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回复: 0

三国韬略—第玖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8 2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

  有与无是三国时代韬略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运用有无理论,就可以从根本上改造当前所处的境况,创造辉煌、灿烂的前程。

  综合三国时代的韬略类型,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韬略,有战略性与战术性韬略,有思维性与实践性韬略,有对外性与对内性韬略,有创造性与工具性韬略,而有无理论即属于创造性韬略。

  与玄学中的有无理论不同,韬略中的有无理论不注重对世界本体的探讨,而是将重点放在实现既定目标、营造有利格局、改变敌我关系、走向霸业峰巅上。

  三国韬略中的有无思想,内蕴十分丰富、深刻。撷其要者,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化有为无,实现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二是从无到有,创建新型政权与实力。三是有无对抗,发挥己方优势。四是有无相依,作为对策的两手。

  自从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的根基之后,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他们借重东汉政府的封号,发展自己的实力,条件成熟时,就完全脱离与朝廷的关系,斩断各种对朝廷的义务之索。化有为无,实质上是清除了外在力量对自己的束缚,摆脱了敌对势力对自己的控制。由于新的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不暂时依附旧的力量,同时,新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不脱离旧的力量,化有为无韬略的运用,就成为十分必要和重要了。东汉末年朝廷中的一些政治势力既依靠宦官,又打击宦官。各政治派别既把皇帝抓到手里,又千方百计削弱皇权,各路豪杰反击董卓,却又不敢真拼实打。各大军事集团都利用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却又不断对其加以分化瓦解。刘备到处投奔,寄人篱下,却始终借助外力又限制外力,最后发展自己的实力。魏、蜀、吴三国在外交关系中的立场变化,也频繁地采用化有为无韬略,或粉碎对方的企图,或转嫁矛盾、压力,或在双方斗争中,寻求利益。曹操从丞相到魏公、魏王,步步扩大个人势力,置东汉朝廷于虚设。司马懿如法炮制,安插亲信、党羽,从曹魏手中夺取政权。钟会在灭蜀后寻求个人势力的发展,企图在蜀地建立新的独立王国。无论是大的集团,抑或是小的派别、无不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化有为无的韬略原则被运用得十分广泛。实践证明,这是扫清前途障碍,从内部取而代之,从外部削而弱之的有效手段。

  三国韬略中有无理7的另一个原则是从无到有。各派在创建新的政权、扩大实力之前,都在运用从无到有的韬略原则。至于那些未能自觉运用者,不是被别的势力所吞并,就是被击败。魏、蜀、吴三国的创立者,在敌手如虎、强者如林的动乱时代,之所以能自立一国,关键在于他们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从无到有的发展规划。曹操取天下,有一套独特的韬略,其从无到有原则,着重体现在“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思想中。曹操收揽天下的杰出人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终于赢得旁人难以比拟的胜利,比起曹操来,袁绍就显得大为不如,袁绍看不到人的力量,以为“南据河(指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在有无理论的修善上不及曹操,最后优势转变为劣势,终于败北。刘备取天下,历尽坎坷,后遇诸葛亮,终于认清形势,从无立锥之地,到有巴蜀之险,成为鼎足之国。孙策、孙权避实击虚,营建江左,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也是无中生有的韬略思想。 三国时代有无理论中还有一个原则是有无对抗:以己之有,抗敌之无;以己之无,对敌之有。从而注意发挥自己一方的优势,取得主动。曹操迎汉献帝,在政治上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各方,得天独厚。而与其抗衡的各派势力,在这一方面往往被动,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这就是三国时代最典型的有无对抗韬略。刘备利用曹操的残忍暴戾,缺信寡义,事事与之相反,以其无,营已有,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在斗争中取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吴、蜀的灭亡,若从有与无的韬略视角分析,则一方有德、有识、有智、有力,另一方无德、无识、无智、无力。有与无的悬殊,会形成双方实力的消长,也就最后决定了双方的前途和命运。

  有无理论中的第四个原则是有无相依,互补互用。无论曹操集团,抑或刘备、孙权集团,在各自草创阶段,大都是有智谋而无实力,有实力而无地盘。在群雄逐鹿,激烈争战中,他们广泛地运用有无相依、互补原则,既联合,又斗争;既斗争,又联合。依时而变,不一而论。军事上,无论是大的战役,还是小的战斗,都十分讲究有无相依、互补原则。赤壁之战,刘备、孙权任何单方面的力量,都不能抵抗曹操大军的凌厉攻势,而刘孙联合,以长击短,使孙权有刘备这一前线屏障,刘备得孙权水军支持,形成战术优势。政治上,从曹操改编青州黄巾军,到接纳张鲁、张绣、袁谭等敌对势力,从刘孙联盟的破坏到诸葛亮派遣下属出使东吴,恢复外交关系,均以有无互补思想作指导,奠定新的格局,绝无僵化不变、固守一途的愚顽。正是有无相依、互补原则,使得三国时代的各派势力分化、组合,日新月异,也使得当时的形势扑溯迷离,不可逆料。

  三国韬略中有无理论、原则的蓬勃发展、普遍使用,是与当时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思潮密不可分的。动荡的社会,迷悯的前途,多变的形势,复杂的斗争,促使人们去思考。许许多多政治蓝图,在严酷的现实中,逐步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局部实现到全面实现,其中所依靠的,正是这种创造性韬略。作为创造性韬略,有无理论在三国时代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整个三国鼎立的时代,就是在这种韬略的宏观指导下产生的。

  三国韬略家们敢想敢为,富有创造精神。新的势力的形成,新的格局的确立,新的胜利的取得,都离不开有无理论的指导。而创造性是这一理论的灵魂,灵活性是这一理论的生命,利害性是这一理论的价值。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5-1-18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