制度,进一步明确臣民的等级划分,还是用列表方式表述:
臣民等级        告身形式
大贡论        大玉文字
次贡论、大内相        小玉文字
低级贡论、次内相、决断大事        大金文字
低级内相、噶论        小金文字
低级噶论        颇罗弥
寺院之阿阁黎、持咒者及高低级权臣        大银文字
君长护卫、“苯”教徒、向导、牧官等        小银文字
父民六族 注①        青铜
东本、如本        铜文字
作战勇士        铁文字
一般属民        白木水纹的文字

注①:父民六族解释起来比较繁琐,简单的说就是吐蕃的先祖遗族。
五、武器样式
据《册府元龟》记载:起初吐蕃人“其战必下马列行阵,…。枪细而长于汉者,弓矢弱而甲坚。人皆用剑,不战,负剑而行。”典型的骑马重步,主要依靠自然环境击败来犯之敌。但经过发展,与唐帝国争锋时吐蕃人应具备极强战术素养,拥有强大的骑射军队,灵活机动。
截图21.jpg 截图22.jpg 截图23.jpg 此3图均引自《考古发现所见吐蕃射猎运动》

下面着重介绍吐蕃武器的形式,其中未注明者均引自《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一书,特此声明。

梵文:dhanus,chapa;藏文:gZu 和 箭 梵文:sara,bana;藏文:mDav
截图01.jpg
木制或竹制的弓很自然地握在“智慧”左手中,通常与握在“方法”右手的箭相配。作为智慧和方法的象征物,它们搭配在一起既表示弓的智慧特质可以像箭一样“投射在”方法或方便上,有表示圆满的智慧可以“促使”“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1]的完善。当神灵的左手握着尚未拉开的弓箭时,它们象征着智慧和方法的一致或智慧与止观的结合。当搭箭于弦拉弓待发时,弓通常象征着神灵殊胜“三界”,而箭则象征着刺穿冥想和迷信等谬见。当箭瞄准怨敌之心脏时,它代表智慧和旨在实现法身之慈悲的强烈和自主的行动。此时,怨敌代表痴愚,怨敌的心脏代表“意”。在对某些神灵进行描述时,弓箭也可以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弓代表“方便”,可以投射在智慧单头箭上或刺穿“觉识”。
金刚乘中弓的形状一般与丘比特惯用的希腊弓形状相仿,是源自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皇室兵器”。在印度史诗般的战争中使用两种形状各异的弓:“自用弓”(长弓)及较短的“复合弓”(混合弓)。长弓用整根木头制成,用的箭长五拃,是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长弓的标准长度也是印度的一个测量单位,一“弓”[2]等于四轸[3]。一轸指的是从肘部到伸直的中指间的距离。一轸可再分为二十四指宽。四轸相当于人的身高。复合弓是用木料和角料黏合制成,用的箭长四拃,是战车驭手和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
蒙古骑手在拔都[4]和速不台[5]的率领下有效地运用了复合弓的独特特性(用力向后拉弓以克服其自然弯度)。蒙古弓的张力非常大,因此,其射程是中世纪十字弓射程的两倍,而且射发更迅速、更远,它也能轻而易举地穿透迷惑不解的东欧条顿骑士的铠甲。在成吉思汗抵达之前,藏人就已掌握了同样的骑术和箭术。成吉思汗征服了中亚和中国内地大部分区域后,他们被平和而至的佛法所征服。但竞技马术和射箭依然存留下来,成了西藏和不丹的一种体育运动。
在藏族艺术中,弓可以被画成多种样式,从简单的木制猎用弓到众神使用的装饰珠宝的奢华弓不等。弓的两端通常装饰着卷叶饰,中央把手一般裹有兽皮、毛毡或皮革。复合弓可以画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即:下侧或“腹部”的竹制部分及外部或“背部”上的牦牛角。复合弓的弓身也可以缠上丝线,中央把手的两端挂有叶状纹饰。怒相大黑魔护法[6]身背一把黑铁弓,而罗睺神则身背一把双头蛇制成的弓,双头蛇的两个蛇头嘴咬弓弦,把弓弦撑开。
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箭有许多不同的梵文名称。“sara”,“ishu”,“bana”和“bhalla”这些词通常指的是藤制或竹制的“芦苇箭”。这些古代箭带有铁头或骨制头及用苍鹰、鹅或孔雀毛制成的舵尾羽翼。“naracha”和“nalika”这两个词指的是用铁制成的箭,因为这种箭比较重,因此只有短箭杆,射程也短。可能会在这种铁箭上涂上油以便近距离地捕杀大象。显然在印度战争中,普遍使用涂过油的箭,涂油既可传导毒粉,又可当成一种润滑剂,使箭能更深地插进肉里。毒头箭叫做“alakta”,“digdha”和“lipta”。火箭[7]要在沥青中浸泡,在吠陀时期,它们被画成一种“火器”[8]。“vipattha”是五拃长的一种木制箭,而“vaitastika”是一种非常短小的木制镖箭或弩箭,长度只达一拃,是用十字弓射发出。
藏式箭也有多个名称和式样,例如:竹箭[9]、铁箭[10]、毒头箭[11]、长箭[12]、真言箭[13]、火箭[14]、花蔓箭[15]和强力箭[16]
在传统上,藏式箭舵尾羽翼是从胡子鹫或称髯鹫[17]的羽翼上剪下来的,将三个或四个半扇面型的羽翼粘在一起,然后用丝线把它们捆在箭杆较低处的凹槽里。箭杆本身是用一根笔直的细竹子制成,上面有三个被磨光的节。箭头可以制成如下形状:带尖的管状套箍;三角形铁刀身;弯曲的矛状头或一个倒钩。箭杆飞行的一端刻有深槽,弓弦可以放在其中。吉祥的五色丝绸常粘绑在箭的末端。
大成就者娑罗哈[18]及其伴偶空行母的传说或许能最充分地展示箭的象征意义。娑拉哈是一位制箭大师,常被画成正在观看箭杆以确实其是否光滑和笔直的样子。此时,箭杆代表中脉,而三个光滑的竹节代表收缩中脉的三大脉结的开关。三个舵尾羽翼代表“三身”的结合、身、语、意的净化、殊胜“三界”、“三时”和“三毒”。箭杆顶端插箭头的四个断口表示佛教中的各种四组佛像、“四禅”、“四念”、“四无量”、“四行”、“四喜”和不同层次的密宗经文。箭头象征着单一的、具有渗透力的“觉识”,五色丝线代表“五佛智”,低槽的两侧表示绝对和相对真理的结合。



[1] 五行,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五种修行方法。

[2] 梵文:dhanus,弓,指一弓的长度。

[3] 梵文:hasta,轸,指一手的长度(从肘部到中指尖的距离)。

[4] 蒙古文:Batu,拔都,人名。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钦察汗国的创建者。1227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推戴,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

[5] 蒙古文:Subedei Khan,速不台,人名。蒙古国开国功臣。先世为蒙古贵族的世袭奴婢。速不台早年随成吉思汗,为其军事侍从,以勇猛善战闻名。

[6] 梵文:Eunuch Traksad Mahakala,大黑魔护法,神名。

[7] 梵文:agnibana,火箭。

[8] 梵文:agneya,火器。

[9] 藏文:Myug-mdav,竹箭。

[10] 藏文:lCags-mdav,铁箭。

[11] 藏文:Dug-mdav,毒头箭。

[12] 藏文:mDav-chen,长箭。

[13] 藏文:Thun-mdav,真言箭。

[14] 藏文:Mevi-ndav,火箭。

[15] 藏文:Me-tog-gi-mdav,花蔓箭。

[16] 藏文:mDav-bo-che,强力箭。

[17] 髯鹫,欧洲最大的猛禽,生活于比利牛斯山到中国北部山区,体长约3、5英尺,翼展常常接近十英尺,它类似雕又类似鹫,亦称“胡子鹫”。

[18] 梵文:Saraha,娑罗哈,人名。

虎皮弓套 (藏文:sTag-shubs)和豹皮箭囊(藏文:gZig-ral)
截图02.jpg

金刚乘中的弓常常插在豹皮或虎皮弓套中,弓套斜挂在勇士神[1]的肩上或腰间,常常与虎皮或豹皮箭囊搭配在一起。子宫状或阴道状的豹子斑点象征着阴性的智慧,而生殖器形状的老虎条纹则象征着阳性的方法或方便。作为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豹皮和虎皮围腰分别围在怒相空行母女神和饮血金刚男神的腰间。怒相大黑魔护法的身体右侧挂有一个虎皮箭囊[2],左侧挂有一个豹皮弓套[3]。在大部分勇士神的肖像画法中,虎皮豹皮经常颠倒使用,即:弓套用虎皮制作,箭囊用豹皮制作。


[1] 梵文:Begtse,勇士神或护法神。

[2] 藏文:sTag-ral,虎皮箭囊。

[3] 藏文:gZig-shubs,豹皮弓套。





宝剑(梵文:asi,khadga;藏文:Ral-gri)
截图03.jpg 截图04.jpg
宝剑主要是智慧的象征或断灭愚痴和障蔽的觉识。喷焰宝剑是智慧菩萨文殊师利的两大标识之一。他用右手高举宝剑,其左手所持莲花上托着的《般若波罗蜜多经》与之相配。喷焰宝剑代表文殊菩萨敏锐精确的觉识,这种觉识可以断灭一切诱惑,揭示空性的真谛。经书则说明他渊博的学识。在尼泊尔,人们认为文殊菩萨用其“愚月剑”[1]斩断了环围乔巴峡谷[2]群山的环带,使曾溢满峡谷的湖水排出,形成了加悳满都峡谷。他也因把知识和文化传到尼泊尔而享有盛名。据信,在中国,文殊菩萨居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五座山峰代表文殊菩萨头顶的五个智慧肉髻。文殊菩萨的许多人形化身,如:赤松德赞、萨迦班智达、宗喀巴[3]和隆钦巴[4]都有莲花托着宝剑和经书的标识。
智慧剑[5]也是许多本尊神和怒相神表示胜利的武器,此时,其作用是斩断和摧毁一切障魔和怨敌。这些神灵都用右手持剑。某些无上密宗瑜伽(如怖畏金刚)所持的宝剑也象征着得到获得成就所需的八大神通力,如,第一是“剑力”[6]。它给人力量以消灭佩带觉识之箭的敌人,也象征赋予了八大神通力。其他七大神通力分别为:2)千里眼[7];3)飞毛腿[8];4)隐身术[9];5)炼丹术[10];6)飞天[11];7)能够移位,显现多种化身[12];8)具有穿行各界的能力[13]
智慧剑是用蓝色的铁制成,宝剑的双刃上盘旋着卷旋的火焰,剑尖周围射出一道智慧之火。剑柄用黄金制成,顶端有一个半截五股金刚球饰。双刃剑的剑身象征着相对和绝对真理的统一。锋利的剑尖象征着智慧的完美。熊熊燃烧的烈焰象征着智慧觉识之火喷射十大方向。在某些勇士神的身上,特别是中央神与四方神形成一组的情况下,他们的宝剑常常被认为是用铁、水晶、铜、金和琉璃制成的。宝剑(或十字金刚杵),也是羯磨部怙主北方绿色佛不空成就如来“一切遍”的标识。




[1] 梵文:Chandrahasa,愚月剑。

[2] 原文:Chobar Gorge,乔巴峡谷,地名。

[3] 藏文:Tsong-kha-pa,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生于青海湟中,幼幼从噶当派名僧达玛钦出家,学习显密教法十年,十六风赴西藏深造,先后在前后藏各地投师求法,在噶当、萨迦诸大师指导下研习五论、五明、兼通显密,造诣颇深。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阐明显密两宗修行次第,提倡不分显密都必须恪守戒律,形成一代宗风。

[4]  藏文:klong-chen-rab-vbyams-pa,隆钦巴,1308年~1364年,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派开创祖师。随从噶玛巴·饶迥多杰、萨迦喇嘛丹巴、宁玛仁增钦摩等人学习宁玛派及其他教派之密法。曾遍游西藏游西藏各著名寺院以及印度、不丹等佛教教圣地,并于丹建有一座塔尔巴林寺,传授宁玛派教法。一生曾修订过许多宁玛派之密法,论著颇多,共有二百五十三篇,其中最著名的《七宝藏论》为宁玛派僧人必读之经典。

[5]  藏文:Ye-Shes-ral-gri,智慧剑,八大神通力之一。

[6]  梵文:khadga-siddhi,剑力,八大神通力之一。

[7]  梵文:ananja-siddhi,千里眼,八大神通力之一。

[8]  梵文:padalepa-siddhi,飞毛腿,八大神通力之一。

[9]  梵文:antaradhana-siddhi,隐身术,八大神通力之一。

[10] 梵文:rasayana-siddhi,炼丹术,八大神通力之一。

[11] 梵文:khechara-siddhi,飞天,八大神通力之一。

[12] 梵文:bhuchara-siddhi,能够移位,显现多种化身,八大神通力之一。

[13] 梵文:patala-siddhi,具有穿行各界的能力,八大神通力之一。



盾牌(梵文:phalaka,khetara,carma;藏文:Phub)
截图05.jpg
作为保护性的器物,盾牌常与剑搭配在一起成为防御和进攻的一对武器。阳性的“方法”右手挥舞着利剑,而阴性的“智慧”左手挥舞着防御性盾牌。
在藏族艺术中,盾牌被一成不变地画成圆形,通常饰有一个八瓣莲花图案或一个八辐金轮,或许这是强调其智慧方面。呈放射状的同心圆环也画在其中心点的八辐轮辐的后面,使它看起来像个藤编或柳条编制的盾牌(印度和东南亚的防暴警察现在依然常常使用这种盾牌)。在描给金刚乘神灵时,有时规定盾牌必须是铁制的,但在绘画中,盾牌可以用铁、青铜、黄金、犀牛皮、牛皮、柳条或虎皮是制成。在古印度的战争中,犀牛皮是制作盾牌的最佳材质。与木和铁不同,在重击之下,犀牛皮不会劈裂或出现凹陷,对于一般武士而言,牛皮比较易于获得。圆形牛皮被铆钉钉在盾牌圆形铁框上,常用四块中心铁或青铜饰作为装饰。盾牌外侧常常使用牛皮,内侧则使用虎皮为衬。这样的皮盾牌叫做“cama”,而铁盾牌一般叫作“phalaka”。
由于是成对使用的器物,因此,像怖畏金刚、时轮金刚、金刚力士[1]和大红欢喜天[2]这样的神灵都佩带这样的剑和盾牌。盾牌基本上象征着保护和战胜敌人。怖畏金刚的盾牌代表佛陀战胜魔的攻袭、战胜一切敌人及用他无懈可击的智慧成成就护佑芸芸众生。时轮金刚铁盾牌代表“身”的躯干,其剑代表“风”。


[1]  梵文:vajravega,金刚力士 ,神名。

[2]  梵文:Ganspati,欢喜天,“大圣欢喜自在天“的略称,神名,亦称“大圣欢喜天”、“圣天”、“天尊”。

天蝎柄剑(梵方:vishciha-Khada;藏文:Ral-gri sding-pavi-yu-ba-can)
截图06.jpg
天蝎柄剑柄是用蝎子黑色背部和尾部制成,蝎刺形成一个把手,蝎钳成为剑柄 ,火焰团围的剑身宛如一个长长的铁舌从其口中伸出,由于是一件令人极为恐怖的武器,因为,只有与疫病和天灾有关的神灵,如怒相灾祸女神独髻母[1]的某种化身,才会挥舞它。护法的勇士神也挥舞此剑,代表他具有摧毁战场上的疾病和瘟疫的能力。
这种剑的剑身用陨铁制成,旋转的团团火焰盘缠在剑身上,表明其锋利无比和无坚不摧的金刚特质。蝎子的身体可以画成有腿或无腿,身体上布满眼睛,张开的大嘴里常画有尖利的门齿毒牙。很可能,这种剑具有刺杀没有资格但又去舞剑之人的力量。




[1] 梵文:Ekajati,独髻母。女神名。

水水波利刃(梵文:churi,cjurika;藏文:Chu-gri)
截图07.jpg
渔夫刀带有水波纹刃口,在藏文中被 称作“水波利刃”[1]。作为手持器物,某些怒相神的右手持有这种剃刀般尖利的水波利刃,其部众中的众多不同精怪也挥舞水波利刃。水波利刃源自印度渔夫的传统利刃,他们用它来刮鳞和剔除内脏。在印度的沿海渔村依然可以见到利刃的多种变体。利刃常常插在一个木座上,用双脚把木座夹住,这样就可以腾出双手来处理滑腻腻的鱼。
在藏族艺术中,这种利刃就是中等长度的水波利刃。利刃从摩羯张开的大嘴里的“鳄鱼钳”中伸出,装饰华丽的短柄末端有一个金刚杵或一个珠饰物,利刃刃口被画成铁的深蓝色,饰有摩羯的手柄是用黄金制成的。藏式水波利刃与印度尼西亚的蛇形剑惊人相似。在传统上,这种蛇形剑用陨铁制成,剑出鞘时必须带血。
佛教的利刃象征着斩断轮回,因为,它切断了芸芸众生的内脏(固有存在的空性)、鳞(相对境的显现)、头(生的轮回与再生)和尾(业的倾向)



[1] 藏文:Chu-gri,水波利刃。
飞飞镖(梵文:bhindipala,shakti;藏文:Bhi-dhi-pa-la,sak-ti)
截图08.jpg
三角形的铁制飞镖带有三根孔雀瓴翎,是怖畏金刚的右手器物,这个金刚杵形状的镖身有三个面,象征着断灭贪、嗔、痴“三毒”,而三根孔雀代表着怖畏金刚的殊胜三界,飞镖镖身和孔雀的结合也象征着“主观性和客观性”二元概念的净化。
怒相女神班登拉姆[1]以独髻天母[2]化现时,她的右手拿着同样的武器,是一个叫做“sak-ti”的带有孔誉翎的小型飞镖。这物同样象征着女神战胜”(三个镖面)和“三界”(三个孔雀翎眼)
梵文词汇“ bhindipala”指的是一种短镖或一种带尖的投掷物。根据一些藏文传说法,怖畏金刚手持的飞镖就是带孔雀翎的锥形瓶口花[3],它装饰在礼器的口部。




[1]  藏文:dpal-ldan-lha-mo,班登拉姆,藏传佛教著名的女护法神,她一身深蓝色,生有一面、二手,骑一匹骡子。女神右手挥舞一根巨大的饰有金刚杵的檀木杖。左手放在胸前,持盈满童血的颅骨(童血是从乱伦所生的孩子身上取出的)。女神穿黑丝衣和粗布制成的围腰,头饰为刚刚割下的头颅串成的花环,系蛇腰带,整个身体用梵烧尸体的灰烬涂裹。女神生有三眼,獗獠牙,头发直立,戴子孔雀羽毛冠。

[2]  藏文:gTso-ma Re-ma-ti,独髻天母,神名。

[3]  藏文:Kha-rgyan,瓶口花,插在宗教器物等口部的吉祥或孔雀翎所制装饰物。

镰镰刀(藏文:Zor-bo,dGra-zor)
截图09.jpg
弯形镰刀作为一种武器用来肢解敌人的四肢并砍杀他们。伴随怒相神部众的小精怪的手中常画有镰刀。镰刀象征着斩断一切恶业。与播种过程中“颠覆地下世界”的犁地情况相反,在收获的善业中,镰刀是在“颠覆地上世界”。镰刀有一个锋利的、带钩的蓝色的铁制刀身,它插在一个金色手柄上,手柄上带有摩羯和金刚杵饰物。

犁犁铧(梵文:Langala,hala;藏文:Thong)
截图10.jpg

犁铧象征着神具有摧毁或“颠覆地下世界”、龙众界和其他地下生灵的能力。当与镰刀一起使用时 这两件工具象征着播种和收获的善业。犁铧握在本尊神阎魔敌[1]众多左手中的一只手中,象征着他对“业”的控制。犁铧也握在中阴界[2]的内个饮血金刚神的左手里,它象征地表现死亡与转世之间的“中阴状态”




[1]  梵文:yanari,阎魔敌,魔名。

[2]  藏文:Bardo Thodol ,中阴界,中阴指的是前身已弃,后身未得,即死后未投生中间。

三三股叉(梵文:trishula;藏文:rTse-gsum,Tri-shu-la)


截图11.jpg
三股叉的字面意思是“三齿”,梵文称作“trishula”,其意为 “三个大钉或三个尖”三股叉是许多古代文化颇为熟悉的一种象征。作为渔叉,它是希腊和罗马水上神灵海神[1]和海王星神[2]。在现代星学中,三股叉象征着“上水”的海王星。三股叉也与宙斯的雷电和朱必特神的三个雷电有着肖像画法上的密法联系,这些东西常以三股叉的形式出现。早期基督教采纳了犹太教[3]献祭用的三股叉,代表圣父母、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但在中世纪时期,它变成恶魔的象征,成为撒旦[4]或恶魔般之人[5]的草耙。
三股叉的象征符号最初出现在米索不达美亚[6]和印度河流域的古哈拉帕文明的泥印上。在哈拉帕的文明中,它可能是湿婆的早期象征物。在吠陀神话中,三股叉被看成因陀罗的金刚杵或“雷电”上的三股叉(他的金刚杵最初被画成双头叉状)。在印度教中,三股叉是湿婆的象征,代表着他的意志力、智力和业力“三力”,也代表其品德超越三功德[7]。这些品德与创生、保护和毁灭之业相符。在印度教中,它们被拟人化为印度的三位一体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而“A-U-M”的发音与种子符号“OM”的发音相同。湿婆的三股叉也象征着殊胜三界和“三时”。
湿婆三股叉上的三个股叉也指湿婆的“三河之主”[8]的化身。梵文词“triveni”指的是古印度的恒河、朱木那河娑罗室伐底河[9]三大河流在普拉雅格[10]圣地的交汇。在这人交汇处每十二年要举行一次大宝瓶节[11]。从密宗意义上来看,这个交汇处代表着阴(恒河)阳(朱木那河)脉道的会合,它们聚合在一起,然后融入中脉中(娑罗室伐底河)。娑罗室伐底河曾经是印度北部的一条大河,现已干涸,但在印度传说中,人们依然认为它是时隐时现的一条河。在印度各地每一座湿娑教神殿里都可以见到铁制三股叉。其杆代表中脉,通过这个脉道,军荼利女神[12]升腾与在轮冠的千瓣莲花上的其主(湿婆)结合在一起。
在早期印度佛教中,三股叉构成了佛了陀首批古代标识之一,作为“梵天冠”的标识出现在佛陀的脚印上。这象征着“三宝的三位一体的佛陀有关道德、禅定和智慧之教义的《大藏经》[13]。在金刚乘肖像画法中,湿婆教的三股叉被采纳,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佛教武器,特别是与湿婆有关的神灵,在转轮王、怖畏金刚和大黑天神的武器。
佛教中三股叉通常置于红色檀香杆的顶端,底部用半截金刚杵、珠宝或球饰为饰。蓝色铁制三股叉的三个股叉代表三大脉道。三股叉延长的中间股叉一般被烈焰包围,象征从中央脉道升腾而起的“内火”。三股叉的两个外股叉上挂着铁环。这些环源自湿婆教的耳环供或手镯脚镯供的修法,象征着对湿婆的离弃和背叛。两个代表“二谛”的结合;四个环代表“四无量”;六个环代表“六度”。在铁制三股叉的下面常有一个干枯的骷髅,骷髅的下面常悬挂着一个红色的牦牛尾拂和一个飘动的丝带或旗幡。从密宗意义上来看,干枯的白色骷髅代表经过中央脉道的白色菩提心露的下降,红色牦牛尾拂代表红色菩提心露的上升。
根据神的化身,三股叉也可以看成是三叉军旗[14]、三股矛[15]、三股叉短杖[16]或三股叉天杖[17]。三股叉的杆上常有一个飘动的三角旗(三股矛在后面将有介绍)。三股天杖的形状宛如插在一根长木杆上的三股叉,可以有干枯的骷髅、牦牛尾拂和丝带。三股天杖可以画成一个顶部带有三股叉的嘎布拉天杖,或者以更简单的形式,即:顶部是割下的人头或插有骷髅的三股叉。
作为手持器物,三股叉主要象征着断灭“三毒”,把原始的愚昧变成中股叉的智慧之火。三个股尖也象征着神灵的“殊胜三界”、“三时”、“三身”及空性或身、语、意的结合。三股叉的藏文词汇是rTse-gsrm”有三个尖”的意思,与代表“三根”或“三脉”[18]的词汇相近。此处,“三根指的是大乘佛教中的佛、法、僧三位一体,也指金刚乘中的大师、本尊和空行母的三位一体。



[1]梵文:PoSeidon,海神。

[2]梵文:Neptrne,海王星神。

[3]原文:Judaism,犹太教,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宗教。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这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并认变教义、教授系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

[4] 原文:Satan,撒旦,谓专事抵挡山地为敌。在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中为魔鬼之名。

[5] 原文:Lucifer,形容恶魔般的人。

[6] 原文:Mesopotamia,米索不达美亚,位于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两河流域。

[7] 梵文:guna,三功德:1)微尘功德;2)黑暗功德;3)精力功德。

[8] 梵文:triveni,三河之主。

[9] 梵文:Sarasvati,娑罗室伐底河,印度河名。

[10] 梵文:Prayag,普拉室伐底河,印度河名。

[11] 梵文:Maha kunbh Mela ,大宝瓶节,印度的一个宗教节日。

[12] 梵文:kundalini,军荼利女神,女神名。

[13] 梵文摘:Tundalini,军荼利神,女神名。

[14]  藏文:Ru-mtshon-rtse-gsum.三股叉军旗。

[15]  藏文:mDung-rtse-gsum,三股矛。

[16]  藏文:dByu-gu-rtse-gsum,三股叉短杖。

[17]  藏文:Kha-twam-ga-rtse-gsum,三股叉天杖。

[18]  藏文:rTsa-gsum,三脉。

三三股矛(梵文:Kunta-trishula;藏文:mDung-rtse-gsum)
截图12.jpg
三股叉常被画成某些最怒相神灵的器物,如“拯救灵魂”的大黑摩护法神和蓝色四面蓝色大黑天神。这种精致的三股叉头成为斧子、矛和钺刃口的一部分,使臂、刺、砍、钩的功能大大增加。矛头中间的饰钮可能是一个骷髅头,从骷髅头顶伸出一个喷焰矛尖。在中央饰钮下面,从怨敌血淋淋的骷髅头的大嘴里伸出矛尖的管状底部,仿佛这颗人头是贯穿颈部和嘴里后插在杆上的。有时,这颗血淋淋的人头的舌头向上突起,表明该怨敌是一个起尸[1]鬼。在血淋淋的人头下面有一面盘绕在一起的三角形长战旗,战旗可以用丝、毡和皮制成或用从怨敌尸体上剥下的人皮制成。三股矛的长矛杆通常用红檀香木制成,。其底部用半截金刚杵作钮饰。
这种三股矛的基本形状是一个长长的三角形旗幢,其三叉头是斧、矛、钩刀的结合。蒙古骑兵用它做军旗,在大获全胜后。他们经常把敌人指挥官的首级挑在棍或矛上。三角旗通常用红色或黑色丝绸制成,用毡或皮镶边。三角形的齿形外沿呈火焰状或龙背鳍状。齿状旨在造成一种波浪涟潴的效果,瑟瑟风声宛如骑兵呼啸而来参战,使旗手信心倍增,也令敌军闻风丧胆。牦牛尾幢是蒙古战旗的主要标识之一,成吉思汗把九牦牛尾幢标识作为他的军旗。牦牛尾一般为红色或血红色,表明旗手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不可战胜。




[1] 梵文:vetala;藏文:Ro-lang,起尸,死尸复起。

矛矛翼(梵文:kunta - pataka ;藏文:mDung - dar )
截图13.jpg

矛翼也可以称作“翼旗”[1]或“军旗”[2],是蒙藏勇士的标识。作为一种标识,常握在蒙藏地方勇士神的手中。矛翼的形状与上述三股叉相似,是系在矛杆上半部的波纹的三角旗蟠。该矛翼一般用丝绸制成,用毡、兽皮或皮革镶边,颜色各异。怖畏金刚手持之矛的矛翼是红色的,而欢喜大黑天神[3]手持矛翼为“罂粟色”。某些神灵手持矛翼,矛翼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标识,标识上饰有丝绸流苏,有时矛翼的样式极为简单,只是系有一根飘逸的丝带。




[1] 藏文:Ru 一dar ,翼旗。

[2] 藏文:Ru 一mlshon ,军旗C

[3] 藏文:Ganapati Mahakala,欢喜大黑天神,神名。

短短橛(梵文:danda , gada ;藏文:dByug - pa , Be - con , Beng )
截图14.jpg
短橛是一种武器,可以粉碎、切断和压碎东西,主要象征着粉碎由“业”而生成的愚昧之障和精神上的污垢。作为右手“方法”的器物,短橛形状各异,从精致的锥形杆到装饰极为华丽的木制或金属“城堡”状不等。
在古印度战争中,沉重的短橛是身体强壮之人首选的武器,在训练摔跤者技巧时仍可看到这一传统,摔跤者用一对木短橛进行气力训练。力大无比的猴王哈努曼[1]是印度摔跤者的庇护神,它挥舞的就是短橛。好战的印度教神灵所用的短橛常被画成被拉成扁平状一大块金属片,插在木制锥形杆上。在印度史诗中,战争中的石制短橛被称作utha ”或“lagudha " ,铁制短橛叫做“sthuna " ,而沉重的木制短橛则叫做“danda ”、gada”、“bhusundhi ”、“mudgara ”或“musala ”。
最常见的金刚乘神灵的短橛有一个锥形长木杆,其细长的底座上有一个小珠宝饰或半截金刚柞饰,杆顶有一个大的半截金刚杵饰、珠宝饰或三股叉饰。其杆是用坚硬的金合欢木[2]或红色檀香木[3]制成。杆的上半部通常饰有一捆丝带攘。珠宝镶顶的短橛是多闻天王几种化身的器物,多闻天王的器物常被画成短橛,上有一个如意宝饰、一个火焰宝饰和一个“珠宝花蔓”饰。有金刚杵饰顶的橛一般被视为短橛,是众多本护法神手中常持的器物。
大黑天神的众多化身都手持巨形檀香木橛[4],它们均有具体的画法。持橛大黑天神的一个化身手持一个饰有珠宝的巨型檀香木橛。从橛顶喷出一股烈焰,从橛顶喷出一股洪水,与此同时,众神和阿修罗大军正在橛的中央处战。持橛大黑天神的另一个化身手持檀香木橛,橛底有一个三角形的铁金刚橛的橛身、一根滚花手柄、一根镂空的橛杆,橛顶有一个火焰宝饰或多面珠宝饰。短橛镂空的檀香木杆被画成城堡状[5]。城堡中的众神和阿修罗大军随时准备被持橛大黑天神放出参战。这些“城堡”状短橛被画成檀香木杆的镂空结构,呈长方形剖面状,橛身有几个稍稍打开的孔道。孔道后面是众神与阿修罗交战或准备交战的场所。该短橛有金刚橛饰顶,橛身三面代表着断灭“三毒”,而正在交战的众神和阿修罗大军代表着断灭另外两毒“慢”(神)和“嫉”(阿修罗)。
大黑天神另一个三联神化身叫做“三大具善”三大具善”[6] ,其双手挥舞着另一种形状的长橛。这个锥形橛是用红色檀香木的方剖面制成,其顶部四角各有一个锥状尖。短橛的长度与三大具善神的高度相同。他们用双手挥舞的方式表明这些短橛是战斗武器而不是权杖。在梵文中," danda ”一般指手杖,而“gada " 一词更具体地代表权杖。在藏文中," dByug 一pad ”或“dByug 一to ”一般指棍棒。更具体地说," Beng ”一词用来描述大黑天神的短橛,而" Be 一co ”用来描述多闻天王的短橛。另一种武器用锥形的红色檀香木制成,常常被错认为是短橛,而它是吉祥天女的拘鬼牌(参阅后面描述)。


[1] 梵文:Hanuman,哈努曼,印度猴王名。

[2] 梵文khadira,金合欢木,树名。

[3] 梵文:chandan,红色檀香木,树名。

[4]  藏文:Tsan-dab-kyi-beng-chen,巨形檀香木橛。

[5]  藏文:RGzong,城堡。

[6]  藏文:Legs-ldan-mched-gsum,三大具善,大自在天的异名。

横横棒(梵文:gandi ;藏文:Gan - di )
截图15.jpg


“巫术棒”或“魔力棒”[1]是怒相护法神“宝帐估主”[2] 的独特器物。由于大黑天神的这个化身被视为游牧部落人的帐篷,因此,人们常误认为它来自中亚。但宝帐怙主最初是信奉佛教的印度最大的佛学机构那烂陀寺[3]的保护神,其名源自《金刚估主密续》 [4]
木横棒具有寺院锣的功能,要用小木褪敲击来召唤僧众参加宗教课程或其他日常木横棒用一块白檀香木或雪松木制成,约长六英尺(84 -108 指宽),宽六指,厚二指,在仪式上使用时,木横棒既可以用绳子挂在木框上,也可以扛在肩上进行敲击。据说,木横棒发出的声音可以恫吓四魔,它甚至用于释迎牟尼在世时期。
作为武器,需要水平握着“魔棒”,把它横放在宝帐怙主的两个主臂上。宝帐沽主被画成“身强力壮的侏儒”[5],呈蹲伏状。从古印度战争更为创新的军事战术来看,很可能会让侏儒挥舞横棒。由于身体肌肉结实,短腿粗壮,侏儒象征着巨大的力量、稳定性和耐力,被视为印度的夜叉[6],即:“侏儒精灵”。在早期印度教和佛教建筑中,侏儒雕像常常被画成承托庙宇屋顶的横梁或洞穴顶部。在战争中,侏儒勇士挥舞横梁为障,抵挡敌人的马蹄和马腿。
宝帐估主的横棒被画成一个沉重的方形红檀香木横梁,整根横梁上有几个城堡门道,这些门道把众神和阿修罗的联军遮挡起来。横梁两端是对称的两个沉重的金钮饰,在传统上,饰钮形似镶嵌莲花的珠宝、金刚杵或漩涡状摩揭尾图案。




[1]  藏文:vphurl-gyi-gan-di,巫术棒或魔力棒。

[2] 梵文:Panjara Mahakala ;藏文:Gur mGon 一Po ,宝帐估主,密宗一智尊所现护法神,神名。

[3] 梵文梵文:Nalanda ,那烂陀,古印度摩揭陀国:舍城东的著名寺院,在今印度比哈尔地方,经历代国王扩建,梦印度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最高学府。全寺分八个大院。中国玄类、义净等人也曾来此地就学多年十二世纪被毁。

[4] 梵文:vajra Panjara Tantra ,《 金刚估主密续》,经文名。

[5]  藏文:Mivu 一thung 一gel 一ba ,身强力壮的侏儒。

[6] 梵文:yaksha ,藏文:gNod 一sbyln ,夜叉,汉译“捷疾鬼“。佛教八部众之一,以毗沙门天的眷属的身份护北方。一说该夜叉与罗刹同为伤害人畜的恶鬼。
板斧(梵文:parashu , Kutara,kulisha;藏文:dGra-sta,sTa-re)
截图16.jpg
板斧既是砍伐工具,又是战斗武器。在古印度战争中,锋利的战斧是进行劈杀的主要武器之一,沉重的铁斧斧身可以制成多种形状,从传统的伐木者扁平的“斧柄带孔”的板斧到带有锋利乌鸦镐和插在沉重木棒上的月牙斧不等。
藏文对战斧的描述说明它是比印度原型更为温和的武器。月牙形藏式斧的斧身外形与怒相神“钺刀”或弯刀的刀身相似。斧身同样用一个摩揭张开的大嘴或一个叶状金座固定在斧的接点处。斧头接点的顶部和后背通常有两个半截金刚杵,象征着不可摧毁的“金刚”特质。板斧的锥形手柄用红檀香木制成,底部有一小块珠宝饰或半截金刚杵饰,杆的上半部系有一块打结的丝带。
作为右手“方法”所持的武器,板斧象征着断灭心中一切谬见和谬念;它斩 斩生死,斩断根干。藏文词“dGra 一sta ”有“敌斧”之意,暗指要用这种武器砍下深恶痛经和佛法怨敌的头颅。
铁锤(梵文:mudgara ;藏文:Tho-ba )
截图17.jpg


铁制“金刚锤”是右手“方法”所持的武器,象征着砸碎邪恶本性,尤其是贪、嗔、痴“三毒”。铁锤可以与金刚杵搭配使用。用铁锤将金刚杵钉进邪恶精怪的模拟像中,也可以把一组金刚杵钉在地上形成坛城或寺庙建筑的保护圈。
    锤头用铸铁或陨铁制成,但为某些神灵或出于某种仪礼目的也使用青铜、银或金制成的锤头。锤头形状像金刚铃,颜色为深黑色,表明它是铁制的。金刚锤接点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其顶部和背部无一例外都有两个半截金刚杵饰,锥形锤柄用红檀香木制成。与板斧一样,其手柄的底部有一个小珠宝或半截金刚杵饰,斧杆的上半部系有一条打结的丝带。
铁钩(梵文:ankusha ;藏文:ICags –Kyu)
截图18.jpg


金刚钩(或称铁象钩)传统上与套索搭配使用,是用于降伏的一对器具。金刚钩源自驯象人[1]用来控制和驯化大象的钩子。当钩子刺中大象皮皱褶的敏感点时,大象会按照某种方式行事。人们认为这些敏感点可能是古代针灸术的起源。作为器物,铁钩是驯服所有“野象”的武器。在佛教中,“野象”被比喻为未得到驯化的人心。在早期佛教中,大象钩和套索分别被视为“智慧”或“正见”、“意”或“念”的象征物。
神灵的“方法”右手常常挥舞铁钩,其食指上翘,呈“期克手印”[2]。更可怖的画法是铁钩刺人怨敌的心脏,套索捆住怨敌的脖颈和四肢。或许,从黑色马头金刚的化身火可以看到最令人信服的铁钩特性的表现形式。在画中,马头金刚挥舞着一个喷焰铁钩;食指翻威胁性地上翘,在翘起的指尖上有一个准备随时白人的黑色铁蝎。上翘和弯曲的食指、蝎刺和铁钩这些象征物表明期克手印表达的是令人生畏的蓄意害人之意。
铁钩的钩背与空行母的钺刀刀背形状相同,但铁钩画得更明显、更突出。摩揭张秒大嘴或金叶状座把钩背与钩的接点连在一起。接点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其顶部或背部通常饰有两个半截金刚杵或珠宝。铁钩的锥形手柄用红檀香木制成的,与铁斧和铁锤一样,其杆的底部有一个小珠宝饰或半截金刚杵饰。杆的上半部系有一个打结的丝带。这种降伏钩主要象征控制或勾住一切恶业,把芸芸众生推向或赶到解脱和免受轮回之苦的方向上去。


[1] :梵文:mahout ,驯象人


[2] 梵文:tarlani ,期克手印,具有威胁意思的手势。















套套索(梵文:pasha ;藏文:zhags- pa )
截图19.jpg

绳索通常握在某些神灵的“智慧”左手中,可以与右手握着的铁钩搭配使用。抛出套索的手一般呈期克印,其食指上翘,套索在指尖缠绕。套索两端通常都有小钩或铁环或金环为饰,或用一个半截金刚杵和一个钩、一个环为饰。
作为武器,套索代表着捕捉或捆绑行动。在和平方面,它代表着把智慧或觉识束缚在修持者心中,当与铁钩搭配使用时,套索代表着“念”和“正见’,的结合。在更恐怖方面,套索捆住“命脉”和一切障魔的静脉。从比喻上来看,套索先是索住“自我”,然后将其捆住,最后将其扼杀。这三个降伏活动分别代表佛教的戒、定、慧“三事”。
某些善相神的套索被画成用金、珠宝、绳、夜莲花根或花朵制成。某些怒相神的套索可用绳、皮、杂色线、蛇、蝎、肠子,尸体的毛发、火、电、风、水或太阳光线制成。套索也可被具体染色,向外拉伸成直线或套马索,也可以盘卷在一起或存放在一个皮盒里。





轮轮盘(梵文:chakra ;藏文:vKhor – lo, , Be -rdo )
截图20.jpg

抛轮盘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吠陀时期(公元前1550 年)。当时,在第一次提到它时称之为“毗湿奴轮盘”[1] 。在早期的雕塑作品中,毗湿奴轮盘在传统上是六辐或八辐。但在绘画艺术中,它更多地被画成发光的光圈,被称作“梵天轮”[2],它环绕在毗湿其他众多多臂印度教神灵的食指间。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铁环或是带有尖利铁边的扁状环。这种铁环是以现代飞碟或飞镖的方式进行投掷。直到近期,在印度,沉重的铁盘依然用来当作武器,在外表上可能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铁饼相差无几。“chakra”一词有“轮”之意,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含义颇多,可以指:l )几何图形的护符[3]或坛城:2)体内神经丛或“脉轮”; 3 )战车或大车的车轮;4 )战斗队形;5 )一种令人恐怖的武器:6 )佛陀教义的标识法轮;7 )转轮王的标识。“转轮王”一词既源自他所统治的广袤“大地”,也源自毗湿奴掌心和脚底上的轮盘圣记。
作为有八辐轮的一种武器,轮盘被接纳进人早期印度佛教中,成为法轮,是不杀生[4]的绝对标志。轮与带有八个金刚轮辐的铁圈圆沿连在一起,成为一种带刃的武器。但平和的佛法和作为武器的令人恐怖的轮盘所赋予的象征意义在神灵绘画作品中常常是一样的。在绘画作品中,它们同样代表佛陀对八方的统治,代表佛陀教义胜过八正道”。
在金刚乘艺术中,轮盘一般被画成六角或八角铁星状,中心有一孔。与现今“功夫”片中“掷星”形状相同。作为攻击性的尖利武器,“轮盘”也可画成“剑轮”[5]的形状,从连接处可以射出八个或更多的剑身。在“恶魔攻击”图中画有几种剑轮的变体。画中,剑轮插在中轴杆上,呈喷焰轮状。六角或八角星由交叉的三角形或正方形组成,在降伏精怪或毁灭的恐怖活动中也用它作为一种武器。此时,轮盘可以当作“铁狱”,堵住、限制和消灭狂暴的精灵。


[1] : Sudaohana 一chakra ,毗湿奴轮盘.

[2] : 梵文:brallnlachakra ,梵天轮。

[3]  梵文:yantra,护符,印度教的一种几何图形。

[4]  梵文:ahimsa,不杀生,佛教十善之一。

[5] 梵文:khadgachakra;藏文:Ral-grivi-vkhor-lo,剑轮。


藏族刀.jpg 藏族刀2.jpg 藏族刀3.jpg 藏族刀4.jpg
藏族刀5.jpg 藏族刀6.jpg

藏族刀8.jpg 藏族刀7.jpg 藏族刀9.jpg 藏族刀11.jpg 藏族刀12.jpg 藏族刀13.jpg
藏族刀14.jpg 藏族刀15.jpg
藏族刀16.jpg 藏族刀17.jpg
藏族刀18.jpg 藏族刀19.jpg
藏族刀20.jpg 藏族刀21.jpg
藏族刀22.jpg
藏族刀10.jpg

再来几件盔甲图片:
盔甲.jpg 盔甲2.jpg 盔甲3.jpg 盔甲4(16世纪).jpg 盔甲9.jpg 盔甲10.jpg

盔甲5.jpg
骑马的这几张,身携火枪,系18世纪时藏兵。
盔甲6(18世纪藏骑兵装备锁子甲,小红盔,大圆护心镜,火枪,弓箭,长杆刀).jpg.jpg 盔甲7.jpg 盔甲8.jpg

附件为古代吐蕃行政区划原图
古代吐蕃.part3.rar (293.84 KB, 下载次数: 17) 古代吐蕃.part2.rar (781.25 KB, 下载次数: 16) 古代吐蕃.part1.rar (781.25 KB, 下载次数: 19)




评分

参与人数 4金币 +700 收起 理由
未命名 + 80 这次给力啊,凑个整啊
最后的书吏 + 300 很给力!
乌有之乡 + 100 很给力!
华佗 + 220 有实物照片,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16: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做沙发,看看{:soso_e160:}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17: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收藏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17: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资料就头晕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17: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给力,感谢青山复雪的资料援助。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支持!也不枉俺码字码到手抽筋,查书查到脑发晕。{:5_117:}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山复雪 于 2012-3-21 19:54 编辑

吐蕃武器形式补余

结合实物照片,再作补充。
一、历史渊源:
藏族生活在我国西部藏、甘、青、川、滇等地,是一个强悍尚武,有着悠久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民族。
公元7世纪初,唐朝建立统一政权,在西藏高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松赞干布重视与唐朝的往来,先后两次派遣大臣赴唐请婚。当文成公主入藏时,唐王除陪嫁大量珍宝外,还以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和大量工匠等作为嫁妆,其中即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松赞干布图片)
藏族冷兵器是在盛唐的影响之下奠定其基本形制的。从藏族长刀来看,其造型大多脱胎于唐刀(藏刀继承并保留了唐刀的直刃、单锋、圆弧刀尖,刀背起脊线、复合锻造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在日本刀上也有体现,所以唐刀是藏刀和日本刀共同的鼻祖),由于藏族后来没有和中原地区发生大的战争冲突,也未受到强敌入侵,在兵器形制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外来影响,基本保持了古时的风韵。藏族的钢铁工艺随着日常生活用具的需求和大量生产工具的生产需求而发展的,而宗教艺术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藏区金属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金属冶炼、锻造、加工、雕刻工艺。藏族金属工艺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吐蕃传说中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时期,古代藏族社会就进入了铜器和铁器并用的时期。早在聂赤赞普统治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矛、盾、销甲等武器。到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赤聂松赞时期,金属冶炼和加工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能从矿石冶炼中提取银、铜、铁等金属,制作矛、盾、剑、刀等武器,而且还能在湍急的河流上架设铁桥(从最新的考古资料——青藏铁路沿线的考古调查中,考古人员在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境内的嘎冲村发现铁渣遗迹,说明在距今日3000年前,藏族人民就开始了钢铁的冶炼。)
藏区铁矿丰富,但是现有的资料上没有明确记载唐朝至宋朝时期藏族铁矿开采的纪录,但宋朝《梦溪笔谈.青唐录》中比较详细的记载了藏族一些冷兵器制造的情况:青堂羌(藏族为羌族一支,藏族又分许多支系)善锻造铁甲,铁甲颜色青黑,莹彻发亮,用麝皮绳将铁甲片穿在一起,柔薄而极具韧性。镇戎军有一付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用强弩在五十步外射之不能入。曾有一箭贯扎,却是射在铁片之间的空隙处;而且被铁片挂的卷刃。《梦溪笔谈.青唐录》还记载了藏族的锻甲方法,刚锻造时铁甲很厚,不用火而冷锻,锻到比原厚少三分之二乃成。铁甲未端许不锻,宛如瘊子。可以以此验未锻打时的厚薄。时人称其为“瘊子甲”。利用金属的冷变形以提高该金属硬度和韧性,是硬化金属的重要方法,藏族在宋朝时期的冷锻技术非常先进和科学,说明吐蕃匠人充分掌握了冷锻技术和精湛的冶炼技术,相信同时期的兵器制造也是非常精良的。由于和宋朝之间交往频繁,藏族的冷兵器也学习了宋朝的特点,在藏刀上首先学习采用了宋剑一样的大型如意云首,这样的云首造型一直保留到今天。
二、刀、剑
    据《贤者喜宴》记载,远古时期,“(西藏)为玛桑九族(又译作玛桑九兄弟)所统领……这时出现厂箭套、剑、销甲及小盾等武器”。又据《汉藏史籍》上篇“土蕃王之王统”一节载述,“在止贡赞普时期.在叫做普森都的恶地,有木司普同母兄弟九人打造刀剑,称为吐蕃古司刀剑。九兄的徒弟分为九支,吐蕃的刀剑增多起来”。这个记载的时期在公元1世纪左右,由于记载的就个兄弟都是眯缝眼,而藏语“古”为“九”的意思;“司”是“眯缝眼”的意思所以,他们的刀剑叫做“古司”。古司又一分再分为大小若干类.各类都具有其不同的特点。首先,古司分为古司和古达两大类。其中古司为眯缝眼九兄弟师徒及其后裔打造的刀剑,古达为眯缝眼九兄弟的主人及其后裔订造的刀剑。其次,古司和古达又分成小类。古达分为南喀布却、扎拉噶却、贡查古却、曲朗涅却、相格觉却、思托改却、沃擦桑却、贡棵帕却、切尼冬却九小类,这九小类又各分出两类。古达分为香噶、香那、萨乌巾三小类。以上是古司刀剑的种类、各类中又分大刀和剑两种。
古司刀剑的特征包括好几个方面.分述如下:
实体的特征是有银色刀纹,比喻做大多数(刀剑)闪射白光,像浸湿的白杨树枝。固定不变的特征是剑体中间有一道白色铁光,犹如一道白色的银河。(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流水煅纹)。
辨认区别古司类各种刀剑的特征分别是:
1:南喀布却的特征是有下行纹、细纹、粗纹三种纹路,
2:扎拉噶却的特征是只有下行纹
3:贡查古却的特征是只有细纹
4:曲朗涅却的特征是只有粗纹
5:惜格觉却的特征是用纯阳铁打造而成
6:思托改却的特征是能够穿刺和打击而只锋利
7:沃擦桑却的特征是能够砍劈和打击而且有寒光
8:贡棵帕却的特征是间杂有黑铁
9:切尼冬却的特征是用纯阴铁打造而成。
古达类刀剑的头为圆形,背可用来敲击。

实物照片及描述

藏刀主要看2点,1、刀条,2、刀装。下面列出几种典型情况略作介绍。

藏刀的刀条的花纹

图一
旋涡纹

藏族刀24.jpg

图二
流水纹
藏族刀25.jpg

图三
回纹纹
藏族刀26.jpg

图四
银汁渗透的锻造的刀条
藏族刀27.jpg

渗银
指刀条在锻造时候
加入少量银汁

刀装工艺

图一
刀装镶嵌的珊瑚
和绿松石等
藏族刀28.jpg

图二
铁雕工艺刀柄
错银
错金
藏族刀29.jpg
图三
花纹
卷云纹
海卷草纹
虎纹
藏族刀30.jpg
藏族刀31.jpg
藏族刀32.jpg
下面鉴赏下现存的实物:
江贡
清代错银圆盘挡手藏刀
刀身
提梁有些汉味
刀装镶嵌红珊瑚
圆盘护手
错银海水纹
刀条流水纹
但可见锻造工艺不细
可见当时使用人品级不算太高
藏族刀33.jpg 藏族刀35.jpg
藏族刀34.jpg 藏族刀36.jpg
乌扎
清代尸托林鎏金卷草纹文职官佩刀
整刀长72厘米
刀装鎏金卷草纹
镶嵌红珊瑚
刀条慥面流水纹
锻造手法清晰
此刀型可考证多为当时
藏族文职官员佩戴
匕首的样式
有惩戒违反规矩的人之意
藏族刀40.jpg 藏族刀39.jpg 藏族刀38.jpg 藏族刀37.jpg

梅朵

明代嘉荣土司佩刀
刀装错金
整刀长80cm
刀条流水纹
磨损严重
藏族刀41.jpg 藏族刀42.jpg 藏族刀43.jpg
旦真
明代代拉萨地区碊金卷草纹土司佩刀
刀装
碊金
镶嵌珊瑚和松石

刀条
虽然不见花纹
不过锻造仍然精细
一套
铁雕刀挂
随身挂在腰上之用

一长一短
品相基本完好
藏族刀50.jpg 藏族刀49.jpg 藏族刀48.jpg 藏族刀47.jpg 藏族刀46.jpg
藏族刀45.jpg
藏族刀44.jpg
多吉
明代嘉荣藏区土司错金卷草纹土司佩刀
U型刀地
嘉荣藏刀地典型风格
刀装
错金
提花为配
刀条流水纹
锻造精致
全刀长 85厘米
藏族刀51.jpg 藏族刀52.jpg 藏族刀53.jpg
梅朵
清代错金卷云纹织布渗银藏刀
刀装
错金
卷云纹
表面织布夹银丝
刀条
呈蒙古刀的弯月状
藏族刀54.jpg 藏族刀55.jpg 藏族刀56.jpg 藏族刀57.jpg
小藏刀
铁鎏金
藏汉杂交风格
刀挡处
带铁吞口
藏族刀64.jpg 藏族刀65.jpg 藏族刀66.jpg 藏族刀67.jpg
下面是件现代仿品
刀装工艺:吐蕃波密王朝易贡藏刀
刀鞘材料:易贡原始森林原木、牦牛皮、羊皮
刀柄材料:易贡原始森林原木、珍珠鱼皮
刀刃材料:易贡妞日铁、帕根森布铁、工布扎松铁
制作产地:易贡
尺寸:全长79CM×鞘宽8CM,刃长60CM
2302066v8riii6opx6bc7x.jpg
230205tw4spyswipsapr44.jpg
230205o0bqazv5j225xq8e.jpg
230204i9yxxxyx4bpp28ep.jpg
230204ddrsirlsq00ufdtz.jpg
230203io5trgowrtoodhcw.jpg
230202rg2qa21zl0h6pl0m.jpg
230201k4dx0339dkxd0z22.jpg
230200v0iv3pgbcxz5fitz.jpg
230116txxzcn2z09jpv99j.jpg
三、铠甲、防具
吐蕃铠甲出自芒康(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又据《新唐书吐蕃传》载,“其销青桔良,衣之周身,窍两目,劲弓利剑不能甚伤”,说明制做的皑甲不但质地良好,而且工艺考究.而且仅仅是露双目的。
甲的制作到了后期基本就是软甲(锁子甲)和外甲2种。外甲由皮绳串铁片而成,并且应该是和皮衣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下面是由皮护裙的)。腰部由皮带或者护腰甲(细皮绳串长铁片而成)束紧。一般的情况下,脖子上还会挂护心镜(铜铁质)。《史稿》中称有铁甲裤(未见实物),是否是稍长一点的锁子甲?
盔:藏族铁盔从现存实样看,一般有一体铸,4叶,六叶,14叶和西瓜头几种。其中一体铸的反倒最为轻巧,且有纹饰。盔下少见铁质护耳而多用皮质,护耳可外翻束到盔面上。盔顶有管空用于插装饰物。一般盔底有棉布或者麻布的软垫衬。但是奇怪的是,从藏盔的样子和现存的照片看,藏盔都是直接带在头上的,不知道究竟固定在头部准确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铁护臂的东西,类似彝族铠甲的藤木护臂。在明清早有使用,而在后来的护具中就好像不再发现了。
以上制式从唐时就有,从敦煌壁画中吐蕃武士像看今存明,清藏族武装,典型装备之大型基本没有改变。
图1)一体造盔
1一体造盔.jpg

图2)多叶盔
2多叶盔.jpg
图三)一套完整的藏族装备,可见锁子甲
3一套完整的藏兵装备.jpg
图四)护心镜
4护心镜.jpg
图五)藏族的盾牌
5藏族盾牌.jpg
图六)铁护壁
6铁护臂.jpg
以下是一件基本完整的,吐蕃时期,锁子甲,藏地中古武备的典型器,从照片可以看出其铁叶所编,铆钉相连。据我所见,这种锁子甲抵御利器如刀剑等轻武器还行,对付长矛、劲弩有点不适用,至于斧、锤等质量较大者或钝器则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0030288625a2e51hb8nxfa.jpg 003037tpsnjy55t1jj6p4z.jpg
003035le55zkwpfx50kqpb.jpg 003033g6gv76cy6z7v11y5.jpg
003030cbnh44nm4xcx4qn4.jpg
四、弓箭及其装备:
周纬《史稿》称:“西藏民族及[番子]之弓箭则比较进化。尤其是西藏武士之弓箭,在明清时已受汉人影响,故箭皆羽锐铁簇,盛以皮底镶铜花之箭囊,弓形亦近似于明清之弓,亦盛以皮底镶铜花及铜星之大弓袋,迥非他族之比,而于满蒙回三部之弓箭相似也。”
藏族之箭袋却是最多种多样而且延席历史最为完整的:
1,2:《史稿》中的弓箭
1,2:《史稿》中的弓箭.jpg 2《史稿》中的弓箭.jpg
3:藏区收到的弓,这种样式在甘肃藏区也多见
3:藏区收到的弓.jpg
4:格萨尔王图中之藏弓
4格萨尔王图中之藏弓.jpg
5,6:描金皮箭桶:图为16世纪藏族箭袋,皮制,上漆彩绘。
5,6:描金皮箭桶.jpg 6:描金皮箭桶.jpg

箭袋:木制袋架,皮面。
1:普通之箭袋,内袋充棉絮或者丝绒,可插各类箭
箭袋1.jpg

2:应该为小箭簇之箭专用。
箭袋2.jpg
五、枪、矛
根据周纬《史稿》称“其柄较短,长不及丈(清尺),上端缠以铜丝或者藤条(实物中很多为铁丝)。刃形则体宽上锐如小剑或者匕首型。” 周纬这里可能说得枪主要指拉萨的枪。而在康藏,或者卫藏和康藏交界的地区发现的藏枪多为双血槽,起脊,刃尾有翼,铰上一般有功(可能是延承古法纽的位置),这可能更接近于吐蕃时期的矛。

图一)拉萨地区的枪,用牦牛皮蒙杆,带牦牛毛做的缨
1拉萨地区的枪.jpg

图二)典型的康区的枪。
2典型的康区的枪。.jpg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唐朝来说,吐蕃是个严重的问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1 23: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楼主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3-25 0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的强大啊,顶一下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5-2 22: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尽的考证文及文物照
自叹不如{:soso_e127:}

另外去除那些华丽外观的小刀不看的话
较偏实用取向的刀(也朴素点)
似乎也保留了唐代直刀的型制
但刀身似乎都不长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5-3 0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正好可以用到。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5-9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5-9 1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干!!你妹儿的!!!{:5_124:}{:5_130:}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5-16 14: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看的...{:5_149:}

点评

多谢捧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6 15:07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16 14:14
挺好看的...

多谢捧场~~
{:soso_e113:}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2-6-25 0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2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5_146:}{:5_146:}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1-21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